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无法与免费竞争。”2009年,美国学者克里斯。安德森在其著作《免费》中曾发出这样的感叹。美国电影协会前主席杰克·瓦伦蒂也认为,“没有哪一种商业模式能被与“免费”展开竞争的人的劳动和思维成功驾驭,这根本无法做到。”
周鸿祎不是第一个在互联网中发现并运用“免费模式”的人,也必然不是最后一个。但他却是第一个在中国互联网市场大打“免费牌”,并引发杀毒软件市场重新洗牌的人。
三年前,周鸿祎认购一千本《免费》并为之作序,高声呐喊“免费的力量不可阻挡”,三年后,奇虎360登陆纽交所,成为市值近40亿美元的上市公司。
“免费”动了谁的蛋糕?
3Q之战仍未停歇,但事实上,腾讯和360都是免费模式的受益者,腾讯QQ依赖于免费模式,成为世界第二大互联网公司。真正被伤害到的,是瑞星等同行。
对于这场和瑞星等同行之间的战争,早在三年前,周鸿祎可能已经意识到了。
在和卡巴斯基合作推出免费杀毒软件之前,周鸿祎几乎和所有主流杀毒软件厂商都谈过免费的问题,但很多人认为他的想法比较疯狂,但在随后与卡巴斯基、Nod32合作期间,360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有些朋友建议我不要跟某些杀毒厂商斗气,你免费了别人就挣不到钱了。”周鸿祎曾坦言,“还有人说我们推免费杀毒,砸了其他厂商的锅,破坏了整个行业。”
但他最终坚持了自己的理念:网络安全已成为互联网基础服务,基础服务就应该免费。
Google一直是免费策略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先后把图书馆资料检索、邮箱、地图、照片管理、办公软件等服务都免费了,结果成了全世界最大的互联网公司。而263和亿唐则在试图收费的过程中惨败。
周鸿祎认为,过去十多年里,全球互联网几乎没有出现过一上来就收费并获得成功的案例。
反击“便宜没好货”
免费的同时面临质量威胁。有人说“便宜没好货”,周鸿祎回答了这个问题:“在互联网时代,免费了之后,对产品品质的要求不是降低了,实际上是提高了。”
如果仅仅是购买一台彩电,,买回家之后,这个彩电不是特别的好,你也花了好几千块钱,你不能随便去替换,你只能安慰自己说“很好”。但是“免费”的产品在互联网上的切换成本,如果东西不好,别人把你抛弃的决策是不需要考虑的,因为有太多免费的产品让你挑选,就是说,用户转换的成本就是鼠标一点。所以,越是提供免费基础服务的公司,对它产品质量的要求反而更高,因为给了用户更多的选择权。
安得森在接受采访时也认为,互联网的这种期望值与传统商品是完全不同的,因为大家在网上用搜索引擎或者用QQ聊天也好,大家看重的是这个东西是不是有用?是不是能给你其他的竞争对手要好?大家从这些方面考虑问题,而不是从价格角度衡量。从用户的投入上来讲,并不是金钱的投入,用户的投入更多的是在时间和精力上的投入,比如用你的服务、用你的搜索引擎或者用聊天工具等等,是时间上的投入。那么,这些时间的投入也是非常有价值的,作为互联网公司可以把这种价值真正转化成财富。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9145908@qq.com)
近期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