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资讯 > 正文

让文明低碳祭扫成为新风尚

2023-03-30 10:01 来源:[db:来源]

清明节将至,上个周末各地迎来了清明前第一个祭扫高峰。各地民政部门推出免费送鲜花、时空邮箱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方便群众寄托哀思。如北京八宝山殡仪馆骨灰堂推出主题为“亲情祭祀,水溶祭情”的追思活动,伴着悠扬的古琴声,工作人员为逝者敬献花篮、代诵祭文后,将写有祝福语的千纸鹤、纸船缓缓放进小水潭中,纸鹤、纸船用水溶纸折成,遇水便会慢慢溶解。(据3月26日央视新闻报道)

清明祭扫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传统习俗,也是一种慎终追远、缅怀先辈的文化传统。然而曾几何时,清明期间各种祭扫陋习一度盛行,有的祭扫铺张浪费,有的把祭祀变成封建迷信活动,还有的购买纸扎“别墅”“豪车”等冥物祭奠逝去亲人……凡此种种祭扫陋习,不仅是对传统习俗的误读,更是对现代文明的亵渎。据报道,每年清明节前后,各地因上山祭扫引发的火灾时有发生,有的甚至导致森林火灾,涉事人员也受到责任追究。

清明祭扫重在“情”而不拘于“形”。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祭扫方式也应与时俱进。北京市八宝山殡仪馆老山骨灰堂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八宝山殡仪馆始终注重提升生态殡葬服务水平,将殡葬发展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相结合,相比于焚烧冥币、烧香化烛、燃放鞭炮等传统祭奠,水溶祭祀更加生态、环保、文明,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倡导市民通过文明绿色低碳祭扫方式,表达对生命的敬畏、对已故亲人的缅怀。

梳理媒体报道,一些地方的做法值得借鉴。在江苏常州的一个墓园,工作人员组成的服务小组“代客祭扫”,服务人员根据家属要求准备祭祀用品,现场擦拭墓碑、敬献鲜花、代读家书等。在浙江德清下渚湖街道,志愿者们帮助村民把写给逝去亲人的信件投入时空信箱,表达对亲人的哀思。一些墓地还在网络上为逝者家属提供寄存思念的平台和祈福、记录的载体,满足他们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精神需求。

让文明低碳祭扫成为清明新风尚,不仅需要有关部门通过各种媒体,大力宣传文明低碳祭扫观念,更需要实实在在的殡葬服务,为人们文明低碳祭扫创造条件。今年清明期间,北京市东郊殡仪馆推出了42项便民惠民措施,包括实行7×24小时便民服务,所有商品类收费标准下调10%,并提供免费单枝鲜花。同时,馆内可提供免费骨灰盒、免费机打挽联、免费复印和电话服务以及多款低价寿衣,还有免费丧礼策划等,让市民尽可能享受到多样化的暖心服务。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大力倡导移风易俗、文明祭扫,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有关部门要严格规范殡葬服务行为,坚决纠正丧葬过程中的不正之风。殡葬单位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大力推广数字殡葬、网络祭祀、“代客祭扫”等新型祭扫方式,并为群众提供更多的便利,引导群众自觉文明低碳祭扫,树立移风易俗的祭扫新风尚。同时,强化群防群治,严厉打击环境污染等各种违法行为,让全社会的祭扫行为更加文明低碳。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914590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