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黑龙江齐齐哈尔大学,一在校生在寝室内自杀身亡。在调查其轻生原因时,警方发现,梁某在QQ上曾加入过多个“死亡群”。同时,他给群成员发送了自己烧炭自杀时的图片。由此,“死亡群”再度进入公众视野。
什么是“死亡群”?群内都是什么人?“死亡群”对梁某以及其他入群的人产生了什么影响?“北京时间”(微信号:Btimedc)加入到9个“死亡群”里,揭开神秘面纱。
群·关键词:死亡、离世、抑郁
搜索“自杀”后弹出的“感兴趣的群”
在QQ查找功能里,直接寻找“自杀”二字,显示“没有符合查找条件的QQ群”。但在弹出的“感兴趣的群”中,却有“轻生绝望抑郁痛苦”、“寂寞终点站”等灰暗的名字。
变更搜索条件后,“北京时间”(微信号:Btimedc)搜索出大量带有死亡、离世、抑郁等“关键词”的群。有些和游戏有关,有些是某部小说的粉丝群,有些则是为了体现出“高冷”气质而故意起的名字。
“北京时间”(微信号:Btimedc)随机选择介绍中提到“约死”、“不怕死”、“离世”、“约着一起走”等字眼的QQ群加入。
群好友名称
“北京时间”(微信号:Btimedc)共添加9个类似“感兴趣的群”的QQ群,加入的过程中,并不会询问个人情况、为什么要加群等信息,等待片刻,就全部被群主通过。
进入到这9个群中发现,有的群较为活跃,有的则鲜有人说话。无论活跃度如何,群成员的昵称却有着共同的特点。有些人直接把名字改成“X年X月X日死”,有的则带有“心死”、“旧情”、“心伤”等体现心情低落甚至绝望的词汇。此外,群主都异常沉默,添加好友私聊没有获得通过。通过查看个人资料发现,群主的QQ签名或空间中体现出负面情绪。
自杀方式“教程”
“北京时间”(微信号:Btimedc)在“死亡群”文件中发现了“烧炭自杀的教程”,群成员在聊天中会发布各种死法的不同感受,死亡似乎成了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人们只是在这里选择一种具体的方式。
群·像:压抑 阴暗 绝望
在“死亡群”里聊天,谈论的多是和自杀、死亡相关的话题。每每有人提到自己想死时,就会有人问其原因,得到的回答多是“没有希望”。
“北京时间”(微信号:Btimedc)发现群成员自杀的原因既有相似又有差异。有的人是因为家庭不和,离婚、父母早逝、继父母、吵架是“关键词”。其中,在个人资料中标注为青少年的人,除上述原因外,还附带辍学、打工、出走等“关键词”。
有的人则经常提到工作不顺或收入不足,遭遇情感或生活的重大变故也是自杀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有成员称自己身患重病。不论是哪一种原因,入群都是打算“自我了断”。
一名自称来自山西的网友告诉“北京时间”(微信号:Btimedc),自己第二次失恋时,恰巧一个网友给他推荐了“死亡群”,对方称,如果真的想死,可以到群里找“自信”。
为此他在三年前加入到一个“死亡群”中,这个群里几乎所有的人都有着“悲惨的身世”。聊天过程中甚至会“攀比”谁更惨一些。起初,他会为这些故事所动容,甚至曾经觉得“这么多比我惨的人,我应该活下去”。但没过多久,他就发现,“我开始上瘾,每天都想看谁比我惨”,到最后,看了太多悲惨经历的他,“感觉不论走哪条路都看不到希望,只想去死”。
那段时间,他每天都花大量时间去想自己如何死、何时死。甚至还会给自己熟悉的人安排一种死法,“我不想让别人因为我的离开而太悲伤,一起去死吧”。
幸好,父亲在其拧开煤气灶的时候及时制止了他,随后又经过两年的心理干预,才算彻底走出阴影。“我也不好说,是不是真的走出来了,但至少不会那么阴暗了”。
群·众:泄愤、相约、行骗、规劝
在“北京时间”(微信号:Btimedc)加入的9个群中,网友基本可分为五类。其一是发泄自己的愤懑,把平生不顺心的事儿都在群里发泄出来或是找群里的其他人“私聊”。其二就是普通人,为了看热闹而加入,很少发言。其三有人只发送“有想死的约么?”而后公布自己的所在地,求人一同赴死。这类网友经常会和回帖的人商量何时、何地、用何方法结束自己的生命。
群友发出“死亡邀约”
还有第四类人以类似的“约死”发言行骗。在“约死”的过程中,往往会有人提到要到酒店开房烧炭。这其中,就会有人以此要求前来赴约的网友先交开房费、买碳费等等。一旦收钱就会退群消失。此外,还有一些人宣称可以“开天眼”,预支前世今生等迷信内容,并称“交钱就给口诀。”
此外,还有一类网友会对有自杀倾向的人进行规劝。“北京时间”注意到,这类网友有的是加入群中的心理咨询师,有的是群中已经自杀的网友的亲属。也有一些是“死过一次”而看开的人。
“交流”死亡方法
“北京时间”(微信号:Btimedc)在“死亡群”中注意到一位名为“苦咖啡”的网友,就不断劝阻群内一些绝望厌世或者发出“约死”信息的成员。
“苦咖啡”称,一个月前,自己16岁的继子烧炭自杀,该少年杭州打工时加入一个约定死亡的QQ群,后与两个女孩相约在湖南衡阳烧炭自杀。“他的父母离婚也有一定原因,但是他主要是被骗了,加了这些约定死亡群,天天这里听一句,那里听一句,就真的去死了。”
自此,“苦咖啡”就在“死亡群”里劝说有轻生想法的人。他自称已经劝阻了4个有自杀念头的抑郁者,而且他们现在都保持联系,过得还不错。
然而,“北京时间”(微信号:Btimedc)发现,在 “苦咖啡”的QQ空间里,他的善举并非所有人都领情,有网友大概知晓“苦咖啡”的经历,在其“说说”下留言讥讽:“你儿子死啦”,“无人养老送终咯”。
群·殇:或真有人“直播”离世
在多个“死亡群”中,都有过网友直播“自杀”。“北京时间”(微信号:Btimedc)注意到,类似的直播基本都以图配文的形式出现,有人会把准备的炭盆、绳索等“工具”晒出来。之后有的人会退群,有的人则再无消息。对此,有群成员称,“可能是等着劝”或“趁机骗点钱”,但也有人“估计是真的死了”。
“死亡直播”
有些群成员会发送所了解的其他成员的“死亡”情况。一名群成员称,自己刚刚核实发现,群中名叫“严飞”的成员已经自杀身亡。言论一出,没有人表示惋惜,只有人询问“死法”。当得知“严飞”烧炭自杀时,话锋立马转向“烧炭”的讨论,“严飞”的死并没有引起过多关注。
“北京时间”(微信号:Btimedc)查看“严飞”的个人资料,在其QQ空间里,不只一次的出现“孤单、想念、无聊”这些字眼,他自称父母在幼年时期离异,后母待他不好,自己因为盗窃和抢劫服刑10年。
从2015年8月份开始,“严飞”轻生的念头逐渐浮现,“金钱和美女”似乎成为他在世界上想得而得不到的东西。今年1月份,“严飞”陆续发布关于死亡的状态且越来越密集,并开始关注别人的死亡。2016年3月17日22时21分,“严飞”最后一次的发布称“终于决定走了,解决了”并发布点燃炭盆的照片。
而另一网名为“神经病”的群成员告诉“北京时间”(微信号:Btimedc),他离世的原因是“想开了”。他自称与父母、姐姐的关系不好。“与其互相折磨,不如我一个人承受”。当母亲在知道他有自杀倾向后给他买了人寿保险,“神经病”表示,他会去拉萨,“找个合适地方,就这么去了”。
9月1日,“神经病”突然退出“死亡群”。有群成员称,一些下定决心要走的人会退群、删好友,以便“走得更干净些。”
群·数说:对话每五句提一句死 劝人别死不到1%
涉及到“死亡”的词汇的出现频率
从8月31日上午6时到9月2日上午10时,“北京时间”(微信号:Btimedc)加入的9个“死亡群”中,除了一个被踢出的群外,共有聊天记录4494条。进行检索发现,与死亡、自杀有关的聊天记录共有883条,约占总数的19.8%。也就是说,近乎每五条聊天记录里就有一条涉及到死亡。其中,比例最高的达到54.79%,每两条聊天记录就有一条提到了“死亡”。
其中,单纯提到“死”的最多,在一系列的“术语”中,劝人“别死”的仅有0.47%。
群中资料显示的男女比例
除此之外,“北京时间”(微信号:Btimedc)也发现,在“死亡”中,资料显示的男性多余女性,男性约占69%,群中90后比较多,在各群中的平均比例约为44%。
群中资料显示的90后比例
专家:不建议加入“死亡群” 有心理问题应及时干预
中央民族大学社会与民族学院兰林友教授认为,“死亡群”的存在主要因为有人在现实中的交流障碍在虚拟空间中得到了改善。同时又认同了群内的基本价值规范。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林一山表示,自杀的人会希望自己被看到,而人们选择在“死亡群”里相遇,是因为能够在这里和他人建立有效的沟通。但是,“死亡群”是“离自杀最近的地方”,很容易诱导别人自杀。因此林咨询师不建议有自杀倾向的人加入到这些群中。
对于现状的改变,兰教授表示,整体改变“死亡群”难度很大,但对于打算轻生的人来说,那些来自自杀者家属以及曾经自杀过的人“现身说法”,要比空洞的说教有更好的劝说效果。但进行劝说的人自身不要有抑郁症等精神疾病,否则可能适得其反。此外,如果这些劝说者能够进行一些培训,在“死亡群”中的规劝效果可能会更好。
而林一山咨询师建议,当出现抑郁甚至有自杀倾向时应及时进行危机干预。目前,“希望24小时热线”、“北京心理危机干预热线”等均有人24小时接听,由专业的心理工作者为人们提供心理危机干预服务。“还是应该找专业的人士,这个是和生命有关。马虎不得。”
但同时林一山告诉“北京时间”(微信号:Btimedc),我国的心理咨询从2003年才起步,发展相对较晚,且资源多集中在北上广等大城市之中。而对于自杀的干预,一般的心理咨询师无法做到。专业的危机干预心理咨询师更是少之又少。
北京高通律师事务所的郑洪涛律师告诉“北京时间”(微信号:Btimedc)。“死亡群”在自杀事件中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划分起来比较复杂。
首先,对于“约死”的行为来说,如果在“约死”的过程中,有人没有死亡,而其他“赴约”者死亡,那么活着的人将承担一定的责任。而具体到何种责任,则需要个案分析。主要依据是其在死者的死亡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例如,是幸存者购买的炭盆、毒药等直接导致死亡的物品,那么他就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而如果全部死亡,即便能区分“发起”和“赴约”的人,也因为主体死亡而不承担相应的责任。同时,如果死亡的人员都已成年,因责任自负,其亲属也不会承当责任。
此外,郑律师表示, “围观”自杀或是不予劝解的行为属于道德约束的范畴,并不承担民事或刑事责任的。而如果在聊天中向死亡者提供了例如“烧炭”、“服毒”等自杀方式,是可以被追究民事责任的。
同时,这些聊天群违反了社会公序良俗,而发现这些群的人可以向有关部门举报,要求将其关闭。
北京时间原创 隋雯雯 杜格格 王识 田晨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9145908@qq.com)
近期热点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