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发改委抛出《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征求意见稿)》,其中,虚拟货币挖矿赫然被归入“淘汰类”产业。尽管此目录尚处征求意见阶段,但国家对产业政策的调整意图昭然若揭。尽管区块链属新兴产业,然而虚拟币“挖矿”造成的电力损耗巨大且收益波动剧烈,被列入淘汰名单可谓顺理成章。有网友戏谑道:“还没整明白比特币怎么挖,它就要被淘汰了……”
一、挖矿:争夺区块打包权简而言之,挖矿是区块链领域获取虚拟币的一种途径。在区块链网络中,参与挖矿的节点(即“矿工”)需进行海量哈希运算。哈希运算犹如破解一道复杂的数学谜题,谁能率先解出答案,谁便赢得奖励。
哪个节点首先完成哈希运算,即握有新区块的“打包权”,从而获得该区块新产生的虚拟币。因此,挖矿的本质是对区块打包权的激烈争夺。
二、矿场与矿池:求稳与共赢挖矿需配备计算机设备,消耗大量电力。设备性能越强、运算速度越快,获得虚拟币的概率及数量就越高。
比特币走红后,无数矿工涌入区块链领域争夺打包权,个体矿工胜出几率极低,收益极不稳定。运气爆棚者或许两小时内就能赢得一次打包权,反之,可能终身难觅良机。
为确保挖矿收益稳定,矿工有两种策略可选:一是大量购置矿机,寻觅电费低廉之地建设规模化矿场;二是加入挖矿平台——矿池。
矿池整合所有矿工的算力,形成区块链全网算力的稳定份额,从而获得较稳定的挖矿产出,再按各矿工贡献的算力比例进行二次分配,矿池运营方从中抽取手续费。如今,众多矿场的矿机均接入矿池,以实现收益最大化。
三、数字货币挖矿:从个人电脑到专业化算力战场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最初构想,个人可通过家用电脑进行挖矿。然而,随着比特币价值被广泛认同,价格飙升,大量算力涌入比特币产业,挖矿行业在利益驱动下快速演变,如今已沦为少数人的算力游戏,与中本聪的初衷背道而驰。
挖矿行业历经两条主线发展:矿机的升级优化与矿池的整合。数字货币矿机大致经历了五代变迁:
CPU挖矿→GPU(显卡)挖矿→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挖矿→ASIC(专用集成电路)挖矿→大规模ASIC集群挖矿。
首个使用显卡挖矿的矿工是美国程序员Laszlo Hanyecz。2010年5月22日晚,饥肠辘辘的他突发奇想,用手中10000个比特币购买了一价值25美元的披萨。这笔交易虽未引起轰动,但随着比特币价格火箭般飙升,世人开始为这位因一餐披萨而错失“亿万财富”的程序员扼腕叹息。5月22日也因此被定为“比特币披萨节”,以纪念比特币的首次成功支付。
以太坊等热门虚拟币的挖矿历程基本复制了比特币挖矿的发展轨迹。数字货币挖矿热潮曾一度导致显卡脱销,最近一次发生在2017年,大量以太坊玩家囤积显卡挖矿,当时电商平台上除寥寥几款高端显卡外,其余几乎全线断货。
四、矿机:能耗巨兽与环境隐忧矿机由芯片、散热风扇、电池等关键部件组成,专用于哈希运算,耗电全部用于挖矿。国内知名矿机厂商主要有嘉楠耘智、比特大陆、亿邦国际。
近年来,矿工大军涌入、矿机产能扩张,使得挖矿所需算力不断提升,更新换代速度日益加快。许多新矿机甫一上市即遭淘汰,不仅令用户与矿机厂商损失惨重,也导致电力资源严重浪费。
矿机能耗不容小觑。据估算,2018年数字货币挖矿用电量将达120~140万亿瓦时,而全球电动车预计到2025年的能源消耗才不足125万亿瓦时。挖矿行为并未创造显著社会价值,其价值完全依赖于数字货币行情,而数字货币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微乎其微。换言之,挖矿的价值仅在于货币炒作。
此外,挖矿对环境的影响也引发业界争议。一篇2018年10月的海外论文指出,比特币挖矿可能导致2033年全球气温上升2℃。这也正是挖矿活动被归入污染环境技术、工艺之列的原因。
五、区块链行业分化在即综观全局,发改委将数字货币挖矿列入淘汰产能名单,旨在减少能源无效消耗、减轻环境污染、优化产能结构,其理由充分、必要性凸显。
倘若《征求意见稿》落地实施,挖矿行为大幅减少,对矿机厂商的冲击显而易见。未来,矿机销量下滑,厂商营收与利润双降几无悬念。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挖矿行为遭淘汰,但区块链信息服务却被划入“鼓励类”产业。这意味着,区块链产业未来将呈现明显分化态势:矿机、矿池、矿场等赚“快钱”的业态将逐步萎缩,真正能为实体经济赋能的区块链技术服务将迎来更宽广的发展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