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资讯 > 正文

中医版24节气歌_中医24节气灸,时间表穴位图,针灸喜好者值得收藏

2024-03-25 20:35 来源:网络

今天给各位分享中医版24节气歌_中医24节气灸,时间表穴位图,针灸喜好者值得收藏,其中也会对大家所疑惑的内容进行解释,如果能解决您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多特软件站哦,现在开始吧!

中医版24节气歌_中医24节气灸,时间表穴位图,针灸喜好者值得收藏

中医24节气灸,时间表穴位图,针灸喜好者值得收藏

"节气灸"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种疗法,它基于二十四节气的选择,通过在特定节气对人体特定穴位进行艾灸,来实现防治疾病的功效。不同的节气对应着不同的疾病治疗和预防。例如,立春、小满、芒种适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而立秋、立冬、春分则是预防治疗中风的理想时期。

为什么要选择节气进行艾灸?原因在于中医的\"天人合一\"观念。天空的变化自然会影响人体,节气对人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 在节气前后,由于气候变化较大,如果一个人存在旧疾或潜在疾病,他的适应能力和抵抗能力将会减弱,这时候往往容易发病或病情加重。医学统计显示,心脏病、中风、哮喘等疾病多发生在节气前后和深夜,这是因为当外部气候条件的变化超过人体的适应能力时,人就可能生病。这就是《黄帝内经》所说的\"邪之所腠,其气必虚\"。

2. 在节气前后,宇宙的能量变化较大,如果我们在这些时间段采用特殊的干预手段,可以有效地转化宇宙能量为我们所用,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节气灸就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成功转化宇宙能量的一个典型例子。通过进行节气灸,不仅能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这样一来,即使面对外界环境和气候的变化,人体也不容易生病,这就符合了《黄帝内经》中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观点。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形象地描绘了大自然阴阳交替的特性。四季的阴阳消长变化带来了寒冷、炎热、温暖和凉爽以及日夜温差。人类生活在这样的自然秩序中,自然界的规律变化必然会影响到身心健康。换句话说,人的健康与自然界的规律变化紧密相关。古人有云\"顺四时者昌,逆之则伤\",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不遵循这个法则,与之相悖,虽然不一定马上就会生病,但如果养成习惯,得病的风险将会大大增加。这就像是交通规则,违反交通规则并不一定会立刻导致事故,但是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将会显著提高。

那么什么是节气呢?

一年中,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地面气候演化的阶段和序列被称为\"节\",气候演化进程中的气象和气候变化被称为\"气\"。两者大约每隔半个月变动一次,一年共有二十四节气。它们的顺序依次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署、大署、立秋、处署、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严格来说,\"节\"和\"气\"是有区别的。这里的\"节\"实际上是指阴阳消长转归在一个特定阶段的\"节点\"。一年中,\"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阶段称为\"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季节转变的节点称为\"春分\"和\"秋分\";阴阳消长的起点称为\"冬至\"和\"夏至\"。上述四个\"立\"、两个\"分\"和两个\"至\"共计八个,统称为\"节\",其余十六个统称为\"气\",合并成为二十四节气。

以最具代表性的\"冬至\"和\"夏至\"为例,冬至的到来标志着阳气逐渐增长而阴气渐渐衰退,接下来就会出现阳气的春生、夏长,即春的温暖和夏的炎热,因此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而到了夏至,就会发生\"夏至一阴生\",从此开始了阳气的秋收和冬藏,即秋的凉爽和冬的寒冷。天地间的规律就是这样,与此相对应的人体自然也会产生细微的变化。像某些寒性哮喘、腰腿疼痛、心脏病等所谓的\"冬病\",在冬至过后,随着阳气的渐渐增长,病情通常会得到缓解,而在夏至之后,随着阳气的渐渐收缩和隐藏,病情往往会加重。我们可以回想一下,我们所熟知的一些公共人物或者年轻人去世的时间,往往都在接近\"节\"的三五天内发生。现代科学研究也证明,季节交替会导致人体血液色素、白细胞、血小板、纤维蛋白等生理指标产生明显变化。可见,\"节\"是一个转折点、关键时刻。

艾灸具有温补元阳、激发经络之气的功效,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和五月初一到初五施灸的传统,以此来达到驱邪避邪、安心静心、净化心灵、纳福招财的效果。在冬至、夏至的时候,我们会对神阙、关元等穴位进行艾灸。后来,根据《黄帝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的原则,人们创造了许多\"冬病夏治,夏病冬治\"的方法,这些都是为了在特定的时间先培养阴阳,以巩固根本,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自然界的规律。\n\n节气灸的作用\n节气灸是利用燃烧的艾绒产生的热刺激和艾叶的温经止痛作用来温补元阳,激发经气,调动机体潜能,把宇宙能量转化为我所用,建立人体的平衡系统,使之适应大自然的系统,从而治愈疾病,提高机体抗病和应对变化的能力。\n\n节气灸的临床应用\n\"节气灸\"最好在节气当天或前后15天内进行艾灸,大暑(7月22日)就是预防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好时机。节气灸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既可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特别是慢性病的治疗,也是一种非常自然且有效的保健方法。节气灸常常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n\n内科疾病:治疗和预防中风;高血压、冠心病;哮喘;胃痛、胃胀、腹泻、呃逆;糖尿病、肥胖病、胆固醇过高、甲状腺机能亢进;阳痿;慢性肾炎。\n外科疾病:颈椎病;急、慢性腰扭伤;各种关节炎;荨麻疹(风瘼)。\n妇科病症:痛经;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不孕。\n儿科病症:小儿厌食症;小儿遗尿症;小儿发育迟缓。五官科病症:过敏性鼻炎(鼻敏感)。\n1、冬至前灸\"关元\" 预防中风,感冒,保健强壮;\n2、春分灸\"曲池\" 预防眼病;\n3、秋分灸\"足三里\" 强壮脾胃,预防肠胃病。冬至前后的\"关元灸\"应用较为频繁。许多人会在冬至前后施用关元灸预防中风、感冒等多种疾病,同时达到助阳保健、延缓衰老和强化体质的目的。从冬至之日起,自然界的阳气开始复苏和充沛,人体可以顺应自然界的阳升之气,通过关元灸来强化元阳。关元穴又称丹田,具有培肾固本、调气回阳的功效,灸之可以使元气充足,虚弱得以恢复,因此能够祛除虚劳、强身健体,是历代强壮保健的重要穴位。《景岳全书》中有言:\"虚能受热,所以补必兼温。\"冬至的关元灸恰巧满足了\"补必兼温\"的特点,可以达到温补元阳,从根本上提高人体的强身抗病能力的目的。\n24节气灸时间表穴位图\n小寒(公历 1 月 5~7 日) 宜养肾;中医认为\"寒性凝滞,寒性收阴\"。艾灸肾俞、涌泉、足三里、对养肾,保护脾胃有显著效果。\n大寒(公历 1 月 20~21 日) 润肺除恶燥俗语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艾灸肺俞、大肠俞、中府并清痰饮食、可润肺、保暖润燥。\n立春(公历 2 月 3~5 日) 助阳生发\"打春冻人不冻水\"阳气郁积易上火,立春养阳助生发。艾灸百会、风府、风池、肝俞、胆俞、可补阳气、清热解毒。\n雨水(公历 2 月 18~20 日) 《黄帝内经》说:\"春主肝\",肝脏在春季活动比较旺盛。湿邪易困扰脾胃。艾灸天枢、三阴交、足三里、风市、涌泉可以健脾利湿。\n惊蛰(公历 3 月 5~7 日) 顺时养阳春天肝当令,惊蛰护肝正当时,背痛脚凉者。艾灸肝俞、胆俞、三阴交、足三里、肩井可补足阳气以健身。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医版24节气歌_中医24节气灸,时间表穴位图,针灸喜好者值得收藏全部内容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小伙伴了解情况!

了解更多消息请关注收藏我们的网站(news.y866.cn)。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914590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