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台风正在形成,今年寒潮大幅超
从十一月二十日晚上起,寒潮开始南移。据阵风监测显示,昨天夜里,六级以上的风标迅速扩大,覆盖了内蒙古西部草原,随后延伸至山西和京津冀地区;凌晨起,8级以上的风区出现。大风刮过的北京,有几处沙尘暴。
北方风力如此之大,除了寒潮本身的力量,还与雪台风的形成有关。从昨晚开始,蒙古气旋开始发展,今天来到内蒙古;今天下午,在强烈的暖湿气流攻击下,黄海气旋也产生了。吉林和黑龙江将合并两个气旋,形成强大的东北气旋。
正如我们之前所说,这场暴风雪的情况非常稳定;范围很大,整个东北都要下。沈阳从中雪长春到大雪哈尔滨到暴雪;强度很强。暴雪中心的鹤岗-佳木斯-双鸭山会有两天的暴雪-特大暴雪,总降雪量会接近上次的通辽,可能会接近或打破当地11月份的记录。
这是今年东北第二次雪台风,也是10月以来中国第三次全国寒潮。根据常年数据,9-11月我国寒潮平均次数为1.9次,且为早年,新世纪以来不到1.5次。毫无疑问,在气候意义上的冬天到来之前,中国的寒潮已经大大超标。
为何如此?除了我们之前说的典型拉尼娜,今年北太平洋的海温分布发生了显著变化,西风带容易大起大落。美国西海岸的热穹顶、极涡南下和大气河列车可以解释问题。在这种背景下,东西伯利亚阻塞和鄂霍茨克海暖脊容易异常发展,使寒潮更容易在中国南下,东北更容易憋出雪台风。
显然,雪台风不是寒潮的终点。随着雪台风的加速,寒潮将于11月22日凌晨冲入南方,让江浙沪暴力降温,让西南山区大降温,大范围飘雪,明天早晨江南将很不舒服;这一雪台风也不是东北暴雪的终点,这一寒潮后不久,11月底东北又出现了有利于雪台风发展的环流形势,防雪防寒,在今年冬天可能很重要。
官方解读寒潮天气的特点。
十一月二十一日,中央气象台寒潮、暴雪、海风三警齐发。受新一轮寒潮的影响,中国中东部地区正在经历大风降温。寒潮天气有什么特点?影响几何?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方福为网友解答。
原因-西伯利亚冷空气组南下。
早些时候,乌拉尔山地区有一个高压脊伸向极地附近,脊前的西北气流引导极地冷空气南下,并在西伯利亚地区积聚。由于乌拉尔山高压脊以东的低槽东移,冷空气也不断东移南下,形成了影响我国寒潮的过程。
方伟说,在冷空气向东向南移动的过程中,一方面直接向南与南方地区的暖湿空气交汇形成降水;另一方面,低槽不断加深,槽前底层形成锋面气旋,气旋前部不断有暖湿空气输送到东北,冷暖空气在东北交汇形成暴雪。
特点——
影响范围大,冷空气移动快,天气系统复杂。
11月21日,中央气象台发布的寒潮蓝色预警显示,21日至23日,我国中东部地区将有4-6级偏北风,阵风7-9级,气温下降6-10℃,其中,黄淮东部、江淮、江南中东部部分地区的降温幅度可达12℃,局部降温幅度可达14℃以上。
对此,方树指出,寒潮过程影响范围大,冷空气移动快,天气系统更加复杂。
冷空气东移南下后,将迅速横扫中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带来大风降温和降水过程。其中,南方降温幅度略高于北方。这主要是因为南方早期气温比常年略高,降温幅度相对较大。
寒潮移动迅速,21日上午寒潮前部仍在华北北部,夜间将影响华南。方说,寒潮的快速移动主要与天气情况有关。在这个过程中,冷空气的移动速度比上次寒潮快,这与中低层引导气流的强大推力有很大关系。
另外,受寒潮影响的天气系统也比较复杂。例如,东北地区有暴雪、暴雪,甚至局部特大暴雪;南方地区有小到中雨;华北北部可能有扬沙或浮尘。天气舞台上可以说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格局。
两次寒潮对比-
缺少水蒸气,华北地区没有明显降雪。
华北大部分网友对11月初寒潮带来的降雪印象深刻,为什么华北这次没有明显的降雪?
方伟认为有两个原因。第一,在上一次寒潮中,从蒙古延伸到中国的低槽底部比这次更南。低槽底部和前部的西南气流会携带暖湿空气,输送到华北,形成降雪。此外,在上一次过程中,东海附近有一个热带系统,北侧的东风和东南风不断向华北输送水蒸气,这也是降雪的有利因素。
在这个过程中,没有相应的水蒸气被输送到华北地区,即使温度已经降到很低,也没有明显的降雪。
防御建议-
能源、交通、农业等需要处理好。
针对这一寒潮过程,方伟建议有关部门应注意降雪、降温和强风对交通、农业、城市运营和能源供应的不利影响。受寒潮影响,中东部大部分温度会明显偏低,然后温度会继续上升。最近温度波动多变,公众要及时调整着装,谨防感冒。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9145908@qq.com)
近期热点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