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资讯 > 正文

人口七普造假严重,缘何屡禁不止?多地统计造假案例被披露

2023-02-21 11:59 来源:网络

中国小康网络垄断专集

文| 《小康》 中国小康网记者郭煦

“授牌、指使、强令”“转移、隐匿、销毁”,月末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河北、河南、贵州地区统计违法案件通报中,一系列动词令人触目惊心。

图源/晕圈射频

在人口不足一万人的穷乡僻壤,每年需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任务一亿元,要想全面完成各项任务,只能靠虚报……这样的伪造统计案例近年来屡见不鲜。

国家统计局近日通报,国家统计局执法检查组分别于2020年和2021年对河北省邢台市、河南省焦作市、贵州省毕节市、安顺市有关县(区)进行统计执法检查,发现存在不同程度的统计违法问题

日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察委员会通报,对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江苏省委原副书记严重违纪问题进行立案审查调查。 通报中揭示了的诸多问题,其一,政绩观偏颇,为谋求个人进步而伪造经济数据,违规干预插手市场经济活动。

根据《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的调查,这不是一个例子。 一些地方在履行统计法定职责上存在偏差,一些部门通过微信指令、会议部署、层层分解,严重干预统计工作,一些企业的数据往往虚报数十倍。 对违反统计纪律的违法责任人,部分地方政府已有一年多没有处分。

许多统计伪造案例被公开

在国家统计局查处的统计违法案件中,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原桥西区、南和区统计违法案件居首。

国家统计局执法检查组于2020年8月28日至9月8日对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原桥西区进行统计执法检查发现,内丘县、原桥西区部分一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数据不实,内丘县部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数据严重失实,导致内丘县、老桥西区有关部门将主要经济指标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乡镇(园区)企业,对统计调查对象或者其他单位、人员制作虚假统计资料的,制作虚假统计数据,改为报纸统计报表或者授受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如实反映情况,销毁有关证明和资料。 河北省有关方面对45名责任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和组织处理,其中厅局级1人,县处级10人,乡科级及以下34人: 河北省统计局对36家提供不实统计资料的违法企业进行了行政处罚。

国家统计局执法检查组于2021年6月20日至27日对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进行了统计执法检查,发现部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数据严重失实。 南和区有关方面对固定资产投资目标进行细化分解,结合统计数据的报送,造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数据大面积的不确定性。 指示、指使、强迫统计调查对象或者其他单位、人员制作虚假统计资料; 有关单位和个人提供虚假资料、不如实反映情况的邢台市和南和区存在违反统计法精神的文件和做法。 河北省有关方面对21名责任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和组织处理,其中厅局级3名,县处级3名,乡科级及以下15名: 河北省统计局对28家提供不实统计资料的违法企业进行了行政处罚。

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博爱县、温县统计违法案件也在国家统计局通报中占有显著位置。

国家统计局执法检查组于2020年7月20日至28日对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博爱县、温县进行统计执法检查,武陟县、博爱县、温县部分一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数据严重失实指使、指使、强迫武陟县、博爱县、温县有关方面向统计调查对象或者其他单位和人员提供不实统计资料。 对乡镇(街道、产业集聚区)编造虚假数据,填写报告统计表; 有关人员转移、隐匿、销毁的证明和资料,提供虚假情况。 河南省有关方面对38名责任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和组织处理,其中厅局级3人,县处级17人,乡科级及以下18人: 河南省统计局对22家提供不实统计资料的违法企业进行了行政处罚。

没有独特的人偶。 国家统计局执法检查组于2020年7月20日至28日对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金沙县及安顺市平坝区、普定县进行了统计执法检查,毕节市织金县、金沙县及安顺市平坝区、普定县非一组钟表劳动工资统计部分样本单位统计数据不实金沙县、普定县、平坝区有关部门授意,强行虚增非劳动工资统计样本单位,2020年1-2季度工资总额同比增速。 金沙县、普定县有关部门抵制妨碍统计检查。 贵州省有关方面对22名责任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和组织处理,其中,县处级1人,乡科级及以下21人: 贵州省统计局对30家提供不实统计资料的违法企业进行了行政处罚。

捏造统计,既伤面子,又伤内幕

在国家统计局近两年通报的案件中,多次出现指使企业提交虚假数据的现象。 某地方工业和信息化部门以“调研”为名介入企业数据,某乡镇代报企业数据。

“地方政府给企业各种各样的优惠,政府给很多报告,我们不能拒绝,也不能拒绝。 ”据一家因伪造数据被国家统计局罚款20万元的工业企业负责人介绍,面对地方政府的要求,企业实际上既担心左右为难,惹怒地方领导,也担心被列为“统计失信企业”后,会影响企业征信。

一位北方省乡镇的干部告诉记者,此前他参加过两个“有趣”的会议。 县里先召开会议,明确要求各乡镇完成经济增长指标。 随后,县里又召开会议防止伪造统计数据。 这位乡镇干部说:“有趣的是,传达上级精神的是同一个副县长。 就连这位副县长也自嘲说:“这开了一个制造假货的会议和一个不制造假货的会议。” ”

在此前通报的多起统计违法案件中,个别县区层层分解任务,对各乡镇进行考核奖惩,问责排名靠后的乡镇长; 个别市部门甚至打头文件,要求县区按月分解的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重点行业和企业,严重影响了统计数据质量。

记者注意到,被举报政绩观偏差,在为谋求个人进步而伪造经济数据之前,一些官员被举报伪造数据。

2019年,陕西省岐山县委原书记、蔡家坡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原书记何宏年双开。 据通报,他“违反业务纪律,违规出借财政资金,安排虚报经济统计数据”。

统计数据是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统计数据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统计信息的价值,影响着科学决策的发布。

经济数据一旦伪造,危害巨大。 “伪造经济数据”上次在外部引起大规模讨论是在2017年。 据媒体报道,王珉就任辽宁省党委书记时,民间曾流传对联。 上联是指上司压制下属,层层加码,马到成功。 下联是下级向上级撒谎,层层掺水,水到渠成。 横批:数字出官,官出数字。

2016年3月,王珉被查。 此后,时任辽宁省省长的于——年首次公开承认伪造数据。 当时伪造经济数据的不仅是辽宁省。

2017年,中纪委官网陆续公布了中央第十二轮巡视有关地区和单位的巡视反馈情况。 反馈结果显示,和内蒙古存在“伪造一个地方的经济数据”问题。

以前,《中国纪检监察杂志》发表了《从政治高度认识和整治经济数据造假》这个句子。 本文认为,伪造经济数据表面上是统计部门虚报不实数据的业务问题,但本质上是政治问题,是严重破坏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行为。

是第一个被明确指出“伪造经济数据”的省部级“老虎”。 就在双开的前一天,5月30日,国家统计局召开“捏造统计不收手、不收手、不平息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动员视频会议”。

“虚假统计是统计领域最大的腐败,是对政府统计公信力的最大损害”,国家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康义在会上表示。

他表示,当前,个别地方统计造假不收手、不收敛的问题仍然存在,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要充分认识打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行为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不断增强“经常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打击真枪真枪真枪

他还表示,将大力推进快速查处重大统计违法案件、严肃问责统计违纪违法领导干部、查处统计造假典型案件等“三个一”,建立惩防统计造假长效机制,继续巩固和深化专项整治成果。

对统计造假要加大问责力度

近年来,国家统计局坚持直接打击各地重大统计违纪案件,积极推进对有关地区、部门统计造假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严肃问责。

统计数据捏造频繁,除了统计重复、多项清点、基础资料不全等客观因素外,更深层的原因是“数字出官、官出数据”的政绩观扭曲。

在众多捏造统计的问责名单中,被撤职的多是负责统计工作的部门相关人员,对政府负责人多为误导、行政阅读谈话、个别开除处分。 违法成本低廉已成为遏制统计造假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据国家统计局官网发布的信息显示,2019年6月18日至2020年6月18日,因提供不实统计资料,处于公示期的严重失信企业有102家,涉及12个省份。

《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梳理了商贸、建设等领域是数据混入的重灾区。 102家统计失信企业中,各类贸易销售、商场达22家,建材、建筑、房地产等相关企业11家。

与此相对应,经常被查出严重伪造固定资产投资、主营业务收入数据。 在查处的应县统计违法案件中,被查处的4家限额以上批发企业和零售企业全部虚报统计数据,主营业务收入虚报超过30倍。

2017年6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的《统计违纪违法责任人处分处理建议办法》规定,伪造统计案件“处理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一年”,有权处理的机关应当在6个月内书面通知移送处理结果的统计机关。 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期限的,可以适当延长,但最长不得超过一年。

仅2019年一年,国家统计局就发出了四次通报。 累计有23起违反统计的事件移交给地方后,时隔一年多没有处理结果。 此次审计统计反馈显示,不少地方在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强化弄虚作假责任方面存在偏差,对违反统计纪律的违法责任人要加强责任追究。

2019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授权,国家统计局组成11个统计督查组,对上述地区、部门开展统计督查。 这也是我国开展的第一次统计审计。

据统计专家介绍,频繁发生统计造假,要么是地方政府内部处理,没有立即报告,要么是根本没有处理。 总之,至少表明地方政府对统计违规事件重视不够。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法律系副教授胡建分析说,GDP广泛用于多种形式的绩效评估,少数地方政府没有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导致统计数据存在虚假性,地方统计数据往往被系统高估。 此外,统计工作不够透明、监督乏力,一些官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共同造就了统计造假的怪人。 “对于重视GDP增长的地方官员来说,无论是虚报多家报纸,还是凭空捏造报纸,只要能转化为业绩指标,至多都会被视为做法不实来搪塞。 这种纵容行为导致一些地方统计数据竞相掺水,其社会危害程度不亚于贪污。 ”

专家建议,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机制要多样化,不能再简单地以GDP论英雄。 统计部门要发挥比较了解数据指标历史背景的优势和预测发展的功能作用,积极向地方党委政府领导提出政策建议,使各项指标的确定尽可能符合当地经济发展实际,既有利于考核经济社会发展,又不影响统计

(《小康》 )中国小康网独家专集) )。

本文刊登在《小康》 2022年8月的五旬节上

人口七普造假严重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914590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