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品频现网络热梗有意思吗_从春晚“玩梗”说起:如何理解当下的流行梗?事件在热度非常高,为大家准备了完整关于小品频现网络热梗有意思吗_从春晚“玩梗”说起:如何理解当下的流行梗?事件的所有相关内容,如果大家想知道更多这方面的情况,请持续关注本站!
春晚刚刚过去,这场全国性的文化盛事已不仅仅局限于节目内容,"春晚"这两个字本身就成为了互联网狂欢的焦点。每当春晚期间,二次创作的热潮就会让春晚迅速进入青年亚文化的领域,一系列诸如"春晚小品预测"、"历年春晚总结"等视频在B站、抖音、快手等平台上备受瞩目。
通过对亚文化的研析,我们可以探索边缘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或者分析巴赫金式的狂欢化效应,但这似乎并未提供新颖的见解。反而,贯穿春晚整蛊的关键要素——"梗",却值得关注。
从梗文化的视角来看,网民特别是年轻人对其持有复杂的看法。一方面,他们在怀旧的情感驱动下,讲述春晚从过去的"造梗机器"转变为如今的"融梗"阵地;另一方面,各类对春晚的二次创作视频,实际上是将近年来的春晚提炼为"梗",例如"咱们一起包饺砸"等,并以此为主题进行创作。
然而,随着春晚运作模式的转变,从"造梗"到"融梗","梗"的内涵和创建逻辑发生了显著变化。让我们回顾一下2010年之前的春晚小品,例如"宫廷玉液酒"、"来是come去是go"、"要啥自行车"、"小锤40大锤80"、"下蛋公鸡,公鸡中的战斗机"等等。大多数人一提到这些梗,就能立刻回想起相关的小品情节,正如网友常说的"你为什么可以发语音"那样。此时的梗与作品之间呈现出单一的对应关系。
但是,如今的春晚"融梗"却有着截然不同的逻辑。当春晚小品开始采用当年的网络流行语,梗就不再是与原出处紧密绑定的记忆点,而是变成对原出处具有评价色彩并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应用于其他场景的一套用法体系。
实际上,自从春晚不再生产热门梗的十几年来,梗的形式内涵经历了两个阶段的演变。首先是新世纪以来的"流行语"阶段。从社会热点现象概括出的特殊名词,如"潜规则"、"犀利哥"、"范跑跑",到互联网流行语的普及,如"神马都是浮云"、"No zuo no die"(不作就不会死)、"定一个小目标"、"人类高质量男性"等,这个阶段的梗仍然能找到源头,但与故事背景的关联已经大大削弱。在这个阶段,玩梗的方式更接近传统文学中的"用典",而鬼畜视频正是这种玩梗方式的典型表现。
然后,近几年出现了新的变化。从"奥利给"、"集美们"到"拴Q"、"怨种"、"嘴替"、"yyds"(永远的神的汉语拼音缩写)等,这些梗与过去的梗有很大不同:原出处与用法几乎分离,使用梗的时候无需考虑其背景,只需考虑适用性,甚至许多梗本身就是日常生活用语的谐音或换喻,失去了背景。因此,梗变得更像口头禅,在日常生活中辅助表达情绪,仿佛其中不再包含任何文化内涵。
这种变化引发了当今诸多矛盾的情绪。批评者认为这是对中文的破坏和损害,有些人认为这反映了年轻人的时代悲哀,还有人将其与短视频的崛起趋势相联系,表达了"技术有罪"导致乌合之众的观点。然而,支持者或中立者倾向于认为这种梗的流行趋势体现了语言的自我进化,而且语言自身的净化能力足以排除糟粕,我们需要耐心等待观察。自网络时代以来,对网络语言侵蚀传统中文的讨论从未停止,而当前的争议似乎也只是历史的重演。但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梗的形式内涵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
"心照不宣"与"语言暴力"之间
与过去更多的梗源自社会热点事件相比,现代的梗更像是社交媒体内部不同用户之间碰撞的结果。特别是短视频兴起以来,各种评论区、讨论组、游戏和直播等社交玩法正在改变语言的生产和使用规则。因此,在研究当前的梗时,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其具体的使用情境。
如今,梗的生产和使用大多发生在高度互动和动态的场景中。例如直播,无论是主播还是观众,都需要灵活应对。主播在直播时需要根据观众的回复不断调整自己的言论行为,这使得他们的说话方式趋向于简单、口语化和重复。他们的目的是吸引同在一个直播间的"家人"的注意力并理解自己。"集美们"、"笑拉了"、"拴Q"(谢谢的意思)、"怨种"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这些词简单、高效、有趣,更重要的是,尽管它们缺乏文化内涵,但在同一系统中的互动双方都能产生共鸣。
实际上,这里我们触及到了语言学家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理论。在他的一篇文章《方法论初阶》中(中文收录于《乔姆斯基精粹》),他主张必须从根本上区分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即将现有的语言知识与实际的语言运用区分开来。按照这个标准,前面讨论的两个阶段的梗都围绕"语言能力"展开,造梗并没有改变语言的知识,而是将新的能指符号赋予到特定的文化背景下。这是一个静态的系统,遵循"观察现象——联系语言知识——创造流行语——应用"的固定步骤。而现在梗的产生则围绕"语言运用"展开,它在动态过程中经过系统的多方协商,最终产生了一个共同约定的词语。这个词并不符合现有的语言知识,它跳过了语言的符号中介,直接在心灵过程中发挥作用,旨在达到"心照不宣"的效果。
这种现象使传统的语言陷入难以解释的困境,通常被称为"语言暴力"——批评者认为语言陷入了贫乏,是因为单一的词语掩盖了各种细节描述。例如,形容一个人美时,"绝绝子"常常一笔带过,但这导致了许多关于美的具体细节的缺失,也可能导致人们对美的感知能力下降。然而,当网友在抖音评论区说"绝绝子"时,他们并不是在符号层面上描述一个人的美,而是在心灵层面上与其他人在同一文化系统中达成共识:"我假设你能理解这句话,我把对美的复杂感知包含在热梗中,直接传递给你。"
另一个相反的例子是"栓Q"(谢谢的意思),起源于中式英语口音"thank you",但实际上与感谢无关。然而,栓Q的意义非常广泛:敷衍、无奈、尴尬、自嘲、解脱……这也是传统语言无法解释的。网友在何时何地使用这个梗的标准很模糊,但也非常宽泛。只要能让别人理解你的内心想法,你就可以说"真的栓Q"——这句话不是用来表达意思的,而是为了让人理解你的意图。
可以说,对当前热梗的争论实际上经历了一种有趣的错位。支持者或中立者所认为的语言自我进化能力,实际上是在短视频带来的更加注重交互性的网络环境下语言用法的改变。语言直接与人们的感性能力相连,而不是与过去的符号表意体系相关联。而批评者所认为的语言暴力仍然是基于符号体系的指责,认为它没有遵守现有的语言知识,使得语言无法恰当完成其表达功能。
两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性,后者所代表的仍然是当前对语言的主流认识,而前者则看到了技术时代人们进行信息交换的另一种可能性和发展趋势。法国哲学家拉康的一则例子生动地展示了热梗存在的状态:在一次观看捕鱼的过程中,他完全无法理解渔民们的对话,因为他们的海上生活让他们形成了独特的交流系统,一句话就能让他们集体大笑。在这里,传统语言的位置就像是拉康本人,而那些制作和使用热梗的年轻人,则像是那些渔民。
对于当前的梗,我们应该持赞扬还是批判的态度?这不仅仅是对梗的质量和用法的评价,更像是对未来语言发展趋势的预测:是相信语言在不受干预的情况下自行发展的方向,还是坚持现有语法体系的安全性。上文提到了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实际上他已经表明了自己的立场,那就是应该将潜在的语言能力视为生成过程的一个系统,研究语言的实际用法,而不是已有的语言知识。
目前的传统语法实际上正在扼杀语言的发展潜力。对于语言而言,发展和变化始终比固定的公式更有吸引力。在看待当前的热梗时,我们不应过分纠结于其缺乏文化内涵所产生的"贫乏"感觉,而应专注于在当前的互联网技术语境中语言的新表达方式。这种宽容的态度有利于语言在良好的环境中不断发展和创新。
当我们扩大视野,观察网络流行语赖以生存的技术环境时,对待梗的态度似乎也反映了对电子信息技术的信任或怀疑:交互性的网络环境和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究竟是推动我们迈向理想的语言,还是损害了我们既有的表达能力?
总之,无论对梗抱有何种态度,我们都应该明确一点:我们在评论和使用梗的过程中,不仅要尊重和理解他人,也要学会独立思考和判断。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享受梗带来的乐趣,同时也能更深入地理解语言和社会的变化。
有关小品频现网络热梗有意思吗_从春晚“玩梗”说起:如何理解当下的流行梗?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如果还想更多这方面的信息的小伙伴,记得收藏关注多特软件站!
了解更多消息请关注收藏我们的网站(news.y866.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