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清明节临近,各大电商及社交平台上关于AI“复活”技术的广告宣传愈发活跃,此种技术甚至催生出一种新兴业态。借助一张照片和一段录音,AI能让逝者形象在数字世界中得以再现。
AI"复活"技术的兴起与技术难度近期,已故艺人重返社交平台与公众“交流”的视频引发了广泛关注,AI“复活”话题因此备受瞩目。据统计,某电商平台上有超过1900家商家涉足AI“复活”业务。其中,让照片中的人物动起来只需20元,若再配以“AI人声”,则需额外付费50元。部分商家已累计完成了数百次此类交易,价格区间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
在短视频平台,一些商家通过展示已故艺人的“复活”视频来吸引顾客,尽管这些视频的真实度参差不齐。专家指出,大部分现今市场上所谓的AI“复活”技术实际上是旧技术的拓展和深化,尤其是那些呈现高度真实感的作品,往往采用了“深度合成”技术。
目前网络上流行的AI“复活”工具可分为三大类,包括手机应用商店内可供下载的简易版本、需要用户付费并上传照片和音频文件的在线工具,以及在开源社区内程序员编写的高门槛程序。
法律与伦理层面的争议AI“复活”技术的应用引起了广泛争议。专家指出,是否进入公共领域是判断是否构成侵权的关键界限。私人场合的缅怀纪念与公开平台上的商业利用之间存在明显的法律差异。
律师们警告,在未经逝者亲属合法授权的情况下,将逝者面容用于商业推广的“复活”视频可能会侵犯逝者的肖像权和名誉权。今年3月,某些已故艺人的亲属已经对这类视频提出了下架要求,并表示可能诉诸法律途径维护权益。
AI“复活”还牵涉到了“数字遗产”问题,目前尚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来解决谁有权使用、如何防止不当获取和使用、以及使用时应遵循哪些规则等一系列问题。
此外,处理面部表情、语音语调等个人敏感数据的过程中,AI技术存在潜在的数据滥用和隐私泄露风险。对此,专家建议,开发者和使用者都应对数据安全负责,防范技术被误用或情感误导,并确保隐私得到保护。
值得注意的是,AI“复活”技术的滥用还可能导致诈骗等犯罪行为的发生,特别是针对不太熟悉网络应用的中老年人群。
急需法规完善划定边界业界专家呼吁,在技术创新不断推进的同时,我们必须为其划定道德和法律边界,并抓紧完善相关法规以应对AI“复活”技术可能带来的社会风险。
1.AI“复活”技术的应用必须遵守知情同意原则,尤其是在网络传播中,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我国相关部门已发布相关规定,强调在使用人脸识别、声音编辑等深度合成技术时,需事先告知并征得被编辑个人的单独同意,若被编辑者为逝者,则需取得其近亲属的同意。
2.AI“复活”产品应遵循技术管理和内容标注的要求。建议出台相关行业标准,要求技术服务提供者在生成的内容中添加“水印”,以防不法分子利用此技术从事犯罪活动。
4.还需强化数据处理过程中的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措施。我国已在2023年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了相关信息安全义务和责任。
专家建议加强对平台的监管,查处打着AI“复活”旗号的违规违法商家,尤其是要保护对新技术敏感度较低的中老年用户群体不受欺诈侵害。
小编建议来说,面对AI“复活”等新技术,普通民众既要提高警惕,防范不法商家的虚假宣传和诈骗行为,也要关注监管部门在现有法律法规框架下对数据保护和诈骗风险防控所做的努力。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9145908@qq.com)
近期热点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