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资讯 > 正文

中国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苏权科_世纪工程的质量“把脉人”——记“国家卓越工程师”、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苏权科

2024-04-17 19:04
来源:网络

中国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苏权科_世纪工程的质量“把脉人”——记“国家卓越工程师”、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苏权科是非常多小伙伴都想了解的内容,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苏权科_世纪工程的质量“把脉人”——记“国家卓越工程师”、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苏权科相关信息,欢迎大家的分享收藏哟!

中国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苏权科_世纪工程的质量“把脉人”——记“国家卓越工程师”、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苏权科

世纪工程的质量“把脉人”——记“国家卓越工程师”、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苏权科

向匠心致敬:“国家工程师奖”得主(引题)

质检大师与世纪之作(主题)

——记“国家杰出工程师”、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苏权科(副题)

中国质量报 记者 张文礼

被誉为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桥梁界的巅峰之作,以及“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这些美誉皆指向同一壮举——港珠澳大桥。

历经15年的规划与建设,这座跨越海洋的巨构,以其最长的建设里程、最特殊的环境条件和最大的施工挑战,成为中国交通史上技术最为复杂、标准最高的一次壮举。

在这座承载着中国骄傲的“实力之桥”背后,有一位不可或缺的质量守护者——“国家杰出工程师”、港珠澳大桥总设计师苏权科。

近期,中国质量报有幸采访到苏权科,倾听他分享港珠澳大桥背后的品质故事,感受中国桥梁工程崛起的历程。

24年的默默耕耘,铸就了他的辉煌机遇

当被问及如何获此重任时,苏权科谦虚地说:“成为总工程师,主要靠运气。”但他强调,始终视工程质量为生命的执着更为关键。

1983年,伶仃洋大桥的构想初现,而苏权科的筑桥梦想始于1985年,他在西安公路学院(今长安大学)攻读桥梁与隧道专业。“从那时起,我就密切关注着这座桥的进展。”他表示。当时,这位来自西北乡村的年轻人并未预料到,20年后,拥有诸多“世界之最”的港珠澳大桥将成为他的荣耀之作。

1987年,苏权科选择南下广东,那里广阔水域和丰富桥梁项目为桥梁专业人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两年后的1989年,伶仃洋大桥计划公之于众,他便投身夜校学习英语,潜心研读各国桥梁资料。

接下来的十几年,中国迎来大规模路桥建设时期。苏权科先后参与汕头海湾大桥、台山镇海湾大桥、厦门海沧大桥等多个项目,积累了宝贵的桥梁设计、施工和监理经验。

“什么是真正卓越的工程项目?”在参与以上项目后,苏权科不断反思的问题,亦是中国桥梁工程由大变强的必答题

面对“别人早已穿上皮鞋,我们还穿着布鞋”的现实,苏权科清楚认识到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技术、设备和优质材料上的差距,以及在标准和规范上的不足。这激发了他追求“世界级桥梁”的梦想。

从伶仃洋大桥到港珠澳大桥,筹备过程的曲折,最终将这份难得的机会赋予了苏权科。2003年,港珠澳大桥筹备启动,他被任命为前期工作协调小组技术负责人,成为最早参与大桥筹备的13位成员之一,并连续18年担任总工程师,成为了他口中的“幸运儿”。

从“布鞋”到“皮鞋”的蜕变

矢志打造中国人的荣耀之桥

“从设计之初,我们就视工程质量为生命。若忽视质量导向和目标,便是违背初心。”苏权科表示,港珠澳大桥的成就源于所有参与者坚韧不拔的努力,更得益于内地与港澳在桥梁技术、标准和质量上的完美融合。

回溯至2003年,港珠澳大桥筹备初期,国际同行普遍认为,以中国的技术水平和装备,修建如此规模和难度的桥梁简直是天方夜谭。

“海底沉管隧道需要在伶仃洋挖约50米深的沟槽,但最先进的挖泥船也只能挖到36米,你们怎么做?设计120年的使用寿命,中国有这样的设计标准和施工规范吗?”2008年底,在北京的一场论证会上,外国专家抛出了尖锐的问题。

随后,苏权科带领团队遍访全球知名桥梁,审核数十万份图纸,修订数百本设计方案,最终制定出符合建设需求的技术标准、质量管理方案等文件。

前所未有的创新伴随着前所未有的困难。例如,两座人工岛位于连接主桥和海底隧道的海域,如何制造、运输并成功沉放直径18层楼高、重达550吨的巨大钢筒?如何制造并安装重达8万吨、堪比航空母舰的沉管,确保120年内不渗漏?这些问题不断考验着参与者的智慧和毅力,他们以中国人的智慧和汗水,逐一攻克难关,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

“有些工程师因无法解决问题,深夜抱着工地的石头冥思苦想,喃喃自语。年轻的女工程师为了调制混凝土,几个月内弄坏了好几台搅拌机。”这些为破解技术难题而奋斗的画面深深烙印在苏权科的记忆中。

苏权科指出,港珠澳大桥的成功得益于对质量文化的重视,“高质量不仅是坚固的工程,更在于对每一个细节的精细处理。严格的制度可以保障工程质量,但质量文化的培养则是提升国家质量意识和水平的核心。”

成为“中国制造”的金色名片

闪耀在复兴之路的里程碑

2023年4月,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验收委员会给予高度评价:“多项世界纪录,工程质量优秀,是一座‘精品工程、示范工程、安全工程、廉洁工程’,为超大型跨海通道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这“四个工程”是对所有参与者的高度赞扬,也是中国桥梁人梦想的结晶。

在苏权科眼中,它们反映出港珠澳大桥建设带动了一批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管理提升和发展观念的转变,“这是港珠澳大桥建设的重要意义之一”。

数百项发明专利和技术成果得以形成,建立了跨海集群工程建设的关键技术体系;编纂63部建设运维技术手册和规范,为大湾区首套标准作出贡献,许多内容转化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者们成为国内外重大路桥隧项目的中坚力量,大桥本身成为含金量极高的“中国名片”。

关于如何管理和利用好港珠澳大桥,苏权科有独到见解:“现在,港珠澳大桥是一座世界级的实体大桥。未来,我们要将其打造成世界级的数字大桥。”他希望通过先进的数字化、智能化运维管理,实现大桥使用寿命延长至150年甚至更久。

从文天祥的“零丁洋里叹零丁”到今天的“伶仃洋上看复兴”,跨越700余载,港珠澳大桥见证了数代中国桥梁人的梦想,它既是“中国制造”、“中国工程”、“中国质量”的金色名片,也是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道路上的璀璨地标。

在采访结束时,苏权科再次提及“初心”,但这次,他的脸上洋溢着笑容,言语中充满了自豪和坚定。

有关中国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苏权科_世纪工程的质量“把脉人”——记“国家卓越工程师”、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苏权科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如果还想更多这方面的信息的小伙伴,记得收藏关注多特软件站!

了解更多消息请关注收藏我们的网站(news.y866.cn)。

举报
关注公众号“多特资源号”
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侵删
热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