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资讯 > 正文

24节气都有哪些习俗_人们在二十四节气分别要做什么

2024-03-20 13:41 来源:网络

24节气都有哪些习俗?_人们在二十四节气分别要做什么?是非常多小伙伴都想了解的内容,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4节气都有哪些习俗?_人们在二十四节气分别要做什么?相关信息,欢迎大家的分享收藏哟!

24节气都有哪些习俗?

以下是24节气的习俗:

1. 立春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这一天意味着草木复苏,万物开始生长,春天的到来。早在三千年前的周朝,就已经有了迎接春天的仪式,当时的皇帝会带领朝廷官员去祭祀居住在东方的芒神,祈求丰收。

2. 雨水

雨水过后,降雨增多,桃花和梨花含苞待放,草地和树枝上增添了一抹绿色,繁忙的春耕也开始进行了。出嫁的女儿会带着她的丈夫,携带两把藤椅和“罐罐肉”,回到娘家看望父母,如果有孩子的话,还会为他们的子女寻找干爸干妈(父母给孩子认干亲的意思)。

3. 惊蛰

惊蛰的名字源于“惊”,象征着冬眠的小动物被春雷唤醒。这一天除了防治害虫外,还有驱赶霉运的习俗——“打小人”。由于“梨”与“离”谐音,所以在惊蛰这一天,吃梨成为了传统的活动。

4. 春分

春分这一天,昼夜时间相等,象征公正。古人在这一天会校正测量工具。此外,每年的这一天,无论男女老少都会玩同一个游戏:将圆润的鸡蛋竖立起来。这个游戏看似简单却又富有挑战性,延续了几千年。

5. 清明

在二十四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唯有清明。清明有许多习俗与郊游踏青有关,比如荡秋千、放风筝、蹴鞠和插柳。清明节气充满了矛盾的情感,既有怀念逝者的悲痛,又有欣赏美景的乐趣。

6. 谷雨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在这个时期,巴蜀等地开始下夜雨。除了农事活动,古代的人们在谷雨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年轻女子要“走谷雨”,也就是在野外漫步;南方人要采摘谷雨茶,据说能够清火、明目和驱邪;北方人则喜欢吃香椿,增强免疫力。

7. 立夏

立夏之后,万物进入了繁茂期。然而,按照气象学的意义,立夏并不代表真正的夏天来临。许多人喜欢的茶叶蛋源自“立夏”,它是这一天的经典食物,据说吃鸡蛋可以在夏日带来平安。

8. 小满

“满”,指的是某些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饱满。但是,由于前面有一个“小”字,它们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全成熟。小满是插水稻的季节,农民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确保稻田有足够的水分。

9. 芒种

芒种非常忙碌,既要收割大麦、小麦等作物,又要种植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此时正值梅子成熟,自夏朝开始,芒种时节就有了煮梅的习俗,酸梅汤成为了夏季最佳的解暑饮品。

10. 夏至

这一天,北半球的白天时间最长,之后逐渐变短。尽管如此,夏至并非最热的时候。但由于空气对流强烈,特别是在午后或傍晚,容易下起雷阵雨。

11. 小暑

小暑标志着出梅和入伏,即将迎来三伏天。但小暑也是一个充满成果的日子。农民们辛苦劳作半年,终于可以品尝到新鲜的稻谷了。

12. 大暑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极端天气如干旱、洪水和风暴也很常见。因此,农民们需要把握机会,抢收抢种,对抗干旱和排水。不过,他们在忙碌之余也会用美食来慰劳自己。浙江台州人通过食用姜汁来排除身体湿气,而福建莆田人则选择吃热性的荔枝和羊肉来应对高温。

13. 立秋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也预示着丰收的开始。在宋代,立秋当天,皇宫内会将盆栽的梧桐移到宫殿内,等待时刻一到,太史官便会高喊:“秋天来了。”梧桐应声落下几片叶子,以此象征报秋的到来。立秋有很多风俗习惯,例如摸秋,婚后还没有生育的女性可以在晚上到田野摸索采摘瓜豆。

14. 处暑

“处”含有隐藏、终结的意思,“处暑”表示炎热的夏季结束,气温逐渐下降。处暑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外出游玩、迎秋赏景的好时光。天空的云朵也变得更加散开自由,不像夏季大暑时那样浓密成团。

15. 白露

天气逐渐转凉,早晨会出现地面和树叶上有露珠的现象,这是因为夜间水蒸气在上面凝结而成,因此得名为白露。白露期间,各个地区的习俗也有所不同。例如,南京人非常喜欢饮用“白露茶”,而资兴兴宁、三都、蓼江一带历来有酿造美酒的传统。每当白露节气到来,家家户户都会酿酒,待客接人都必须喝“土酒”。

16. 秋分

秋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已经进入了凉爽的秋季,气温也在不断下降。正如俗话所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古人认为雷声是因为阳气旺盛而产生的声音,秋分之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会有雷声了。

17. 寒露

寒露时节,地面的露水更加寒冷,即将凝结成霜。此时北方已经呈现出深秋的景象,白云红叶;南方的秋意也越来越浓厚,蝉鸣荷花稀疏。从中医角度来看,此节气在南方气候的最大特点是“燥”邪盛行,很容易损伤肺部和胃部,所以应该注重养生,适当地多吃甘甜、清淡滋润的食物。

18. 霜降

霜降节气意味着天气越来越冷,初霜开始出现,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这时,养生保健非常重要。在中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会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仅可以抵御寒冷,还可以强壮筋骨。

19. 立冬

立冬,冬季从此开始。冬代表着结束,有着农作物收割后需要储存起来的含义。在中国汉族民间,以冬至作为冬季的起点,需要补充营养来度过寒冷的冬天。

20. 小雪

小雪时节,腌制腊肉是南方人最为熟知的民俗。小雪之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是制作腊肉的好时机。另外,吃糍粑也是南方小雪节气的一个习俗,糍粑最初是用来祭祀牛神的供品。

21. 大雪

大雪,顾名思义,是指降雪量较大。在这段时间内,通常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气流交汇的地方,会降大雪,甚至是暴风雪。冻雨(雨凇)、雾凇等特殊的气候现象也成为这个时期的独特景观。这个时候,“观赏封河”也成为北方独特的景观。到了大雪节气,北方河流的水通常都被冻结,人们可以尽情地滑冰玩耍。

22. 冬至

冬至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到达一年中的最南端,北半球获得的阳光最少,白昼时间最短,而且越向北白昼时间越短。在中国北方,冬至有吃饺子的风俗,而在南方则是吃汤圆。民间有从冬至开始“数九”的习俗,宫廷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冬至也是养生的最佳时机。

23. 小寒

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根据中国的气象资料,小寒是气温最低的节气,只有少数年份的大寒气温低于小寒的。进入小寒,年味渐浓,人们开始忙碌着写春联、剪窗花,购买年货,为春节做准备。涮羊肉火锅、吃糖炒栗子、烤白薯成为小寒时节的流行趋势。

24. 大寒

大寒是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天气寒冷达到了极致。在这个节气中,比较重要的环节就是“食补”,八宝饭、芪杞炖子鸡、羊肉炖白萝卜、红杞田七鸡等菜肴都是百姓餐桌上的常客。

人们在二十四节气分别要做什么?

由于二十四节气主要与农业生产相关,因此在相应的日子里,人们的农业活动如下:

立春——开始准备春耕;

雨水——气候逐渐回暖,春天回归大地;

惊蛰——如果出现雷声,则象征着风雨适宜;

春分——过冬作物(例如冬小麦)开始生长,白天和夜晚时间相等;

清明——清明前后的降雨,对农作物的影响极大;

谷雨——雨水滋润万物生长;

立夏——农作物开始旺盛生长;

小满——从这时起,大麦、冬小麦等夏季作物已结出果实,种子开始饱满,但仍未完全成熟,故称“小满”;

芒种——种植有芒的作物;

夏至——白天最长,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最佳时期;

小暑——天气更加炎热,雨水增多;

大暑——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同时也是洪涝灾害最为频繁的时期;

立秋——秋天来临;

处暑——炎热的夏天过去;

白露——植物上开始出现露珠,天气逐渐转凉;

秋分——昼夜时间再次相等;

寒露——温度比白露更低,露水更为寒冷;

霜降——开始出现霜冻,此时的柿子最为美味;

立冬——冬天到来;

小雪——开始飘雪,但雪量并不大;

大雪——瑞雪预示丰收之年;

冬至——白天最短;

小寒——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需预防农作物遭受冻害;

大寒——天气极度寒冷,但已有逐渐转暖的迹象。

关于24节气都有哪些习俗?_人们在二十四节气分别要做什么?的内容小编就阐述到这里了,希望本篇的信息能够解答大家目前的疑问,想要更多最新的内容记得关注多特软件站哟!

了解更多消息请关注收藏我们的网站(news.y866.cn)。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914590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