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资讯 > 正文

3个年轻人就有1个炒币,韩国已经变成了虚拟币赌场

2024-04-16 00:18 来源:网络

一提韩国,娱乐产业、整容技艺、泡菜乃至“宇宙起源论”等标签浮现在脑海。而今,这个国家恐怕还要增添一项别名——“炒币之国”。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几乎全民投身炒币热潮的韩国。

3个年轻人就有1个炒币,韩国已经变成了虚拟币赌场

惊人的参与率与年轻化趋势

1. 数据揭示炒币规模

回溯至2018年,韩国市场调查机构Koreanclick数据显示,已有509万韩国人涉足数字货币领域。尽管这一数字不及杭州市半数人口,但对于仅有5千万总人口的韩国而言,实属庞大。换言之,每十位韩国人中就有一位炒币,若剔除儿童和老人,每三位青壮年中便有一人在炒币。

2. 新增用户井喷,年轻人成主力军

今年第一季度,韩国四大虚拟货币交易所新增账户达250万个(可能存在一人多账户情况)。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新增用户中超过六成属于20至39岁的年轻人。

3. 政府监管遭遇民众强烈反弹

面对全民炒币热潮,韩国政府曾试图出手打压,甚至计划关闭部分交易所。此举激起民愤,民众迅速在总统府官网发起请愿,短短时间内便有20万人签名抗议。最终,相关政策计划被迫搁浅。

网吧转型挖矿,反对炒币被视为异类

1. 网吧转战挖矿,收益飙升

年初,韩国两成网吧选择关店转型挖矿业务,疫情背景下,挖矿收益远超正常营业收益。

2. 反对炒币立场遭孤立

在韩国,反对炒币的声音往往被视为异类。无论朝鲜半岛南北,两国在对待比特币的狂热态度上可谓“志同道合”。

“泡菜溢价”现象与跨国“搬砖”热潮

1. “泡菜溢价”成独特现象

韩国对资本外流管控严格,使得外国投资者即便在韩国交易所获利,资金提取也面临重重障碍。由此,韩国虚拟货币市场形成相对封闭的格局,加之本土炒币热情高涨,导致其虚拟币价格显著高于国际市场,这一现象被戏称为“泡菜溢价”。

2. “搬砖”生意兴隆,非法牟利受关注

“泡菜溢价”催生了一批中间商,他们利用监管漏洞,低价购入虚拟币并运至韩国高价出售,以此赚取差价,行话称此为“搬砖”。据朝鲜日报报道,此类案件频发,甚至有中国人借此手段在韩国购房。尽管这类违法行为不可取,却侧面印证了韩国人对炒币的极度痴迷。

小标题四:社会经济因素助推炒币风潮

1. 首尔生活压力与阶级固化

首尔作为韩国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吸引了全国约20%的人口。高昂的生活成本、房价、阶级固化及就业压力令许多年轻人喘不过气。加之政府对虚拟币监管的乏力,“何以解忧,唯有暴富”成为许多人信奉的座右铭,他们坚信虚拟货币是跨越阶级的最后稻草。

2. 暴富神话刺激炒币欲望

诸如三星员工炒币赚得巨额财富、告别社畜生活的传奇故事广为流传,不断撩拨着韩国年轻人的神经。尽管此类故事真假难辨,却无疑为炒币热火上浇油。

3. 庞氏骗局与心理问题频现

在炒币狂热中,各类诈骗案件层出不穷。近期,韩国破获一起涉及3.85万亿韩元(约221亿人民币)、受害者近7万人的庞氏骗局。讽刺的是,当警方介入调查时,部分受害者仍坚信自己未被骗,坚持等待“投资”回报。此外,据统计,高达68%的韩国年轻加密货币交易者出现心理问题,如焦虑、注意力不集中等,皆因虚拟币价格24小时不间断波动,令投资者时刻处于精神紧绷状态。

4. 赌博心态与金钱观扭曲

许多韩国年轻人对区块链技术一知半解,却盲目投入大量资金,甚至举债炒币,开启高倍杠杆交易,幻想一夜暴富。然而,这种犹如赌博的炒币行为,不仅可能导致巨额财产损失,更严重的是摧毁了他们的金钱观,使其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结尾

综上所述,虽然区块链技术前景广阔,但当前虚拟币市场镰刀横行,对于缺乏相关知识的投资者而言,盲目跟风炒币无异于以身试险。无论你是“泡菜”还是“韭菜”,镰刀绝无怜悯之心,只会冷酷无情地“割”。因此,切勿轻易将毕生积蓄押注在这类虚无缥缈的投资项目上。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914590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