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资讯 > 正文

警惕虚拟货币陷阱——以“π币”为例的风险揭示与防范策略

2024-04-24 01:38 来源:网络

近日,“π币”作为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虚拟货币,被多地网警曝光其所谓免费挖矿实为诈骗,涉及倒卖个人信息以牟利。而关于“π币”可在银行兑换人民币的说法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警惕虚拟货币陷阱——以“π币”为例的风险揭示与防范策略

一、“π币”与“π型审批师”的本质区别

1. “π型审批师”并非与“π币”相关联。实际上,“π型审批师”指具备跨领域审批知识的高级复合型人才,为优化政务服务,某些地方推出此类人才培养计划,设立一站式服务窗口,方便民众办理行政审批事务。

2. 相反,“π币”虽冠以区块链名义,却非法定货币,而是未经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虚拟货币,无法与人民币进行兑换,且存在诸多风险。

二、“π币”的风险与问题

1. “π币”并无实际资产支持,易成为空中楼阁般的投机工具。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指出,炒作此类虚拟货币可能导致投资者血本无归,且它们还伴随有剧烈的价格波动、信息不对称、交易安全隐患、监管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等问题。

2. 近期流传的“π币”可兑换人民币消息已被证实为谣言。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强调,只有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法定货币发行机构,“π币”并未获得法定地位,与人民币不存在法定兑换关系。

三、防范措施与建议

1. 鉴于虚拟货币领域的诸多风险,我国已经严禁投资者参与类似“π币”、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交易,因其可能为非法金融活动如洗钱、诈骗等创造条件。对此类传销模式和虚拟货币诈骗活动,北京京臻律师事务所律师宋刚明提醒投资者务必警惕,以免遭受财产损失及法律风险。

2. 从监管层面,应强化和完善虚拟货币管理规范,明确各监管部门职责,坚决打击虚拟货币炒作行为,同时禁止互联网平台为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提供便利,对于违规推广虚拟货币的投资信息和账号予以严厉惩处。

3. 加强投资者教育尤为重要,相关部门需加大金融知识普及力度,提升公众识别非法金融活动的能力,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914590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