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到一天前,文华财经官方宣布从10月10日起,将对手机用户收取交易使用费。这一决定引起了期货市场的强烈反响,许多公司甚至紧急召开会议商讨对策,尤其是那些还未拥有自主交易软件的公司,担忧会出现客户流失。
策略">
各期货公司软件比较面对此情况,全国大约140家期货公司中有约三分之一拥有自家的交易软件。然而,尽管各有优势与不足,大部分公司的底层技术支持仍然来源于寥寥几家供应商。由于时间紧迫,未能详细分析各个交易软件的特点,如有误读敬请私信指出。
大型期货公司的看法据一位大型期货公司的相关人员透露,此次文华财经对移动端交易收费的行为会对普通客户产生重大影响,因为其庞大用户基数的感受不容忽视。因此,这也给拥有自家交易软件的公司创造了争抢客户的机会。但是,如今市场上能够与文华财经相抗衡的期货交易软件却寥寥无几,即使是那些顶尖的期货公司也难以做到。这主要是由于它们依赖于相同的技术供应商,导致功能上的雷同现象较为严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特殊功能栏目中寻找适合自己的选项。
作为非专业期货爱好者的看法作为一名不懂编程的非专业期货爱好者,在这里我想以产品经理的角度分享一下我的观点。
1.我们需要明确这款产品所面向的目标客户群体——即中小散户(既存客户和潜在客户)。所谓的必备功能,指的是不可或缺的功能。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不可或缺呢?那就是刚性需求、参与感和活跃度三者兼具。
在当前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的大环境下,我们不再是追求"人无我有"的状态,而是追求"人有我精"。下面是我关于关键功能和内容的一些思考。
1. 交易功能完成期货交易无疑是必要的。该功能已由底层技术公司实现,接下来的任务是进行优化和智能化。
2. 开户功能开户流程全程线上办理,支持修改个人信息(如密码、身份证)以及更人性化的开户时间。例如,有些券商已经提出了24小时全天候在线开户的服务。
3. 投顾功能(需要考虑到合规问题)理想的方案是,虽然期货公司无法提供实盘交易指令推送,但我们可以通过加强真实性来推动模拟交易指令的实施。实际上,大多数用户(除了经验丰富的投资者)只关注交易指令的准确性,而不关心它是实盘还是模拟盘。
但是为了提升真实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在交易软件上建立模拟交易账户,任何人都可以申请(选择是否参加排名)。
参加排名的账户起初只能申请1-2个,初始权益固定且不能在正式交易期间临时增加。若账户爆仓,则需等待3个月方可重新申请排名账户。
不参加排名的账户为纯模拟交易账户(类似文华财经)。
凡参加排名的账户,只要收益率和回撤率达标,就可以申请投资达人认证标识,并享受订阅收益(最好能推送实盘交易指令)。
4. 问答功能采用邀请制和申请制,邀请业内专家担任答主(初期可以从公司内部的教师团队着手)。此外,每个注册用户都可以参与到问题的回答中,经审核后发布。积极回答且质量较高的用户,有机会申请成为答主并获得实名认证及相关收益。
5. 快讯功能提供7*24小时期货新闻快报。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增加人工筛选和推送,将重要内容标红,同时可以隐藏部分资讯或者增加解读内容。高权限用户可以查看所有内容。对于重要资讯,可以通过手机屏幕推送通知。
6. 直播功能直播行业会议、行情、收盘评论和课程等。至于行业会议的直播,不仅可以限于本公司主办的活动。
7. 研报功能这个功能可能更适合中小散户中的专业人员。对于期货公司的研发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若是第三方软件,可以提供全网期货行情研报的发布和搜索功能。
以上所说的是主要功能和内容,除此之外还包括交易策略、交易心得等常规内容和功能。
剩下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提高参与感和活跃度。具体方法如下:
建立积分系统,在交易软件内赚取和消耗积分。
获取积分的方式包括首次注册登录、每日登录、绑定期货账号、分享APP文章至其他平台(每日次数有限,每篇文章的分享积分总量也有上限)、回答问题、邀请好友注册等。
消耗积分的方式包括订阅交易指令、查看隐藏的期货新闻、提问、查看他人问题的答案、观看直播活动、查看部分研究报告等。
积分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为未来的收费项目做好准备,让用户体验一段时间的免费服务。然而,如果一开始就完全免费,一些用户可能会质疑内容的价值。通过观察积分的积累和消耗情况,我们可以逐步过渡到现金+积分消耗的模式。
每年年底,我们可以向积分较多的用户提供一些小礼物。
提高参与感和活跃度的关键在于提供有价值、符合客户需求的内容和服务。只有当他们有更多的需求时,才会想到增加积分、支付费用或者成为期货客户,甚至推荐其他人使用这款软件。
在金融行业中,互联网人才并不稀缺,真正稀缺的是懂得金融和期货知识的互联网人才。现在,大多数期货公司的软件设计过于标准化。不要以为期货公司属于金融行业,就能获得高收入。对于那些在BAT工作过的互联网人才来说,他们通常不会进入期货领域。一旦他们加入这个行业,你会发现这是一个充满惊喜的世界!
许多期货公司表示,传统的获客方式即将过时,而且成本正在上升。虽然大家都渴望拥抱互联网,但实际上,我们还需要找到合适的人才来进行这项工作!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些见解,如有任何疑问,欢迎私信我。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9145908@qq.com)
近期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