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15年至817年,唐朝中央政府征讨藩镇淮西。 这场战争当时的影响极大,是唐宪宗(805年至820年在位)里程碑式的政治成就。 这场战争以奇袭结束。 它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和戏剧性的奇袭之一。
唐代的割据大藩集中在今天的河北、山东交界处,而淮西的物产和幅度并不大。 与其他藩镇相比,淮西的战略劣势明显。 其他藩镇集中在东北部,有朝廷攻击时可以互相帮助,但淮西孤立于一隅,邻近藩镇忠于朝廷。 基于同样的理由,在中央政府看来,淮西的位置向东可以破坏大运河地带,向南和东南可以威胁富饶的江南,所以威胁很大。
淮西藩镇位置
进行战争的准备814年初夏,朝廷接到淮西即将政权更迭的消息。 八月间,随着更迭之日的临近,朝廷开始为新节度使人选引发的军事冲突做准备。 这些准备包括:一、任命忠于朝廷的将军担任淮西重要藩镇节度使; 二、给予某东北藩镇重金,确保忠诚; 可能用了他们军队的一部分。 当时吴元济子接受父亲的工作,留在淮西后,朝廷的虚与委蛇,意在先稳住他。 令人意外的是,这些手段都失败了,但忽略了军事影响。
吴元济很快就明确了朝廷的意图。 9月份,他主要向东、北、东北三个方向大举进行烧身抢劫,远近闻名,许多民众流离失所。 吴元济的意图之一当然是让官民与恐惧产生共鸣,获得心理优势。 另一个意图可能是获取饲料军的果实。 在永久作战中尤其需要。 最重要的是,吴元济获得了军事优势,在淮西界外建立外围阵地,在战火延烧到淮西土地之前必须经过漫长的战斗。
无论法院已经采取了什么措施,都不足以阻止吴元济占得先机。 815年1月以后,朝廷的兵马到达,下达了具体的作战命令。 军事准备,特别是补给准备,被认为是从吴元济叛乱一开始就开始着手的。 但除了军队动员迟缓外,朝廷要迅速获胜还有一个障碍来自战场本身。
征讨淮西的朝廷军队如此复杂,完全是政治上的考虑。
据史书记载,朝廷征讨淮西的兵力达九万人,似乎不多。 这个数字和我们知道的这个时期的其他兵力数据完全一致。 朝廷军队和大多数叛军一样,是职业军队。 弄清淮西的兵力更麻烦。 这不仅是因为叛军史料的缺乏,也因为非职业武装在战争中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 这是淮西本土及周边的防御战,依靠地方武装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双方采用的战略,必然取决于各自的目标。 淮西的目标一定是作为独立的政治实体生存下去。 淮西不能灭朝廷,但可以遏制朝廷,让朝廷付出巨大代价,最后放弃。 这样的先例太多了,绝对不是不现实的目标。 按常理,反叛藩镇应该在逸待劳,但淮西会尽量频繁主动出击。 朝廷的目标相对有限,是更换淮西节度使。 也就是说,朝廷不想在战场上彻底消灭淮西军队,也不想伤害百姓。 不那样做就达不到目的。
这场战争的阶段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815—816年,淮西军队成功拉拢官军,远远挡在外线,是第一阶段。 从817年初到同年10月,官军实力开始占上风,到战争结束,是第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815—816年
在战略上,朝廷掌握着主导权。 但是,官军开局不利,东西两线尤为严重。 815年2月,严绶吃了败仗,被迫放弃阵地,退到唐州。 同月,东路指挥官失去了所有阵地,迅速撤离。
同时,其他棘手的问题牵制了朝廷的精力。 藩镇中,平卢、成德二镇与朝廷关系最为疏远。 二镇有理由相信宪宗已经决心向他们开刀了。 事实上,成德镇在宪宗朝曾经成功地保护了自己的特殊地位。 所以淮西还没有求援,但二镇节帅打算帮助淮西这样的兄弟,上表请求赦免吴元济,被宪宗拒绝了。 于是,两镇展开了有限但直接的干预。
平卢的角色似乎更关键。 一八一五年初,平卢军出兵三千人,以支援朝廷征讨淮西为名进入淮西以东。 实际上,这支部队是来烧毁和抢劫并进行破坏的,但到年底为止完全失败了。 同年4月,平卢招盗焚烧洛阳附近的河阴运输院,沉重打击朝廷,损失的丝织品、粮食、黄金数不胜数。 6月,平卢刺客潜入长安,暗杀了主战大臣。 同年夏天,平卢又在洛阳策划烧身抢劫,企图事件失败。
满朝文武都认为,成德军在上述事变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也进行了其他破坏。 结果,德军和朝廷的关系到了破裂的边缘。 816年初,朝廷出兵河东、河北六镇兵马向德讨伐。 这也在朝堂上引起了争论,对两个强大的藩同时用兵是否明智,特别是在两条独立的战线上同时作战是否明智。 讨伐成德的战斗持续到第二年春天,以朝廷的罢工告终。
816年,淮西的战争没有取得朝廷承认的战果。 李文通稳住了东线,淮西开始感受到他带来的重压。 镐战两年来,朝廷没有取得实质性战果,也没有发生任何鼓舞士气的事件。
战争的第一阶段就这样过去了,时间比第二阶段长。 这个阶段淮西大获全胜。 在了解淮西防御的具体性质之前,让我们先注意一下淮西胜利的几个因素。 当然,胜利的前提条件是淮西军民的忠诚,军事上淮西军的防御极为有力。
另一方面,战争中敌对双方的能力也是相互关联的,官军一定有失误,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些。 第一,缺乏有效的统一指挥。 朝廷授予韩弘都统要职,也许是想鼓励他发挥主导作用,积极战斗。 但是,他辜负了朝廷的期待。 朝廷免去了他淮西行营都统的职务,此后,世界上没有一个人领导,协调各方主将。
最初收集的军队是否足够也要打上问号。 如果以上列举的数字大致相同,攻守双方的兵力比为大致2比1到2.5比1,对于这样的战争来说,这个比例不可能取得压倒性的胜利。 朝廷似乎没有大举增兵,可能有战略上的考虑,也可能有财政上的理由。 精兵必须从边塞、内地要冲、东北藩镇周围动员,所以动员精兵就等于削弱这些要地的兵力。
在当时的制度下,朝廷动员藩镇部队,就要负担其军费。 所以,这场战争对朝廷来说不仅增加了军费,而且增加了全新的支出。 平卢和成德骚扰破坏造成的损失也不容忽视。 随着战争的持续,物资的不断消耗,朝廷扩大财政支出的能力必然下降。 数字问题在朝廷采取的战略上具有重要作用。
最后,官军的致命弱点是极端缺乏团结。 正如前面所说,官军是由各方军队拼凑而成的,韩愈着重指出了士兵来自远方的问题。 不熟悉当地的情况,和原来所属的军官失去了联系。 待遇微薄,心灰意冷,难有作为。 董重质和韩愈一样,强调了参战官军的构成要素很复杂的理由。 他通过阐述具体过程,更深入地分析了这个问题。 各路人马远道而来,数量也不多,本身不足以独立作战,既要编入“地主”,又要保持“客军”的身份。 每次有战阵,客军总是在前面,地主在后面。 当然,客军伤亡更大,但真正的问题是后面的当地政府军未能有效支援客军。
第二阶段,817年
817年初,李瑐(s)接任西线指挥官,但淮西一开始很颓唐。 李瑐对整个战局来说非常重要,但封喉出剑却是几个月后。 物资短缺直接削弱了淮西的实力,一方面激发了宪宗及其谋臣的信心,他们决心苦战到底。
李瑐是平定四镇之乱的功臣李舛的儿子。 淮西认为西路不再进攻,调动大量兵力投入更重要的战场。 被敌人无视是机会。 李珬抓住时机,默默地实施了自己的计划。
李珬一边整顿军队,一边展开了政治攻势。 下面的史料可能有小说的传奇味道,但可以看出更加重视外交和妥协的新策略。 他的最初目标是为了削弱敌人而策反。 特别是对要职敌人的策反。 因为这样的人可以带着某个堡垒的栅栏或者某个地盘投奔李瑐。 对李教授来说,更重要的是,归顺的敌人是最好的信息源。 他不仅向建制的部队叛乱,还注重向了解特定内情的个人叛乱。
年与817年之交,淮西首次发生严重饥荒,人们纷纷逃离。 淮西的将军们听了。 因为由于粮食确保锐减,饥民的逃离可以缓和粮食供给的压力。 817年2月,朝廷在北线许汝行营一侧设立了行郻城,安置了归降民。 李珬对文城栏淮西军民的慷慨,也吸引了很多人来归附。
郾城是战争中官军获得的唯一县,获得郾城对叛军来说是一次重击。 淮西要把军队召集到洼曲,建立新的防线。 在蔡州的吴元济感到形势危急,派遣蔡州守城士卒,甚至自己的亲兵支援洮曲。 6月,吴元济回天感到手术不足,请上表下降。 据说朝廷已经接受了降表,但元济左右受制,无法实行。 即便如此,在朝中文武看来,前途依然渺茫。 7月间,朝中又发生争议,李逢吉认为战争没有止境,继续下去是不明智的。 首相佩德罗请求前线教练亲近他,但宪宗终于同意继续战斗下去。
元和十二年(817 )十月十五日下午,奇袭的队伍从文城大营出发,分为三部分,各三千人。 先锋是淮西降将李佑率领的三千猛将,中军是李瑐亲率三千“六部兵马”,后军是马步三千。 三军士兵不知道目标是什么。 在夜晚的掩护下,他们强行军六十里到达敌人控制的张柴,发动突袭,杀死守军士兵,切断敌军路桥。 李瑐让战士们吃饭,休息,整理好兵刃器械,然后再次出发。 这时,士兵们得知他们要去蔡州,大惊失色。 官军迅速控制了全城。 官军攻破牙城,花了一天时间活捉吴元济,但战争已经结束了。
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在这场战斗中,李珬达到了中国传统将才的最高境界。 也许是出于无心,但绝对不是侥幸。 他的行动完全符合孙子的思想。 孙子提倡“兵之情主速”,李瑐则“乘人之所不及,不虞之道,攻之不戒”。 他又实践了孙子的思想。 “与帅同时期,登高上那台阶,帅便深入诸侯之地,发其机。 ”
除李瑐的将才外,奇袭的胜利还有四个要素。
首先是淮西兵力不足。 淮西周边的防线,乃至蔡州自身都没有足够的兵力应对突袭。
第二,李佑的信息很重要。 他告知官军淮西军内部空虚,而且选择了防御最薄弱、最出乎淮西军意料的路线,亲自为官军带路。
第三,这样的任务必须有一流的军队才能执行。 士卒必须训练有素,纪律严明,吃苦耐劳。 唐州军满足了这些要求,与李珬的将帅不谋而合。
最后,突然风雪的效用也不容忽视。 没有风雪也能立功,但有风雪,蔡州乃至各地守军必然放松警惕。
此次战争胜利带来的影响这次奇袭对于战争的最终胜利是必不可少的吗? 是决定了胜负难分的战争,还是只是加速了必胜无疑的战争? 倾向于后者的说法,认为即使没有李瑐的奇袭,官军也会陆续胜利。 如果朝廷只在北线采取攻势,在其他方向采取守势,淮西也撑不了一年。
皇帝的决定是影响朝廷政策及其实施的最重要因素。 宪宗至少遇到三次很大的压力让他中止战争。 他拒绝停战是因为冒着疏远一些官僚的危险。 财政压力也与日俱增。 为了应对浩繁的军需,宪宗不仅征收重税,还继续让内部资金供养军队。 战争给人民带来沉重负担,不仅仅是财力和物资。 宪宗坚持淮西之战不胜利决不收兵,事后证明是正确的。 因为这场胜利是实现他的总体战略的必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