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资讯 > 正文

如何把数据变成资产,企业数据资产化实施路径三部曲

2024-04-12 06:49
来源:网络

在数字化洪流中,数据犹如璀璨瑰宝,被企业和个人寄予厚望,希冀能将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然而,并非所有数据皆可称为资产,如何跨越“数据—资产”的鸿沟,正是当前众多企业亟待破解的谜题。本文将聚焦企业数据资产化的三大关键步骤——数据资源化、资源产品化与产品价值化,为您揭示这一转化过程的奥秘。

如何把数据变成资产,企业数据资产化实施路径三部曲

一、数据资源化:聚沙成塔,构建数据金矿

1. 数据资源定义:业内普遍认同,数据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有望带来持续经济利益,以数据为核心内容并具备可识别形态的资产。换言之,企业需掌握数据资产的所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其价值既体现在内部的自我消费与使用,也在于对外部市场的供应与服务。而这一切,均需依托于具体的数据产品形式得以确认。

2. 数据资源化过程:企业自身产生的数据,因其享有数据资源持有权,经加工整理成可持续使用的数据产品,即可纳入数据资产范畴。同样,通过采购、共享、爬取或授权获得的数据,只要能转化为可使用的产品形态,亦可视为资产。反之,未经处理、无法形成产品形态的数据,则难以称得上是资产。

3. 企业实践案例:以浦发银行为例,该行面临如何将纷繁复杂的数据转化为资源的挑战。在制定“十四五”数字科技规划和基于DCMM的数据战略规划后,浦发银行明确了数据资源化的路径:1.区分内部(如自建系统的2,000余个原始数据源)与外部数据(如工商、征信、法院等数据),进行梳理、分类与整合;2.依据客户需求和管理需求搭建数据中台,实现数据资源的有效汇聚。历经这一过程,浦发银行已成功构建起规模达27.57PB的庞大数据资源库,涵盖结构化、非结构化及外部数据。

二、资源产品化:点石成金,打造数据利器

1. 资源产品化内涵:数据资源持有者通过自主或授权方式,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对数据资源进行深度加工与创新,形成服务于内外部用户的、以数据为核心内容的可识别服务形态,即数据产品。简言之,资源产品化旨在将具有一定规模和价值的数据资源,针对特定需求和目标进行产品化开发。

2. 数据产品特性与形态:
- 特性:数据产品具备内容明确、交付到位、需求匹配、供给持续、使用有效五大特质。具体而言,数据产品应包含真实可用且归属清晰的数据资源,配备相应的服务终端以满足用户需求,具备明确应用场景以解决用户问题,提供持续性服务而非一次性买卖,且能在实际业务中发挥效用。
- 形态:数据产品形态可根据需求特征(模块化需求与非模块化需求)和服务方式(界面类与非界面类)划分为数据集、数据信息服务、数据应用三大类别。其中,界面类产品如查询界面、SaaS应用等便于用户主动操作;非界面类产品如API、文件配送等侧重于程序间的交互。

3. 计费方式:数据产品的收费方式多样,如按次付费、订阅制、使用量计费等,旨在适应不同用户需求,确保数据产品的商业化运作。

三、产品价值化:价值释放,掘金数据蓝海

1. 价值实现途径:遵循数据资产化战略,数据产品可通过自用、共享、开放、交易等方式实现价值流转。其中,交易价值通过合约形式明确。价值化过程可概括为SEER模型,即通过数据产品支持企业内部运营(Self-usage)、融合内外部数据(Engagement)、开放给生态伙伴(Ecologicalization),以及开发交易数据产品(Reinvention),逐步实现数据价值的最大化挖掘与获取。

小编建议:数据资产化的征程始于数据资源化,通过战略规划、能力体系建设与治理体系构建,将零散数据聚合成规模化的数据资源。接着,数据产品化阶段则需关注应用价值图谱构建、客户需求分析、产品开发与技术整合,将数据资源转化为具有实用价值的数据产品。4.产品价值化阶段要求确立资产化战略、构建管理体系,推动数据产品进入交易市场,实现持续收益。至此,数据完成了从资源到资产,再到价值释放的华丽转身。

亿信华辰作为国内BI与数据治理领域的翘楚,已携手生态伙伴构建数据资产入表服务联盟,为企业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涵盖咨询规划、数据资产管理、会计审计、法律咨询、安全监管等服务。我们已打通多个重要数据交易所,助力客户快速实现数据产品上架、交易等业务。如有数据入表需求,敬请垂询!

举报
关注公众号“多特资源号”
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侵删
热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