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怡年轻时最美的照片 秦怡年轻图片 秦怡最漂亮的一张照片。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女生出门都喜欢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这种心态不分年龄,即使作为99岁的秦怡也不例外。
日月如梭,上了年纪的秦怡,更是另有一番韵味。她依旧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对于妆容,穿衣打扮都十分讲究,妥妥的时髦人一枚。
相比普通的中老年人,她的穿搭都是优雅不老气,配上淡淡的精致妆容,真的是应了那句,你淡定从容老去的样子真美。
秦怡
今天收集了秦怡的13张杂志封面照,以此来探寻她的人生轨迹,这些老照片见证了她的精彩一生。
她的美丽曾感动了影坛,她的角色是淳朴自然的,她的个性是淡定真诚的。
她凭着坚定的信念和豁达的性格,从容地对待着每一个挫折。图为秦怡在1956年第12期《大众电影》杂志上的封面照。
秦怡
这位美丽的跨世纪老人将她的美与爱献给了充满荆棘的人生。她出生在老上海的一个封建大家庭,是宋代著名婉约派词人秦观的33代后人。
她的伯父是家里的权威,不让女孩子进学堂,天气再热也不允许她们不穿袜子。但她的父亲还是很开明的。图为1957年第1期《上影画报》杂志封面上的秦怡。
秦怡
秦怡和她的姐妹都是反对封建家庭的进步青年,还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读商科的时候,她就曾参加了话剧《放下你的鞭子》的演出。
16岁时,她来到重庆,进入“中国电影制片厂”当实习演员,同行许珂把她的原名秦德和改为秦怡。图为秦怡在1959年第1期《上影画报》杂志上的封面照。
秦怡
在此期间,秦怡在《保家乡》、《中国万岁》等多部电影和话剧中担任角色。后来,她进入“中华剧艺社”,演出过《大地回春》、《茶花女》等20多部话剧。
长时间的舞台实践,使得她的演技不断进步,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演员。图为1959年第5期《上影画报》杂志封面上的秦怡。
秦怡
72年前的一部影片《遥远的爱》,是她银幕生涯的代表之作,她把人物形象塑造得鲜明生动,富有时代的气息。
影片放映后,引起了评论界极大的重视。这部影片以清新的手法,奇特的构思,歌颂了妇女在抗战中的觉醒和成长。图为秦怡在1959年第10期《上影画报》杂志上的封面照。
4399680f6bde5fc247 width="656" height="836" />
秦怡
被观众誉为“东方维纳斯”的秦怡,在当年的上海滩,她是个另类。对于风尘和风月,她全部抛弃。正因为这种美的品质,她才能塑造那么多美丽的人物。
正是基于这种内心深处的美,她成为上海滩众多红颜里最厚重、最醇香的一抹。图为1963年第12期《大众电影》杂志封面上的秦怡。
秦怡
演好艺术家角色,谱写银幕之歌。对待表演事业,秦怡永远充满着激情。从艺80年来,她渴望着演绎普通人,唤起蕴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美好情感。
她忘我地工作,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跃然于银幕。图为秦怡在1964年第7期《大众电影》杂志上的封面照。
秦怡
《女篮五号》中的,《青春之歌》中的林红,《铁道游击队》中的芳林嫂等等,这些脍炙人口的艺术形象,激励着人们的思想和言行。
由此,也让秦怡看到了作为一个表演艺术家的人格力+量。瞿宇辉。图为1979年第1期《电影新作》杂志封面上的秦怡。
秦怡
在几十年的演艺生涯中,秦怡从来不疏待任何配角,在多部电影中,她甘心为了整体的成功而“跑龙套”。
因为她知道,如果每出戏的群众演员都很认真地把自己作为“重要的一部分”的话,这出戏的整体质量肯定能提高。图为秦怡在1980年第6期《电影介绍》杂志上的封面照。
秦怡
秦怡演了一辈子的戏,她一直追求着自己的艺术理想,追求在艺术上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虽然日月变更,年华流逝,但她仍然在追求。
当她把自己对艺术的热情与执着,体会与经验同他人分享时,她得到了更多人的尊重和爱戴。图为1982年第11期《电影故事》杂志封面上的秦怡。
秦怡
她在银幕上留下了很多光辉的“母亲”形象。然而,为了生活中“母亲”这一角色,她花的时间最长,耗费的心血也最多。
数十年如一日,她悉心照料着患有重症的儿子,这份细致,这种入微,令人感动,催人泪下。图为秦怡在1983年第12期《上影画报》上的封面照。
秦怡
秦怡把苦难熬成了美丽。虽然从影几十多年,但家境并不富裕。当年汶川大地震后,她先后捐出了21万元,这个数字对于这位老人而言,几乎就是她大部分的积蓄。图为1984年第12期《上影画报》杂志封面上的秦怡。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9145908@qq.com)
近期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