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者形容其为“天天在线的家长会”,“能保护孩子促进学习”;反对者则历数校讯通垄断使用移动手机号、家长定制“被自愿”、收费不透明不合理、垃圾信息泛滥等“多宗罪”。本报记者就部分家长的质疑,深入家庭、学校以及运营方进行调查。
◆扰人信息
手机半夜猛收“校讯”
半夜三更,家长陈女士的手机收件箱一下子涌进了几条“校讯通”的信息。由于网络时有拥堵,“校讯通”信息经常不能及时送达,令不少家长苦笑不得。“时间长了,这样的短信'骚扰'早已经习惯了。”陈女士无奈地说。
陈女士的儿子就读于广州芳村的某市一级小学,该校一年前动员家长自愿开通“校讯通”。开通第一年,老师偶尔会发来三四条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以及每天学习的重点。“当时觉得挺好的,不用天天开家长会也能知道孩子的学习近况。但信息的发布得看老师,不是所有老师都那么负责任的!”陈女士表示,孩子换班主任后,有时很久没有学校的信息,有时又突然发来一堆学校防火、防电、防震之类的短信。“每个月交十块钱说贵也不贵,只要学校适时适量发来一些有用的信息,让钱用得其所,家长们就不会有意见。”陈女士说。
与不满经常受到“垃圾短信”的陈女士不同,马先生对“校讯通”的质疑主要在于收费方面。“校讯通只能是移动的号码能用,搞得我现在必须要两个手机,除了这个套餐每月十七块钱,还有月租十元,都是白白要交的,因为老师有发作业或者临时通知什么的,不能取消。”
马先生为此算了一笔账:该校选择“校讯通”套餐收费17元/月,按平均每天收到一条短信计算,每个月也就是30条,即平均每条收费约0.56元。“这是平时发短信价格的5倍多啊!而且,不管有没有收短信都得扣费,寒暑假也不能取消。”
◆惊人数据200万老师、4500万家长加入
近年来,如陈女士、马先生这样质疑“校讯通”存在价值的家长不在少数。《校讯通,想说爱你不容易》等网络“拍砖”帖更是引发了社会热议。网友们除了质疑“校讯通”的短信泛滥无用,更直指家长无辜“被自愿”是源于校方和运营商之间的利益关系。虽然不少老师和家长纷纷现身,指出此说法不能尽信。但校方收取丰厚回扣的“风声”却引起社会上一片哗然。
据了解,移动公司从2003年推出“校讯通”至今,其所提供的已不仅仅只是个信息平台,更有考勤短信、教育办公信息化、电子留言版、应急电话等延伸的信息化产品,广东移动(微博)通过与省教育厅进行信息化教学项目的合作,涵盖了教学、辅导、管理、培训等更加全面的信息化服务。
据公开数据统计,从2006年1月至今,广东省“校讯通”发展合作的学校从1403家增加到超过10000家。而在今年7月举行的中国移动(微博)“校讯通”杯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颁奖大会上,中国移动副总裁李正茂表示,“校讯通”已服务全国中小学校9万余所、教师200余万、家长超过4500万。据中国移动公司在2010年上半年统计显示,“校讯通”产品在六个月内的收入已远远超过十亿元,不少财经界专家都惊讶于校讯通的资本回报率。
◆贴心平台
家长最喜欢考勤短信
当然,并非所有的家长都反对使用“校讯通”,这一沟通平台提供的服务也受到许多家长的称赞。“没有'校讯通'的时候,他上学我总是不太放心,怕他贪玩没有去学校,更怕他在户外不安全。现在孩子在打卡机上'嘀'一下,我的手机就马上能收到短信,这么一来就放心多了。”平时工作繁忙的阿成爸爸,是“校讯通”的坚决拥护者。
尽管网上抵制呼声不断,但记者采访中遇到的大多数家长还是支持有这么一个沟通平台的。他们认为,“校讯通”给家长提供的资讯丰富而及时,考勤短信等功能更成了孩子们的“隐形保镖”。特别是近年来接连发生小学生被绑架,中学生上学途中失踪等惨剧,让家长们把“校讯通”的这一考勤信息功能视为“掌上之宝”。不少学校更因此加强了安全信息的发布,利用这一平台与家长们合力织起一张孩子的“保护网”。
此外,学校发布的会议通知、学生在校表现、学习重点等信息,也是家长们乐于接受的信息。“据最新天气预报显示,今年第一次台风即将登陆,明天市区将降大暴雨,为了保障全校师生的安全,明天停课一天,特此通知。”这是孩子的班主任发来的通知,对此,一位家长表示,广东夏秋季台风多发,家长们经常因孩子是否要顶着大风大雨上学一事发愁。“开通了'校讯通'后,像这样的特殊情况,老师们都能提前收到校方的通告,我们安心不少。”一名六年级学生的家长则形容“校讯通”是“永远在线的家长会”。他说:“我们家长们平时工作忙,很难抽出时间到学校与老师沟通,'校讯通'这样的短信平台能随时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又避免了小事与老师通电话的尴尬,觉得挺实用的。”
除了方便与老师的沟通互动,不少家长更认为,这样的信息化教育平台加强了家长对孩子学习的关注,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一名网友妈妈说:“学校开通此业务一年多,老师隔三差五就会汇报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以及每天学习的重点和注意点,我跟孩子他爸都觉得很安心,也多了和孩子聊天的话题。”
学校为何选用?
信息发布途径便捷完整
不少家长对校方不选用免费的飞信业务而偏偏选择收费的“校讯通”表示质疑,记者就此采访了多家学校的老师,他们给予的答复不约而同:“校讯通”的信息发布方式更方便、及时,而且减低了漏发的几率。
市十二中高一老师陈俊杰说,在开通“校讯通”之前,老师主要是用飞信与家长进行短信沟通。“飞信同样只适用在移动号码中,很多使用移动号码的家长也没有开通飞信业务,老师需要逐个向家长申请添加好友,成功后才可以群发信息,因此经常会因漏加好友而没有通知到家长。”陈俊杰说,“校讯通”只要登录发布,就可以覆盖到所有开通账号的家长,并且可以自动生成学生个人成绩,直接发送给家长。
对于学校是否因开通“校讯通”而停用其他信息沟通手段,众学校的老师均予以否认。“现在学校发布消息是主要以'校讯通'为主,但对于一些没有开通此业务的家长,我们就用飞信传达,不过有时也会存在漏发的现象,老师们都在小心杜绝。”省实初中部办公室副主任张关荣说。
为何价格不一?
费用不同源于功能不同
采访中,记者发现,有些家长“校讯通”的月服务费为10元,有些是17元,最高的甚至达到300元/年。为何收费如此悬殊?移动公司客服人员解释,目前“校讯通”为按年开通,采取逐月扣费,寒暑假也要正常扣费,并采用手机账户划扣方式收费。而“校讯通”的月功能费由运营商直接收取,没有中间环节的干预。至于各学校收费不一,主要是由于各学校开通功能不同,套餐费用越高,学校老师和家长间互动的功能就越多。对于“校讯通”的实际利用率如何,客服人员表示,主要是看老师如何使用,即使是同一所学校、同一个年级,不同老师发送短信的频率也不一样。
记者还发现,对于“校讯通”信息发布的管理,大部分学校都没有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主要还是靠老师们的“自觉性”。广东省实验中学党委副书记姚训琪表示,学校决定开通此业务时,有跟老师们强调过发布信息的原则,要注意信息发布的实用性和必要性。不能老给家长发短信,打扰他们的生活;另一方面,重要的信息和学生的学习情况需要定期汇报给家长,要利用好这个沟通平台。
该校初中部办公室副主任张关荣也透露,省实采用逐层监督的方式来管理信息发布:即教务主任能监管级长的信息发布,级长又可以看到各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信息内容。当问到是否有相应的奖惩措施进行约束监督,张关荣则表示暂时没有此规定。
记者也向移动公司方面了解到,目前“校讯通”的信息发布和管理由校方负责,移动公司只是提供一个发布平台,如果有家长收到垃圾短信,也并非移动公司所为。而对于有老师怀疑“校讯通”发布商业广告有可能是一些黑客通过技术手段,冒充“校讯通”号码发送到家长手机上的,移动公司相关技术人员称,理论上市可以通过关键词屏蔽来阻止,但实际操作上很难,因为这样一来关键词就相当多,凡是跟该校教学无关的都属于要屏蔽的一类词汇。
学校和老师有无回扣?
“老师不差那一点钱”
有家长曾怀疑,老师通过“校讯通”帮一些商家发布广告短信,很可能有获得一定的回扣。对于这一敏感问题,记者访问的多家学校均模糊应答。记者从一份《校讯通项目三方合作协议》中看到这样一条:“乙方(移动公司)承诺甲方教师员工可享受一定的通信费优惠政策(具体情况另商议)。”早前也有媒体曾透露,使用校讯通的老师其收益主要体现在话费返还上,即按学生人数的多少获得30元/月、50元/月甚至更多。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老师跟记者说出了她的心里话:“作为老师,我对于大家老在说老师有回扣很是反感。假设校讯通5元一个月,一个班50人,一个月就250元。你觉得老师能分到多少?老师就算收入不高,也不至于为了那几十块钱为难家长吧!”
这位老师更是明确表示,“校讯通”的开通给她增加了不少工作量:“自从学校开始用校讯通,父母交了钱之后,如果没什么通知发,父母就觉得亏,那就变成老师无事找事都要发一些通知,这些无端端的工作量你觉得老师会喜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