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2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显示,“价格刺客”违背明码标价诚信原则,“科技和狠抓活动”折射消费者对非法添加食品的担忧,医疗美容风险和陷阱释放“求美”消费需求
1月30日,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基于大数据和舆情社会影响力测算结果,共同梳理“2022年十大消费者舆情热点”。 各自的“价格刺客”都违背了明码标价的诚信原则。 “科技与狠抓”折射出消费者对食品违法添加的担忧,医疗风险和陷阱阻碍“求美”消费需求的释放; 预制产品质量和应用场景存在侵权隐患; 主播售假问题暴露直播带商品侵权乱象; “菜刀不能拍蒜”争议警示企业应尊重消费者权益电商平台保障服务是指“套路”消费者的“密室逃脱”“默氏推理”等沉浸式娱乐形式隐藏不安全因素; 网络涉嫌垄断被罚事件预警平台的发展不应忽视消费者权益关于网络游戏停止服务、虚拟财产侵权的讨论。
中消协希望通过深入分析这些热点舆论,引起社会各界对消费者权益问题的关注,更好地提振消费者信心,释放消费活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价格刺客”有违明码标价规定
2022年夏天,网络上的“年糕刺客”一词迅速流行。 消费者用它来形容昂贵的冰淇淋平时被“藏”在冷冻室里,但到了结账的时候却觉得比预想的要贵,“被杀”。 随后,社交平台上还出现了“水果刺客”“文具刺客”等。 这反映出消费者对价格偏高的普通商品的讽刺,也反映出在实际生活中一些商家对价格不明码标价、计量单位不统一、价签不准确等问题的不满。
中消协分析认为,“价格刺客”就是利用价格不合理等手段,将一些高价商品伪装成普通商品,让消费者买得“套路”,实质上是变相变相的诈骗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2022年7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明确要求,经营者应当采用显著方式标明价格,明确标识价格对应的商品或者服务。 这个规定被称为为了有力反击“价格刺客”的“价格卫士”。
中消协要呼吁各地监管部门严格执法,把上述规定真正落到实处,杜绝各种不正规价格欺诈的“套路”,让消费者有针对性地消费。 经营者应当遵守道德底线,遵守价格法规,严格规范定价行为,避免消费者“乱花钱”,营造诚信、安全、放心的良好消费环境。
虽然保价服务成为2022年各电商平台“双11”宣传的“卖点”,但其实施效果引起了舆论质疑。 2022年10月下旬,部分电商平台在“双11”相关活动宣传中强调平台保价服务,保价期限为27天至34天,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消费者对“双11”促销力度的信心。 但有媒体调查显示,不少商家的保价服务事实上都附加了各种条件,有的是先涨后跌,有的是修改商品链接逃避保价责任,有的是随意设定满减规则。 这些“图案”不仅让消费者对价格保证规则中的“雾中看花”感到迷茫,也涉嫌侵犯消费者权益。
对此,中消协表示,保价服务的初衷是为了缓解消费者对商品“先涨后降”的担忧,让消费者吃下一个价“放心”,平衡促销期间带来的人工、物流等压力然而,“双11”期间出现的保价服务成为电商平台和商家的又一营销手段,不仅提升了消费体验,也增加了一个“消费陷阱”。
中消协呼吁平台和商家充分保障消费者知情权,明确排除保价情况,不断完善保价制度。 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双11”等促销活动中违法行为的执法监管。 各地消协等组织还应不断监督商家、平台,促进消费者权益保护,不断引导消费者注重自身权益,增强理性消费、绿色消费意识。
使用预制菜事先告知消费者
近年来,具有方便快捷、种类丰富、降低经营成本等优势的预制装配式菜肴成为风口,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试图进入布局。 但是,消费者的质疑声也与日俱增。
2022年7月,据媒体报道,一些消费者发现餐厅高额消费的菜肴,出现在超市的冷库里,可能只需餐厅三分之一的价格。 一些消费者在消费后发现餐厅的菜品都是预制装配式的,觉得自己被“现菜的庸俗”所吸引,失去了消费的初衷。 另外,关于预制装配式料理的使用,没有餐厅在餐前主动告知消费者。
对此,中消协分析认为,预制装配式菜肴之所以引起争议和关注,在于当前消费者在饮食选择上追求高效便捷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质量安全和营养。 但预制菜多次被曝光质量参差不齐、口味不全、标识信息不全等问题,引起消费者担忧的一些餐饮店有意或无意地隐瞒了食物是预制的。 因此,想要品尝主厨炒菜的消费者感到“被骗了”。
中消协呼吁有关部门、行业协会探索构建预制装配式菜肴质量安全的监管机制,联合研究制定预制装配式菜肴标准,保护食品安全基础,保障消费者舌尖安全。 预制装配式菜肴生产销售企业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坚持健康、绿色、环保等理念,提高预制装配式菜肴的加工、保藏、运输等技术,使预制装配式菜肴健康可口。 使用预制装配式餐厨的餐饮企业也应当做好事前告知,保障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维护市场公平竞争。
2022年7月,知名老字号品牌张小泉因“消费者投诉菜刀断裂”引发舆论哗然。 “大蒜摄影”是餐饮烹饪最常见的场景之一。 张小泉作为以传统刀具闻名的老字号,被顾客表示“不建议用这把菜刀拍大蒜、拍黄瓜”,引起了消费者的“认知混乱”,引发了“不能拍大蒜的菜刀是菜刀吗”的质疑。
舆论分析,质疑声表达了对张小泉未能满足消费者消费需求的公众批评。 这一事件也体现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 一些商家把性价比不高的产品强加于人,通过所谓“消费者教育”完成“收获闭环”。 这不仅给消费者浪费了冤枉钱,而且痛苦得说不出口。
对此,中消协表示,作为具有“传统心态”的老字号,在品牌和产品进化的同时,更应该认清自身定位,瞄准市场需求,表达对消费者习惯的尊重。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老牌品牌通过改良流程、宣传新理念、打造差异化产品,拓展销路、提高利润,是理所当然的,但不能忽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通过所谓“消费者教育”等营销手段,改变产品创新的是消费者
近年来,娱乐消费持续增长,以“逃离密室”、“推理小说”等为代表的沉浸式娱乐项目方兴未艾,在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同时,消费者的投诉也成为重灾区。 这些投诉问题主要体现在“逃离密室”和“推理小说”的主题多涉及惊悚、恐怖、血腥、幽灵等因素,但一些商家并未提前明确告知消费者游戏规则和“惊悚”的环境另外,《逃离密室》《推理小说》多在狭小昏暗的空间里进行,游戏场景通常用易燃物品装饰,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此外,由于个别经营者破产、跑路,预付式消费者单方面遭受财产损失。 涉嫌剽窃剧本、消费者意外受伤、店内工作人员骚扰等混乱情况也屡见报端。
对此,中消协分析认为,“密室逃脱”、“默奇推理”等沉浸式娱乐项目扩张迅速、野蛮生长,风险不容忽视。 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关于加强剧本娱乐经营场所管理的通知》等文件的要求,从经营安全、未成年人保护、内容安全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监管,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同时各地消协组织要畅通投诉渠道,及时处理消费者投诉。 商家应当加强行业自律,坚守底线诚信经营,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以优质的情景、良好的体验吸引消费者,同时保护未成年人权益不受侵害。 此外,消费者选择在规范运营的场所消费,也要注意向有相关违法行为的商家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