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资讯 > 正文

听歌提现,玩游戏提现是真的吗?央媒曝光提现软件圈套

2021-10-21 00:00
来源:网络

大多数取款软件都存在虚假宣传和夸大宣传的问题。软件公司的真正目的是榨干利润。大量用户根本无法提取现金,并在没有任何奖励的情况下花费大量时间

● 一些取款软件还会诱使用户分享或使用一些页面设计“技巧”,允许用户无意识地下载插件或跳转到页面

● 如果取款软件宣传的取款条件引起用户误解并引导用户下载,但该软件在实际使用中无法实现取款功能,则可能涉嫌虚假宣传或虚假广告

听歌提现,玩游戏提现是真的吗?央媒曝光提现软件圈套

北京市朝阳区刘女士是家庭主妇,通常经常上网浏览短视频。今年4月,她无意中看到了一则短片广告,内容是“听歌猜戏,轻松赚钱”。出于好奇,她下载了名为“点点猜歌”的软件。完成任务后,她成功地提取了0.9元。后来,她每天花2个小时用软件回答问题。当她完成任务并准备退出时,她发现退出要求突然增加到“正确猜测5000首歌曲”。你被骗了吗?刘女士在网上提问,然后发现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有人称之为“现金提取软件陷阱”——似乎你回答的问题越多,你赚的钱越多,但任务越难,你不能一直提取现金。《法治日报》的记者最近发现,仍然有很多被称为“答疑赚钱”和“猜歌赚钱”的软件,如“点点猜歌”。他们经常展示广告词,如“轻松赚钱”、“新手可以通过下载获得一个大红包”、“不看广告赚钱”和“账户无现金提款门槛”,以吸引人们下载应用程序答案来完成任务。很多人在这上面花了很多时间。最后,他们根本无法提取现金,或者只能提取几元甚至几美分。有人喊道:被骗了。

取款功能夸大了

目的是为了榨取利润

天津的蔡先生与刘女士有着相同的经历。他告诉记者,下载《点滴猜谜歌》后,其任务显示“连续登录10天,每天猜对80道题,可以支取300元”,但当你完成10天的任务后,就可以支取现在的《点滴猜谜歌》还提出“猜对5000首歌”提取现金。蔡先生果断地卸载了软件。那么“猜5000首歌”真的可以取消吗?来自北京大兴的肖女士说,她努力回答这些问题。“点点猜歌”的任务越来越艰巨。在4700首左右的猜谜歌曲中,泰语和其他非汉语歌曲开始出现,仍然有许多问题没有正确答案。当5200首歌曲完成后,软件显示已达到猜测歌曲的上限,但仍无法提取现金。

肖女士告诉记者,她立即联系了“点点猜歌”软件的客服。客户服务表示该软件的后续版本仍在开发中,目前没有解决方案。“换言之,现金支取是不可能完成的,这基本上是欺骗,欺骗流量,浪费用户时间。”

今年国庆假期,在刘女士的指导下,记者搜索了“点店猜测曲”在手机应用软件市场上,发现该软件已经下架。10月18日,当记者再次搜索时,他发现一个名为“小猜歌-获取现金”的软件可以下载。刘女士告诉记者,“点点猜歌——拿现金”和“点点猜歌”的外观和形象相似,广告和播放方式也相似。

在“点点猜歌-收钱”的软件审查中,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一些评论说,“这很有趣,一次可以提取几百美元以上”,“猜歌游戏锻炼大脑,一个超级易用的软件,快来下载,有益于大脑,增强大脑”。这些评论被评为5颗星;还有评论说“不,我建议不要下载。我只能永远提到0.3元,一点也不多。”“太糟糕了。据说如果我在5天内做好工作,我可以得到300元,但我完成任务后没有得到。”。这些评论都打了一颗星。评论超过1500条,平均得分2.5分。事实上,有许多类似的任务、答案和撤回。在一个短视频平台上,记者看到了很多“读小说套现”、“听歌曲套现”的广告以及博客推荐的视频。他们大多写着“赚零花钱,简单操作,去试试”。

在手机应用市场上,记者发现了各种猜歌取现软件,如“猜歌才艺秀”和“猜歌神”。这些软件的分数大多在1到2分左右,评论区充斥着“无法取款”和“诈骗软件”的不良评论。

记者发现,手机取款软件主要有两大类:

第一类是软件本身为用户提供实质性服务。作为排水的辅助功能,现金提取吸引用户下载和使用软件。这类软件通常是知名公司的产品,可以撤回,但金额较小,与其广告不符。例如,“番茄小说”提供免费小说阅读作为主要服务内容。一些用户表示,他们在阅读了700多小时后才提取了15元。一位用户表示:“虽然取款金额与广告金额相差甚远,但他们使用手机的初衷是阅读小说,所以他们不会感到被骗,使用体验也不错。”。然而,一些用户对取款金额与预期之间的巨大差异表示不满。

第二种类型是,该软件仅以现金提取为目的吸引用户。用户通过持续做任务、玩游戏和看广告赚取现金提取金额,然后在应用指定金额时提取现金。但是,用户普遍反映无法成功提取现金:完成任务后,该软件会不断提高提取要求。

据记者观察,大多数取款软件都存在虚假宣传和夸大宣传的问题。软件公司的真正目的是榨干利润。很多用户根本无法提取现金,但他们花了很多时间却没有任何报酬。

明星代言

虚假宣传和诱导广告的真实性难以区分据了解,一些取款软件也会在使用过程中诱导用户分享,或通过一些页面设计“把戏”,这样用户就可以无意识地下载插入内容或跳转到页面。一位使用过多种取款软件的网友"深蓝"表示,取款软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填充大量广告,并且会有很多诱导广告,比如屏幕上的假页面关闭选项,,用户一经触摸,就会自动下载广告中的软件。

“深蓝”表示,它最初相信现金提取的真实性有两个原因:一是一些软件在开始时实际上可以提取现金,比如提取0.3元;第二,界面将继续出现在“×××(用户昵称)“成功支取500元”的子弹屏幕上方。“想想看,这是软件公司的惯例,盗取用户的微信头像进行虚假宣传。”

在“智虎”相关问题下方的评论中,记者发现,很多用户在完成1000-2000首歌曲的猜测或一定数量的任务后发现无法提取现金,并且在评论中没有成功提取大量现金。

记者在调查中注意到,一些取款软件是由明星代言的,但代言的真实性需要验证。

天津的王先生告诉记者,他不相信取款软件。“世界上没有这样好的东西。”,但看到明星代言后,他觉得自己有一定的可信度。他下载了一个观看视频广告的取款软件,不断地做任务,任务要求不断提高。后来,他要求看8万个视频广告提取现金,这让他醒悟:他永远不会吃这种“免费午餐”。

许多受访者表示,一些糟糕的软件开发商,打着“休闲赚钱”的旗号,利用用户容易赚钱的欲望,利用夸大宣传或诱导广告吸引用户下载软件,骗取下载量和流量,希望广大网民擦亮眼睛,不要上当受骗。

行政部门监督处罚

情节严重或构成犯罪

8月30日,新浪黑猫消费者服务平台官方微博黑猫投诉”发布信息称,有近20万起投诉涉及“撤诉”在站台上。

北京陶安律师事务所律师段英姿直言:“如果取款软件公布的取款条件引起用户误解并引导用户下载,但实际使用时无法实现取款功能,可能存在虚假宣传或虚假广告的嫌疑。”(1236) (1236)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郑宁指出,《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经营者不得在经营业绩、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荣誉等方面做出虚假或误导性的商业宣传。经营者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误导性的商业宣传。违者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发布虚假广告的,依照《广告法》的规定处罚。

"消费者有权了解所购买、使用的商品或所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作为商家的营销手段,如诱导分享、诱导下载、虚假宣传等,如果隐瞒真实情况、欺骗消费者、侵犯消费者权益等,损害了消费者权益郑宁说:“根据法律和利益保护法,他们可以向服务提供商索赔。”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亚太网络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刘德良表示,从广告法的角度来看,一些取款软件提供的所谓产品和服务是虚假的,违反了广告法的规定,构成虚假宣传新界工商部门可以对其进行监督并给予相应的处罚;根据合同法,如果虚假宣传的内容构成合同条款,且商户不以欺诈为目的履行合同,则可能构成合同欺诈。消费者不仅可以要求承担侵权责任解除合同,但也要求终止合同并赔偿损失;从消费者保护法的角度来看,虚假宣传和欺诈行为构成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侵犯,有的可能构成对消费者选择权的侵犯,消费者可以提起诉讼;从刑法的角度来看,如果构成合同欺诈,即单纯以履行合同为目的欺骗消费者,则可能构成刑法中的合同欺诈,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针对手机应用市场部分软件以“取现”的手法欺骗消费者、挪用软件的现象,郑宁分析,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此类违法行为较多,相关部门执法力度不够;其次,此类违法行为成本低、收益高,而利益驱动使得这一现象难以控制和消除。

在采访中,很多用户问:移动应用市场平台是否对此类退出软件不承担监管责任?

对此,刘德良表示,从法律上讲,平台通常没有主动监管的义务,但对于多次投诉的撤资软件,平台应采取相应措施。如果证实属实,可以采取要求投诉软件下架、限制投诉软件进入应用市场等措施。对于用户多次投诉的软件,平台拒绝履行职责的,应承担相应责任。

同时,刘德良表示,从机构监管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工商监管、广告执法监管还是平台内部监管,面对“背心”提现软件的反复推出,在监督方面存在着许多困难重重的问题。要根除这一现象,刑法干预是必要的。虽然对于单个用户而言,涉嫌欺诈的取款软件数量很少,但有大量的人涉嫌欺诈,这也可能构成合同法中的欺诈。一旦构成欺诈,公安机关介入,将其视为刑事案件,并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这可能是最具威慑力和最终手段。

郑宁提醒,在眼花缭乱的手机应用市场上,对于虚假宣传和诱导下载取款软件的现象,在相关部门加强规范和整改的同时,广大消费者也应该擦亮眼睛。我们应该避免“馅饼从天而降”的心理,面对诱惑冷静地分析,谨防落入虚假宣传的陷阱,以免浪费时间造成不良软件的流量。一旦发生侵权,消费者应勇敢地通过12315等平台保护自己的权利。


举报
关注公众号“多特资源号”
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侵删
热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