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数码 > 正文

时隔两年,短信为何“涛声依旧”

2010-10-09 13:30 来源:文汇报

  “您好,根据您的消费记录,您将有机会获得200元储值卡,请拨打125907612领取,两天内有效……”国庆长假期间,上海市民尉先生接到了这 样一条看似“天上掉馅饼”的短信,但他并不觉得高兴。因为两年前,他便有过同样的经历。而当时轻信之下拨打电话的结果是,在被提示音带着转了一大圈后,不仅没见到奖品的影子,手机还被这个声讯电话扣去了好几十元钱的话费。“没想到,这个骗子电话到现在还在骗人。”

 

    与尉先生有相似遭遇的人并不在少数。记者从网上搜索看到,仅是被尉先生收到的相同号码骗去高额声讯话费的案例近年来便发生过多起,媒体也曾多次报道,不少被骗者还通过各种方式投诉过。令人遗憾的是,这似乎并未对猖獗的短信欺诈行为起到多大的遏制作用。法律专家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类似的情况一再发生,运营商具有无可推卸的管理责任。

#p#副标题#e#
    移动公司:会提出“合理化建议”


    昨天下午,记者致电中国移动10086电话,咨询关于类似情况的处理办法。工号为3044的投诉预处理中心工作人员一听到短信内容,便立即 确认这是一条欺诈短信,并提醒记者切勿上当拨打,以免被扣去高额的话费。这位工作人员同时说,因为类似情况而打来电话询问的手机用户不在少数。


    被询问到为何类似的欺诈短信能够长期生存时,这名工作人员表示,对此自己也很难作出确切的答复,但这些声讯电话号码的存在本身是“合法” 的。“如果手机用户以后再收到类似的短信,可以直接在短信内容前加上短信发送者的号码及*符号,转发给10086999。”此外,移动的客服热线也可以帮 助用户将类似情况提交给相关执法部门,并对公司提出“合理化建议”,但处理结果并不会直接反馈给当事人。


    记者从相关网站上查询到,在一份2007年2月发布的《各基础电信企业处理的多次违约SP企业名单》中,“125907612”这个号码已 赫然在列,当时的违规企业名称则是“万向通信有限公司”,运营商为中国移动。由此可见,至少在2007年该号码所涉及的违规操作行为已被确认无疑。当记者 再次致电10086查询如今运营此号码的公司名称时,客服人员给出了“无法查询”的答复。


    法律专家:运营商需负起管理责任


    “这类短信属于欺诈行为,这毫无疑问。而现在问题的关键是,运营商有没有能力来对此类诈骗行为进行控制?”上海联业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展表 示,从提供电话服务的角度来说,像中国移动这样的电信运营商,确实很难事先识别哪些人会用电话来进行诈骗;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假如不是存在运营商所提供 的客观条件,骗子也不可能通过电话方式骗取到用户的话费,所以运营商对于短信骗局有无可推卸的管理责任。


    “实际上,类似声讯电话的收费主体并不是那些编制欺诈短信的骗子,而恰恰是运营商自己。”王展说,举例而言,中国移动用户为手机进行话费充 值,钱其实就是交给了中国移动公司;而当手机产生各种消费时,移动公司再从预交费用中进行扣除。对于声讯电话来说也是这样:当用户拨打电话后,资费事实上 是先由运营商从用户处进行收取,再由运营商按照一定比例转付给服务提供商的。“可以说,光靠服务商也就是骗子,是根本没办法从用户手里拿到钱的。”


    “声讯电话号码是固定存在的,并不能因为两年前这个号码有欺诈行为,就简单地认定是同一家公司所为。”王展说。尽管如此,如果运营商管理到位的话,一旦出现类似情形时,及时地加以制止还是可以做到的。同时,消费者受骗后也完全可以向运营商直接提出维权。


    王展告诉记者,以尉先生的遭遇为例,当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收取大额话费时,可以立即拒付该笔费用;如果费用已经被扣除,也有充分的理由要 求运营商予以返还。而更关键的问题在于,对于已经认定存在欺诈行为的服务商,运营商应当立刻停止与其的合作关系,不再为其提供继续骗取手机用户话费的渠 道。而现在看来,运营商对于已经确认存在欺诈行为的服务商的“动作”还需要大大加快。(记者 袁祺 策划 徐维欣)  #p#副标题#e#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914590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