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思总裁曹允东:上市和风投关系不大 src="http://news.y866.cn/libpic/img1/duoteimg/zixunImg/local/2010/11/23/12904817843810.gif">
10月20日,学而思在纽交所上市交易,总裁曹允东在现场。受访者供图
2003年,在北大读研究生二年级的张邦鑫和曹允东创建了学而思教育。今年10月20日,学而思登陆纽交所,发行价10美元,首日大涨50%。对于公司为什么上市,如何成功上市,学而思总裁曹允东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谈了他的看法。
上市就好比结婚
新京报:什么时候开始想到上市?
曹允东:2007年的时候就开始想,但真正的准备是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进行的。(选择今年上市)有很多原因,一个就是今年的大市比较好,还有就是美国的投资者持续看好中国的消费品,他们把教育也看成是消费的一种,这和国人把教育当做投资的概念不同。而且2006年新东方上市以来,刺激了整个教育行业的发展,再加上由于教育是刚性需求,金融危机对这个行业的冲击比其他行业要小。所以我们决定借今年经济复苏之势赴美上市。
新京报:为什么要上市?风投的融资还不够吗?
曹允东:打个不恰当的比喻,上市就好比结婚。人到了一定的年龄一般都会结婚,要是过了一定的年纪就会成为“剩男剩女”。所以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也会选择上市,这是一个自然的选择过程。不过这种“结婚”也不能贪图一时风光,光想着当时上市的时候多么开心,之后的日子怎样经营才是核心内容。风投是一种私募融资,和上市的公募相比,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品牌效应上,二者的效果天壤之别。
新京报:这次上市是风投在推动吗?
曹允东:其实跟风投关系不太大,我们管理层相对主导一些,上市是我们自己的决定。风投进入我们公司后,没有逼迫我们上市,也没规定我们一定要发展规模多快,我们双方沟通得非常好,我觉得这一点很重要。
看好教育市场前景
新京报:有一种说法,说中国的教育产业已经成为风投资本赚钱的工具,你怎么看这个说法?
曹允东:每个风投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它存在的意义就是利益最大化,当它获得了利益当然会离场,完全没必要一直留在公司,我觉得这样很正常。风投主要是在上市的前期带给我们很大的收获,当然首先就是资金的支持,但更重要的是资本市场的经验。
#p#副标题#e#新京报:怎么看中国现在的教育行业?
曹允东:我觉得教育是一个令人激动、欣欣向荣的行业。事实上这个行业非常庞大,除了我们所熟知的语言培训、中小学教辅以外,还有职业教育、幼儿教育、远程教育等很多类别,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不过我认为目前的行业现状是教育机构众多,但真正的强者很少,很多中小型教育机构面临的是如何做大、如何把本地的成功经验异地复制的挑战。所以现在的教育产业就好比春秋向战国时代过渡的“前战国时代”。
新京报:有人质疑像学而思这类的教育公司,是靠公立教育的缺陷而存活,这种公司的中长期成长性不强,对此你如何回应?
曹允东:我们的存在是对公立教育的补充。由于公立教育存在一定的资源限制,每个班上40多人,老师不可能有精力一一照顾到每个学生,很难与学生深入互动。而且每个学期只有两次家长会,家长也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们的学习班都实行十几人左右的小班化,老师和每个家长都能随时交流,这种优势是公办教育不能比拟的。
至于成长性,我觉得从大的行业发展来看,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家长愿意投入更多的钱来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此外中国的文化传统向来重视读书,因此教育行业的发展会越来越好;另外我们公司也会继续严抓教学质量,不断完善公司的管理体系,我对公司的未来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创业前先深入了解
新京报:怎么看个人财富的激增?
曹允东:挣钱当然重要,不过我一直都认为挣钱是个“副产品”。你把公司的品质做好了,挣钱是自然而然的事。我从来不会刻意追求财富。
新京报:对正在创业的年轻人,你有什么忠告?
曹允东:创业很难,在决心投入到一个行业之前应该先熟悉它,而不要一上来连基本的规则都还没搞清楚就说要创业。一定要先在这个领域积累一些经验、一点资金,以及广泛的人脉,这是创业的基础。而且更重要的是,你要先问问自己,你真的喜欢这个行业吗?愿意在其中奋斗吗?这些都要先在其中干一段时间才能发现。
新京报:你认为创业成功最大的原因是什么?
曹允东:也没有什么成功啦,就是做得OK而已。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坚持”,而且是“有原则的坚持”,正确的事就去做。另一个我认为是“机遇”,这个中国人不太讲,但其实在创业过程中机遇真的很重要。
#p#副标题#e#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9145908@qq.com)
近期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