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网可能只是“软文专业户”的一块金字招牌
愚人节,被科技媒体平台虎嗅网的“再见北京!暨虎嗅搬迁通知”刷屏了。
说实话,把虎嗅称作是“科技媒体平台”我很不自信,因为一直对“虎嗅是什么”百思不得其解。这篇愚人节专属文章看似是虎嗅在“自黑”,实则是“自夸”。文章虽是愚人节发出,但内容着实可圈可点。
看了了此文后,我打算聊一聊“虎嗅是什么?”。
(一)愚人节,虎嗅大吐“苦水”
《再见北京!暨虎嗅搬迁通知》一文,虎嗅可谓是把自己多年来受到的“委屈”全都写了出来,而且被其归结为“连续亏损15个月”的主要原因。
首先,得罪企业。虎嗅称自己因“内容不可控”而被多家互联网巨头列入黑名单,记者无法获得专访机会,甚至企业不给其新闻发布会通稿。言外之意,虎嗅“内容客观”。
其次,得罪读者。文章称,内容不是靠机器审核,而是靠人工审核,不玩标题党,不做“情绪生产者”,所以内容上不受读者喜爱。言外之意,虎嗅“内容严谨”。
再次,软文标注“广告”。文章称“直到现在,虎嗅都拒绝跟金主合作不标注‘广告’、‘推广’等特殊字样的商业植入性内容,因此特别不招金主待见,微信公号徒然拥有百万关注者。”言外之意,虎嗅“不跪舔企业”。
文章看似是在吐苦水和自黑,实则昭告天下“虎嗅网内容客观、研究,不为五斗米折腰。”整篇文章满满的冰清玉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让虎嗅在众媒体里显得亭亭玉立、鹤立鸡群。
(二)虎嗅连亏15个月,应该是真实的。
在文章开头,虎嗅称“到今天为止,虎嗅已经连续亏损15个月了。”但是在随后,虎嗅官网删除了该内容。
因为虎嗅是一家新三板上市公司,所以其财报是能查到的。据2016年8月23日虎嗅发布的2016年半年报显示,虎嗅网营收686.50万元,同比增长16.84%;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228.80万元,而上年同期净亏损为5.53万元,亏损同比扩大4035.09%。
首先,虎嗅的营收模式的确如文章里写得那样单一。根据财报显示,虎嗅的商业模式仍为传统的“商业咨询+网络广告+整合营销+线下活动”。其上半年的广告收入为76.62万元,整合营销为267万元,线下及相关服务活动为342万元。
目前,虎嗅为了扩充自己的阅读量,不仅在虎嗅官网、APP以及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文章,还开通了企鹅号、今日头条、网易号、一点资讯、UC号。在这些自媒体平台上发布自己编辑撰写和自媒体作者投稿的文章。
其次,虎嗅人员开支大增,孵化的新业务进展困难。财报显示,公司员工从去年的54位增加至73位,职工薪酬由上期的35.3万上涨至99万,涨幅近三倍。新业务包括会员、研究报告以及新APP,这导致其研发费用高达326.7万。
据财报,其会员服务是为会员推出的会员制专属内容服务,包括向会员提供研究报告、有料内容抢先鲜、线下圆桌分享、虎嗅全新品牌线下活动的专属折扣及其他增值服务。
但是虎嗅网并不具备提供有料内容、新鲜资讯的实力,因为虎嗅是资讯整合平台,不是新闻平台。同时,大量内容为自媒体撰写,至于深度、有料又无法保证。
而制作研究报告方面,虎嗅因为没有大数据资源,很难做出有价值报告。而另一家新闻平台——腾讯新闻已经连续推出多份报告,得益于其背靠腾讯新闻、社交的大数据资源。
孵化的新产品也基本宣告失败。 2016 年 5 月 25 日上线的“书入法”以及2016 年 5 月 26 日上线的“怒马”几乎无人问津。
媒体相关新业务拓展不利,加之手机APP巨大的研发成本,虎嗅从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整整5个季度合计15个月亏损应该是实情。
(三)虎嗅是什么?怎么就把自己整成了“黑稿集散地”?
无论企业家多么的高风亮节,无论企业宣称自己多么的高尚和有节操,我想这都不是衡量企业成功的标志。更何况,这些自我标榜的高尚、有节操在外人眼里,可能也并非实情。
衡量一家企业成功与否的最重要标志是它是否具有独特战略、发展前景和盈利能力,因为企业只有发展才能对投资人负责,才能担负起社会责任,才能回报社会。
虎嗅网持续亏损15个月,而且媒体新业务、创业孵化项目均无进展,甚至看不到任何前景,大幅拖累营收,这都证明虎嗅网的经营是失败的,管理者的管理是失败的。
而之所以失败的原因首先就是:虎嗅或许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定位。
在虎嗅官网的介绍中写道“北京虎嗅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个用户可参与的商业资讯与观点交流平台。这个资讯及观点平台的核心,是关注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一系列明星公司(包括公众公司与创业型企业)的起落轨迹、产业潮汐的动力与趋势,以及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如何改造传统产业。我们致力于为用户创造获取与交流商业资讯的更"有效率"的体验 。”
在虎嗅的企鹅号、今日头条等平台上,它的介绍是“聚合优质的创新信息与人群”。作为一家做文章,做内容的公司,甚至还有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的项目,竟然从它的介绍中看不懂“虎嗅是什么?”。
一家没有定位的公司,很难获得成功。而同类媒体平台却都有自己鲜明定位,比如,创业家(i黑马)专注于创业公司报道、极果网和雷锋网专注于智能硬件相关报道、36kr专注于创业者报道与服务……
也是因为定位不明,导致虎嗅在内容、业务拓展上遇到困难。虎嗅的内容有三类,其一,虎来自于凤凰科技、腾讯新闻等专业新闻媒体的记者一手报道;其二,自己编辑撰写的新闻评论内容;第三方面则是一些自媒体人的评论。
第二类和第三类内容均可称为“自媒体”,带有很强的主观看法。由于虎嗅号称“不发软文”,因此导致这些内容基本都为带有极强主观判断的“黑稿”。
我简单翻了下目前虎嗅官网首页的几篇文章。比如,《受iPhone销量下滑拖累,富士康去年收入自1991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而对于富士康的这一新闻,外界报道的角度都是“富士康受益iPhone7,净利增长30%”。
《【五个一】新零售哪个方向好?你闻到丧的味道了吗....》《谁“杀死了”papi酱?》《UC的“大鱼号”,俞永福的“小于号”》《反复辟谣的百度游戏业务终归是被卖了》……这些则是赤裸裸的在写企业负面。
那么,虎嗅真的如愚人节文章所言“不做标题党”?《电商消费“性冷淡风”药效已过? 江南布衣股价创上市以来的新低》《网易云音乐、大众点评、Keep等平台的“约炮”用户分析》……这是什么?
虎嗅上的商业文章必须标注“广告”?虎嗅自己编辑为一家非知名创业公司撰写的《娱乐淘金每部剧都赚钱是怎么做到的?这里有一份万合天宜的创业“秘籍”》为何没有标注“广告”?而如果是创业家、36kr做了类似报道,读者绝不会产生“这是软文”的质疑,因为人家本来就定位在报道和服务创业公司。
(四)编辑、作者集体“出走”, 平台陷入内忧外患
虎嗅因无精准定位,导致这个平台除了自己对企业收费的正面报道外,其他自媒体内容以及虎嗅编辑正常撰写的内容更多都为“负面”报道。
在虎嗅投稿过的自媒体人都有深刻的经历,如果内容是客观分析某个企业,即使字数很多,观点新颖,也会被判定为“软文”。如果你投了一篇关于某企业不好的文章,但是文章里说了其对手的好处,也同样会判定为“软文”。
然而也有“漏网之鱼”,这就不知道是有意漏网,还是审核的水平欠缺。比如《电商消费国税总局“摆台”,马云PK刘强东:网店征税背后是阿里、京东的利益博弈》一文,要是按照虎嗅网编辑审核标准,这一定会被判断为“阿里软文”。
久而久之,虎嗅让自己只能变成发“黑稿”的平台,也被业界称为科技界第一黑稿集散地。而优秀的作者基本都已远离虎嗅网。
也因定位模糊,导致虎嗅网根本留不住人才,大量优秀编辑相继离职,团队一直难以稳定。
比如,潘越飞、祁萌、刘铮、陈昌业等都相继离职创业。2017年3月16日,虎嗅网又曝出董事蔡钰离职,其持有公司股份126.4379万股,占公司股本的5.06%。
虎嗅网之所以定位不清、团队不稳定、亏损严重、业务发展无前景,这都应该归结为创始人李岷的管理失败。李岷在《中国企业家》工作了整整13年,传统媒体守旧的思维可能严重影响了她对新媒体趋势的判断。
虎嗅网的营收范围与传统杂志无异,同时运作模式、文章风格以及运营套路也都是传统媒体玩法。而后起之秀,今日头条、一点资讯、UC头条依靠机器算法、智能推荐迅速崛起,成为市值百亿的公司。
在传统媒体穷途末路的形势之下,虎嗅网既没能力打造一个网上的《中国企业家》,因为没有优秀和资深的记者编辑以及采访资源。
也又没能力转型成一个线上线下结合的社区服务平台,因为创业者们已经被创业家、i黑马、36Kr瓜分,而柳传志、马云、刘强东、李彦宏这些知名企业家又看不上这个只会出“黑稿”的自媒体平台。
所以虎嗅网的发展完全受制于创始人狭隘、局限的视野,其在传统媒体工作的经历是她创业的资源,现在反而成了企业开拓未来的包袱。
(五)虎嗅网可能只是一块“软文专业户”的金字招牌
在愚人节一文中,虎嗅写道“近5年间至少有上百名从虎嗅平台走出来的写作者,成为商业品牌与传播机构的座上宾。”
的确,很多自媒体人以“虎嗅作者”自居,这都成了他们去公关公司、企业客户处高价接软文的“金字招牌”。而虎嗅网似乎也对此功能非常自豪,不然也不会在愚人节一文中的开头便提到。
某科技知名软文作者,每篇文章都是软文,每篇文章都习惯加入一句名人名言,以此标榜自己有知识有文化。文章一般写得雨里雾里,貌似高深难懂,其实则很可能是自己思维混乱,更无专业知识和前瞻性观点可言。而就是这样的作者一直以“虎嗅网年度作者”自居,成为虎嗅所谓的“商业品牌与传播机构的座上宾”。
而一些自媒体作者在写软文的时候,会特别向公关公司声明“如果虎嗅能刊发,加价1万元”。
所以虎嗅俨然成为自媒体人获得软文订单,提高软文报价的“金字招牌”。但是我非常不理解这背后的逻辑。
虎嗅,如果论阅读量来讲并无优势,在今日头条上几百次、几千次的文章比比皆是。公众号上的文章也不是每篇都能10万+,为何这些科技公司那么渴望在虎嗅发表文章呢?
有人可能会说,物以稀为贵。虎嗅只发“黑稿”,因此正常文章上去的机会就稀缺,所以才被看重。我觉得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更为重要的是科技圈公关人员、企业从业者的自娱自乐。
在企鹅号,虎嗅的粉丝只有4081个,总阅读量也不过是1965万,这并不算是多么高的阅读量。在一点资讯,虎嗅的粉丝只有2250人。
虎嗅与自媒体人之间几乎没有多少界限,不做新闻报道,只写新闻评论。发布的渠道和平台无外乎腾讯新闻、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百度百家等平台。只不过,虎嗅还有机会把其他自媒体人的文章发在自己平台,多了一些写文章的编辑罢了。
自媒体人随意接软文,不会被吐槽,可以正大光明的接。而虎嗅却必须把“牌坊”立得高高的,然后偷偷摸摸的去干软文勾当。据说,微信公众号头条发布价格22万、次条16.5万,而在虎嗅主站打包刊发软文的价格是18万……
如此昂贵的价格,还必须加上“广告”“赞助”字样,总阅读可能还比不上一个自媒体号,试问哪个企业愿意花这种冤枉钱?这也直接导致虎嗅这家公司的盈利能力甚至不如一个自媒体作者。
在这里,我也呼吁科技圈的企业、从业者以及公关人员,你们如果对企业、客户负责,就不要再考虑虎嗅发不发,因为这种掩耳盗铃,自娱自乐的玩法才让本来就是一只“病猫”的动物以为自己是一只力大无穷的“老虎”。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9145908@qq.com)
近期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