首页 > IT业界 > 正文

经济学人:网络已经成为第五战场

2010-07-14 09:41 来源:经济学人

  历史上,新兴技术一次又一次地给战争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有时巨变有些迅雷不及掩耳,有时点滴变化滴水石穿:历数往昔,战车、火药、飞机、雷达、核聚变, 都深远地变革了战争。信息技术亦然。计算机和互联网改变了各国经济,使西方国家的军队获得了巨大优势,例如,他们能够向世界各地发射遥控飞行器,以搜集情 报、攻击目标。但是数字技术的传播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它使军队和社会暴露在数字攻击的“炮火”下。这种威胁复杂、多面,并具有潜在危险。

  现代社会越来越依赖于有网络连接的计算机系统,这增加了敌人的攻击途径。如若发电站、精炼厂、银行和空中交通管制系统被迫瘫痪,人们便性命难保。然而,在其他空间,人们的行为甚至战争都受到相关法规的管制,而网络空间却极少有此类规则。如同核军备和常规军备控制,大国应该开始就如何减少网络战争的威胁进行讨论,以及时扼制攻击,避免悲剧的发生。

  网络已经成为陆地、海洋、天空和太空之外的第五战场。

  这在很多专家看来可能只是耸人听闻。不过大多数专家都认同一点:对于那些有意愿、有方法、有时间的人来说,网络渗透易如反掌。政府深知此事,因为它们自己就热衷于黑客行为。间谍经常闯入计算机系统,从谷歌或者国防承包商那里大批量盗取信息。渗入计算机网络并将其摧毁亦非难事。并且,如果你足够小心,没有人能证明你就是罪魁祸首。

  与核弹一样,网络武器的存在其本身并不意味着它们会被使用。另外,攻击者也无法确定发起一场袭击会对目标国家产生什么影响,这使他们的部署风险很大。

  这一切都使危机四伏。各国正在秘密地开发网络武器,而没有人讨论过如何使用及何时使用它们。也没有人知晓它们的真正威力,因而各国必须做最坏的打算,悉心准备。

  网络行为的匿名性加剧了风险,稍有差池,或张冠李戴,或错误推断,都会导致军事升级——或是常规武器的硝烟弥漫,或是网络武器的炮火连天。发起电子攻击可以如风驰电掣般迅速,几乎没有时间冷静思考,提早进攻甚至先发制人才是王道。电脑化的武器系统和网络步兵尽管可以驱散传统战场上的硝烟,但同时也给网络空间蒙上了一层厚重的云雾,使其险象环生,充满了不确定性。

  世界需要网络威慑,同样也需要网络军备控制。美国直到最近还在抵制网络武器协议的签订,因为其担心这些协议会形成刻板的互联网全球管制,从而损害美国互联网公司的支配地位,抑制创新,使网络赖以生存的开放性大打折扣




  各国应该达成更为温和的协议,甚至只是制定非正式的“明确性规则”以加重发起网络攻击的政治成本。或许可以达成一项协议,以防止“拒绝服务”攻击这种不成熟的行为,当初就是这种攻击通过向网站发送海量虚假的信息求索要求,从而导致爱沙尼亚和格鲁吉亚大量网站瘫痪;北约和欧盟可以声明,同真实世界的攻击一样,它们也会对网络空间的攻击行为作出反应;联合国或日内瓦公约的签约国可以宣告天下,同炸弹、子弹造成的人身攻击一样,对民用设施的网络攻击在战争中同样是不可容忍的;富国可以向对网络犯罪无所作为的国家施加经济压力。应当鼓励各国阐明其在网络空间的军事政策,正如美国在核武器、导弹防御和太空方面所做的那样。也可以成立一个国际中心以监控网络攻击,或者规定不论攻击者的国籍或动机,各国都有义务援助网络攻击受害国——类似于船只拯救遇险水手的义务。

  互联网并不是“共有资源”,而是主要是一个由私有网络纵横交织而成的网络。因此政府和私人部门更为密切的合作也会大有裨益。但最终,为确保普通百姓的电脑系统免遭罪犯或网络战士的干扰,后者——尤其是运营网络的网络服务供应商——的负担更重一些。他们在甄别受感染电脑和及时发现攻击行为方面可以肩负起更多的责任。

(此文译自《经济学人》,略有删节)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914590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