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资讯 > 正文

揭秘民国时期的法币及其历史影响

2024-05-08 03:53 来源:网络

在民国纸币收藏的世界里,有一种特别的纸币——“法币”。那么,究竟何为法币呢?

揭秘民国时期的法币及其历史影响

一、法币的诞生背景及特征

民国初期,我国实施银本位制度,中央政府发行的纸币实为兑换券,可兑换成白银,并参与市场交易与流通。然而,随着中国白银大量外流以及其它因素,国民政府决定废止银本位制,推行与白银脱离关系的法币,这意味着法币成为法定货币,不再具有兑换性。

这一变革得到了英美等西方国家的支持,唯独日本因利益受损而强烈反对并设法阻挠。尽管如此,经过深思熟虑后,国民政府于1935年11月3日正式宣布实施法币政策,中央银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发行的纸币被统称为法币,此外,其他银行则被禁止发行钞票。此前发行的钞票可在一段时间内继续流通,并逐渐由中央银行回收兑换。

二、法币改革的影响与评价

法币改革的实施总体上带来了积极效应,它统一了全国货币体系,对战前中国经济复苏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增大了货币流通量,推动了对外贸易的进步。有人甚至高度评价:“若非1935年的法币改革,中国恐难以发动1937年的抗日战争。”

三、法币发行权的演变过程

最初,法币发行权由中央银行独家垄断,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只是暂时拥有两年的发行权限。中国农民银行,在蒋介石创办之初并未涉足此事,但在财政部试图接管之际,因其背后势力强硬而拖延未决。经中国农民银行领导人徐继庄的多方周旋,最终该行获得发行纸币的权力,不过其发行的纸币并不属于法币范畴。直至次年4月,中国农民银行才正式加入法币阵营,自此,人们所提及的民国法币便包含了由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以及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钞票。

到了1942年7月,纸币发行权最终回归至中央银行一家。

欢迎关注我的文章和视频,其中涵盖了丰富的收藏知识、精彩收藏故事以及市场价格信息,期待与您共同探讨交流!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914590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