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资讯 > 正文

艺术界的金钱密码:揭开艺术品定价的神秘面纱

2024-04-11 23:41
来源:网络

在艺术殿堂,“钱”犹如禁忌话题,多数人对此三缄其口,唯恐被贴上“粗鄙”、“不懂规矩”的标签。然而,奥拉夫·维尔苏斯,这位阿姆斯特丹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决心探索“艺术品如何定价”的谜团,却遭遇了画廊主们的重重回避。他们对“定价”二字讳莫如深,一位纽约画商更是直言不愿让画廊沾染铜臭味,自诩为艺术家创作的精神伙伴。然而,当谈话转入私密空间,画商的态度却来了个180度大转弯,不仅展示其满屋珍贵藏品,更是如数家珍般详述每件艺术品的买入价与现市价,流露出对升值成果的自豪。维尔苏斯由此洞察到画廊主的双重面孔:公开展示时,他们避谈金钱,专注于艺术,仿佛价格标签不存在;私下交流时,他们却对藏品价格津津乐道,乐此不疲。

艺术界的金钱密码:揭开艺术品定价的神秘面纱

市场逻辑与艺术价值的冲突

维尔苏斯将画廊主对金钱的遮遮掩掩态度,关联到一种学术观点:市场逻辑会对艺术品产生腐蚀作用,使人们忽视其解放性、批判性的内涵,将其简化为金钱符号。尤其对于那些主打先锋艺术的画廊,他们必须与市场保持一定的距离,以维护艺术的纯粹性。

《艺术品如何定价》:揭秘定价机制

通过密集访谈阿姆斯特丹与纽约的画廊主,以及大量数据收集,维尔苏斯完成了《艺术品如何定价》一书。他从社会关系视角剖析了艺术品市场各环节如何影响艺术品价格。研究重点集中在一级市场,即艺术品初次交易的画廊,偶尔涉及二级市场——拍卖行。在维尔苏斯的研究范围内,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界限分明,多数画廊主自视为“艺术界守门人”,直接参与拍卖被视为道德瑕疵。如美国画廊巨头拉里·高古轩,因其公然涉足二级市场,被批评为“玷污行业”、“市场投机者”,成为众矢之的。

画廊主与拍卖行的微妙关系

画廊主不与拍卖行合作,除道德考量外,还出于长期盈利策略。他们希望掌控艺术品价格及收藏对象,构建稳定市场。一旦艺术品进入拍卖市场,价格由供需关系剧烈波动,且难以阻止艺术品落入套利者之手。相比之下,画廊更青睐美术馆这类收藏者,他们对艺术家声望积累至关重要,而非短期内令艺术家在市场上昙花一现,随后遭冷落的投机者。

金钱逻辑无处不在

尽管艺术界设置了种种屏障试图与市场划清界限,金钱逻辑仍渗透其中。维尔苏斯的数据揭示,艺术品价格与收藏量呈正比,艺术家身价越高,作品销量反而更大。换言之,高价并未吓退收藏家,反而可能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艺术史家对“商品拜物教”的批评,以及制度经济学先驱凡勃仑在《有闲阶级论》中提出的“金钱品位原则”:艺术收藏者可能过于关注艺术品价格,而忽视其视觉品质。

对话维尔苏斯:价格——理解艺术品价值的关键信号

第一财经:撰写此书过程中,您总共访问了多少画廊,分布于哪些地区?

维尔苏斯:最初,我对纽约和阿姆斯特丹的37位画廊主进行了深度且录音的结构性访谈,耗时颇长。此外,我还对画廊进行了数十次非正式的简短访问。鉴于探讨的主题是“艺术品价格”,我还在全球多地,如伦敦、柏林、北京、新德里、莫斯科、圣保罗等地增加了访谈样本。

第一财经:您认为纽约和阿姆斯特丹的画廊老板有何异同之处?

维尔苏斯:两者主要特征相似。无论在空间设计、谈论作品的方式、与艺术家的关系、定价策略、销售方法等方面,两地画廊主表现得极为接近。差异主要体现在价格水平和销售规模上。纽约画廊价位更高,多位于艺术品市场的金字塔尖。相较之下,阿姆斯特丹画廊规模较小,员工数量有限。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共性在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也能觅得踪迹。漫步北京798艺术区,你会有种置身纽约切尔西艺术区的感觉。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组织结构与运营模式,正逐步与西方接轨。

第一财经:书中提及众多画廊主,但作为艺术界核心的知名艺术家,您是否也对他们进行了深入访谈?他们对拍卖行持何种态度?

维尔苏斯:当然,我访谈过的艺术家普遍对拍卖行持否定态度。首要原因是他们从未从拍卖中获益,资金仅在买家间流转,而非流向他们自己。此外,他们反感作品与金钱、商业、竞价如此高调地捆绑在一起。然而,深入交谈后发现,他们其实也将价格视作对自己创作的认可,认为价格确定了他们在艺术家群体中的地位。对于高价,他们常回应:“我的作品值得这样的高价。”

第一财经:您访谈的画廊主和艺术家对拍卖行评价消极,主张与之保持距离。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体系中,拍卖行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尤其在艺术品定价上,堪称决定性力量。您个人如何看待拍卖行?

维尔苏斯:中国艺术品市场与欧美的一大区别在于:中国艺术家和画廊过去常直接通过拍卖会销售从未出售的艺术品,而在欧美,这是难以想象的。艺术家和画廊抵制拍卖,一方面源于文化观念,认为拍卖过于商业化;另一方面担忧拍卖会影响职业生涯:若作品拍出过高价格,会抬高未来销售预期;若价格过低,则可能引发对其能力的质疑,认为其艺术生涯停滞,作品实不值高价。

问题的本质在于,艺术品价值极不稳定,公众一直在寻找某种信号来解读艺术价值,而价格恰好提供了这样的关键信号。

第一财经:中国曾有国际拍卖行直接从画廊或工作室取得年轻艺术家作品进行拍卖,且专场反响热烈,销售业绩不俗。您如何看待此类市场操作方式?是否会认为过于激进?

维尔苏斯:坦白讲,我对这类现象了解不多。我观察艺术世界的方式类似于人类学家研究部落,尽量保持客观,对这些问题并无强烈立场。若非要我表态,我认为这是一种冒险策略:若运作成功,有助于年轻艺术家脱颖而出;若拍卖公司销售不佳或未达预期,可能在艺术家职业生涯起步阶段就造成打击。反观,我们可以设想一个艺术世界,在那里,价格并非强烈信号。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年轻艺术家受挫较小,同时能获得更多曝光机会。

第一财经:在本书中文版序言中,您对中国艺术品市场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到中国当代艺术品大藏家尤伦斯。您指出他是中国当代艺术早期收藏家中的翘楚,创立了中国主要非营利艺术中心。如今,持有中国艺术品20余年后,他选择通过拍卖行出售手中的中国当代艺术收藏。您认为这一举动有何深层含义?

维尔苏斯:此事颇为复杂,涉及多种因素。断言收藏家买卖艺术品仅出于盈利目的显然过于片面。收藏家出售藏品理由多样,可能为了筹措资金购买新一代艺术家作品,可能随着年龄增长为下一代考虑(继承人是否对艺术感兴趣),可能需要资金支持慈善事业,也可能对收藏失去兴趣。在此情况下,出售藏品或许对艺术家及其作品更有利。总之,我难以对尤伦斯的做法作出评价,因无法直接采访他,也不愿妄加揣测。

书籍信息:

《艺术品如何定价:价格在当代艺术市场中的象征意义》

[荷兰] 奥拉夫·维尔苏斯 著

译林出版社 2017年11月版

举报
关注公众号“多特资源号”
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侵删
热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