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抵达上海_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抵达上海是非常多小伙伴都想了解的内容,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布林肯抵达上海_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抵达上海相关信息,欢迎大家的分享收藏哟!
美国媒体不断以“产能过剩”为话题针对中国,尤其在2022年焦点聚集在中国半导体行业,而在进入2023年后,该话题则转至中国“新能源产品”,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领域表现得尤为显著。
针对美国媒体这一叙述框架,我们专门针对关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报道趋势进行了深入剖析。在报道高峰期,恰逢耶伦访问中国之际;另一次报道的小高潮出现在2023年8月23日,这一天,一家全球行业分析机构预测,欧盟到2030年预计将从中国进口超过120万辆电动汽车。
显而易见,中美两国相比,那些美国认为中国具有优势的产业,却被描绘为“过度生产”产业。每当中国新能源产业展示出强大的竞争力时,美国媒体就会炒作所谓“中国产能过剩”。换句话说,美国媒体对中国所谓“产能过剩”的关注,实质是对中国经济亮点和突破的跟踪与密切关注,反映出美国对中国新兴生产力发展的一种焦虑心态。
然而这只是美国叙事策略的一个方面。通过对2022年至2023年间美国媒体报道所谓“产能过剩论”中涉及到的实体进行分析后发现,欧洲实际上成为美国渲染中国新能源产业构成“威胁”的核心目标。
这一点与美国炒作“产能过剩论”的重要意图相吻合,即试图利用话语策略“挟持”盟友,将“产能过剩论”转化为对抗中国的贸易工具。
具体到新能源汽车行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并非产能过剩,反而存在巨大缺口。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和销售国,2023年共生产了958.7万辆新能源汽车,同年内出口了120.3万辆,这意味着中国近90%的新能源汽车产能都是为了满足国内需求。因此对于世界而言,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出口,代表着优质且稀缺的产能。
研究显示,若想推动绿色转型并使得清洁能源成本低于化石能源,就需要依靠市场的内生动力,而这需要发挥规模经济效益。新能源行业具备规模经济效益的原因与其特有的行业属性密不可分:首先,新能源行业的总投资中设备投资占比极高;其次,研发投入较大;最后,行业发展离不开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
当前,能够充分发挥新能源行业规模经济效益的国家唯有中国。或许正是因为深刻意识到中国新能源产业的真实竞争力以及与中国在工业生产能力上的客观差距,美国才会由衷地产生焦虑感。
也正因为此,拜登政府今年选择对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展开所谓的“调查”,本质上是在自身行业竞争力无法跟上市场需求之时,试图借助此类“非常手段”遏制和打压中国先进的产业发展。其目的在于找准中国最具优势的领域集中负面宣传,将我们的优势歪曲为“劣势”,塑造为“威胁”,妄图破坏我们发展的关键支点。这种用心险恶的“攻心”策略可谓昭然若揭。
美国或许误以为这样制造出来的“筹码”会动摇中国的信心,殊不知他们的行动恰恰证明了我们的方向正确。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布林肯抵达上海_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抵达上海全部内容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小伙伴了解情况!
了解更多消息请关注收藏我们的网站(news.y866.cn)。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9145908@qq.com)
近期热点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