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政策支持,推进了可再生能源发电,前景如何?_可再生能源消纳原因?最近引发大家的关注,相信大家都想知道这件事会有怎么样的发展?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一起来看看吧。
2005年2月28日,我国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这一立法标志着我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法制建设迈出了关键一步,成为该领域基础且专项的法律依据。随后,为确保该法律的有效实施,自2006年至2014年间,我国相继制定了多部专门针对可再生能源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法规体系。
进入2015年,西北地区遭遇了弃风弃光问题的严峻挑战,特别是甘肃、新疆和宁夏等地,风电和光电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利用。面对这一困境,国家于2016年初紧急推出相关政策以缓解弃风限电情况,然而初期成效有限。此后,政府不遗余力,持续推出一系列政策,旨在提高风光能源的消纳能力,力图从根本上解决弃风弃光的难题。2017年,政策重心进一步转向指导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开发与利用,彰显了国家对绿色能源发展的坚定承诺。
[图表说明] 图表1呈现了国家在可再生资源行业政策演进的历程,详细记录了从立法到具体实施策略的每一步重要进展。(请注意,实际文档中应包含或链接至正确的图表图像,但在此文本转换中无法直接显示图片。)
通过上述措施和政策调整,我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不断探索和完善,努力克服发展障碍,旨在促进清洁能源的可持续增长,确保能源结构的优化转型。
为了有效整合和利用可再生能源,电网的长远规划必须预先考虑到新能源接入的需求,以确保电网稳定和新电源的顺利并网。早期,由于可再生能源规模有限,未得到专门的电网配套规划,导致其发展与电网规划不协调。例如,电力“十三五”规划在2016年底出台,使得在此之前,即2017年前,可再生能源的电网支持体系未能与之有效对接,从而影响了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
在项目规划阶段,传统的大型能源项目如水电、火电和核电,通常会在初期就规划好传输线路和市场消纳策略,实现一体化发展。相比之下,可再生能源项目因规模较小且分布广泛,在规划初期往往缺少相应的传输网络和市场消纳安排,加之新能源项目推进速度迅猛,相关的电网升级和辅助调节电源建设未能及时跟进。
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快速推进与电网基础设施建设的复杂性形成鲜明对比。电网建设需兼顾供需两端的电网结构强化和调峰电源的配置,这一过程涉及多方利益协调,导致建设周期较长。这不仅加剧了电网建设与可再生能源发展步调不一的问题,还在新疆、甘肃等可再生能源富集区造成了显著的资源闲置,2018年两地的风电弃置率分别达到23%和19%,远远超过全国平均值,凸显了配套不足带来的挑战。
有关中国有哪些政策支持,推进了可再生能源发电,前景如何?_可再生能源消纳原因?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如果还想更多这方面的信息的小伙伴,记得收藏关注多特软件站!
了解更多消息请关注收藏我们的网站(news.y866.cn)。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9145908@qq.com)
近期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