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东亚小孩其实很容易原谅父母_东亚女儿的隐痛:爸妈眼中我是别人家儿媳,其中也会对大家所疑惑的内容进行解释,如果能解决您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多特软件站哦,现在开始吧!
我发现,对于许多女性来说,一个尤为纠结的问题是:“婚后过年,究竟是回婆家还是回娘家?”这一抉择之所以困难,源于婆家自然而然地认为儿媳随丈夫回家过节乃是一份“既定传统”,而娘家则坚持“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的观念,坚决反对女儿回到娘家过年。
图片来源于小红书
深入探究,这种被亲生父母视为“外人”、“赠品”的荒谬状况,并非仅在女性结婚之后才出现,而是可能贯穿了她们的整个童年时期。
图片来源于小红书
这让我想起了之前的一个热议话题:“有些父母并非为了自己而养女儿,更像是在为别人培养儿媳。”“生儿子像建设银行,生女儿像招商银行”这一广为流传的说法,正是这种心态的生动写照。
实际上,这两句话背后揭示了一个普遍存在且残忍的家庭教养真相:许多父母在抚养教育女儿的过程中,一味地采用“客体思维”,忽视了女儿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成长为一个具有“主体思维”的女性的真正需求。
那么,何为主/客体思维?两者在教养中的具体体现、差异及其产生的影响又是什么呢?请阅读本文以了解更多。
主体思维与客体思维:
主体思维在教养中,侧重于培养孩子人格与精神层面的自主性(autonomy),特别是对于女儿,鼓励她们作为女性,实现一种“独立于他人存在和行动”的状态。主体教养的核心是支持与尊重。
相比之下,客体思维在教养中则更多地依据社会期望、传统角色和外部评价塑造孩子,特别是在教育女儿过程中,强调她们作为依附于男性的客体存在。其核心则是规训与控制。
以现实生活中的教养经历为例,让我们来看看主体思维与客体思维在教养中的具体区别:
1. 是否强调“性别规范”
养育儿子时,父母往往期望他们具备较强逻辑思维能力;而对女儿,则希望她们具备出色的言语表达能力。养育男孩要有男子气概,以便在社会和家庭中担当重任;而养育女孩则建议性格柔顺、乖巧,认为这样的品质更为讨喜。
2. 是否强调“功能性”
客体思维教养女儿的一个典型例证,就是在开头提及的将女儿当作儿媳对待的情形:要求女儿温婉贤淑,易于找到伴侣;教导她们学会做饭、做家务,以免将来在婆家遭人诟病;强调女儿无需过多求学,找到稳定工作、早日结婚生子更为重要……
上述几个常见的教养场景中,无论儿子还是女儿,都在按照符合社会角色的刻板印象被教养。然而,对于女儿而言,其背后则是客体思维主导的第二性别规范,即要求她们成为父权和夫权体制下的“他者”。
图片来源于电影《狗十三》
3. 是否强调“上下级式的亲子关系”
受到传统家庭等级观念的影响,很多人在原生家庭中首次体验到权力不平等的关系,便是亲子间的上下位关系。在此关系中,父母既是孩子的“养育者”,同时也是“权力的上位者”。他们往往会自然而然地统治孩子成长的各个方面,并不断提出要求,让孩子遵循自己设定的规则,活成自己期待的样子。
这种专制型父母也正是客体教养的实践者。他们在实际生活中,不仅可能以漠视、压制、否定等方式培养女儿,还会借助“以爱之名”无形地控制女儿的行为和思想。
4. 是否强调“有条件的爱情”
在客体思维的教养中,很多家长有意无意地会让孩子们感受到“父母对我的爱是有条件的”:只有取得第一名,才是优秀的;只有听话,才是好孩子;如果不能改正某个缺点,就会被认为不喜欢自己……然而,在主体思维教养中,孩子的行动和情感能够得到父母即时、积极且无条件的关注与回应。同时,父母会在频繁、双向的沟通中确认,他们的关注与回应是否源自孩子的真实想法与需求,以确保能够为孩子提供切合实际的帮助。
图片来源于电影《怒呛人生》
通过以上的对比,我们不难看出,主体思维与客体思维在教养中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是否允许并鼓励孩子真实自我的建立与独立。
对于许多女性来说,“真实自我”亦可称为人格上的“主体性”。
拥有“主体性”的女性,
意味着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人格独立
何谓人格“主体性”?
在心理学领域,主体性(Subjectivity)涉及两大关键力量的构建:
内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和自我坚定(assertiveness)。
简单来说,“内在动机”是指一个人能够自发地作出人生的选择与决定,而非单纯依赖外部的奖惩机制。
比如一位女性选择回归家庭担任全职妈妈,不应仅仅是因为迎合社会或家庭对贤妻良母角色的期待而屈服于规训,而应出自她真诚、自主的个人意愿驱使。前者代表她的客体妥协与牺牲,而后者则是她自我意识的表达。
同样,当一位女性拒绝遵循社会规定的“适婚年龄”前结婚生子,她应当出于自身的需求与追求,不受任何外界压力胁迫,避免沦为被操控的“棋子”。
研究发现,一个人内在动机的建立与其在成长过程中所接受的教养方式紧密关联。父母给予的支持与尊重越多,孩子的内在动机越强烈。而内在动机与高水平的努力、责任感及应对挑战的表现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atall, Cooper, and Robinson, 2008)。
图片来源于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
“自我坚定”是指一个人能够自信、坚定、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勇于在不损害他人的前提下,积极争取并捍卫自身的合理权利,不易轻易放弃自我立场。
在人生的漫长时间里,自我坚定这一重要的人格特质是稳定内心、抵抗外部不确定性的重要能力。然而,当它体现在女性身上时,往往会被误解为过于强势、固执。
一个拥有“主体性”的人,最为强大之处在于具备真正的自我分化、自我接纳和自我创造(self-creation)的能力——这意味着,她在生活中能够识别自己的情感感受,并将自我独立于他人之外,也能诚实地面对和接受自我需求,并采取积极行动实现自我满足。
也因此,一名女性若想真正实现独立,至关重要的一环便是彻底摆脱“第二性”的束缚,迈向完全的“主体性”。
图片来源于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
相反,缺乏“主体性”的人,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将面临如下负面影响:
1. 自尊心低下,焦虑和抑郁风险增加
自尊心较低的人,常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值得被爱。在这种强烈的不配得感的驱使下,他们会习惯性地忽视自身的需求,在人际关系中不敢提要求,甚至主动压抑和隐藏真实的情感感受。
进一步地,他们更容易成为关系中的“取悦者”,依赖他人的认同来建立自我价值感,长期生活在担心被否定和拒绝的恐惧之中,从而增加了患焦虑和抑郁的风险。
此外,缺乏主体感的女性,在刻板性别角色的规训下,更可能出现对身材和性魅力的焦虑和不自信,进而损害自身的人际交往表现和生活幸福感。
研究表明,当女性试图挑战社会性别规范时,遭遇家庭暴力的风险更高(Weber et al., 2019)。
2. 持续的紧张与不安,无法自主决策
在日常生活中,缺乏主体感的人常常莫名地感到紧张和不安全,因为他们害怕生活失去控制或变得混乱,感到不安全。
这是因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鲜少有机会作为主体去安排和掌控自己的人生,更多的时候是服从和接受父母的命令。
成年后一旦失去了指引,他们会失去方向,无所适从,感觉到生活充满动荡的危机,却又说不出具体来源。
3. 形成虚假自体,对生活失去兴趣
自体是个体对自我的体验。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发展出真实的自我体验。很多时候,从客体思维教养中成长起来的人,往往带着虚假自体(False Self)的面具生活。
虚假自体最鲜明的情绪特征包括空虚、麻木、迷茫和无意义,也可被视为近年来流行的“空心病”——人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为何而活,对人生丧失斗志,对世界失去好奇。
图片来源于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
这种“空心”的状态,正是主体性缺失的具体表现。由于长期戴着面具生活,被当作工具对待,久而久之,真我主体也就逐渐消失。
不过,虽然我们无法重新选择自己的出生和教养方式,成年后也会深深体会到缺乏“主体性”的痛苦。但我们可以采取积极行动,重新养育自己,为自己的人生注入主体感:
1. 逐步倾听并察觉真实的自我感受
虽然这个方法大家耳熟能详,甚至可能听腻了,但它确实值得我们认真运用。生活中,每当感受到快乐、焦虑、愤怒等各种情绪时,不妨停下来记录下来,并问问自己:
- 父母说过的哪些话、哪些行为使我产生了这些感觉?
- 我是否必须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做某件事情?例如去考公务员、在30岁前生小孩?
- 如果我选择了某项工作,或者选择了与某人结婚,是因为我自己的需要,还是别人的期待?
请注意,在倾听自己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是要练习独立思考。我们需要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东亚小孩其实很容易原谅父母_东亚女儿的隐痛:爸妈眼中我是别人家儿媳全部内容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小伙伴了解情况!
了解更多消息请关注收藏我们的网站(news.y866.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