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资讯 > 正文

年轻人开始抛弃微信三件套了_?淡淡的“微信三件套”:为什么年轻人都在逃离朋友圈?

2024-05-10 23:56
来源:网络

最近年轻人开始抛弃微信三件套了_?淡淡的“微信三件套”:为什么年轻人都在逃离朋友圈?事件在热度非常高,为大家准备了完整关于年轻人开始抛弃微信三件套了_?淡淡的“微信三件套”:为什么年轻人都在逃离朋友圈?事件的所有相关内容,如果大家想知道更多这方面的情况,请持续关注本站!

年轻人开始抛弃微信三件套了_?淡淡的“微信三件套”:为什么年轻人都在逃离朋友圈?

?淡淡的“微信三件套”:为什么年轻人都在逃离朋友圈?

若将微信好友列表比喻为薛定谔的盒子,那么盒子里的每一个人如同生死未卜的猫咪。

每隔一段时间,“由微信‘三大要素’透视人性”这类话题便会在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引起热烈讨论,诸如“朋友圈仅展示三天动态的人在想些什么”、“为何年轻人不再发布朋友圈”等问题层出不穷。

《有院子的家》剧照

这里所说的“三大要素”,通常是指头像、昵称和个性签名,有的说法还包括朋友圈背景图片。不过这些细节差异并不重要。“三大要素”就如同当今互联网时代的出生日期、星座塔罗,每个人都可以借此扮演一下占卜师的角色。

根据微博官方的一项调查,超半数受访者认为自己的“三大要素”反映出的性格特征是“平淡”——他们自视为“清淡之人”:头像和背景图色彩素雅,昵称含蓄,个性签名要么寥寥无几,要么长久未变。

不过相比“平淡”,“淡漠”一词也许更能精确地描绘出我们当前的社交状态。“平淡”仍保留了一种对外界表述自我的尝试,即“我是怎样的一个人”。而“淡漠”则揭示了一种对外部世界无所谓的态度——我们不但停止更改“三大要素”,也越来越少浏览朋友圈,越来越少地关注他人生活,仿佛这一切都与己无关。

随着“三大要素”传递的信息日益淡化,诸如“由三大要素看性格”的话题逐渐显得不合时宜。比起探究他人的隐私,思考那些曾经热衷于使用火星文QQ签名、杀马特头像,以及精心装饰五彩斑斓QQ空间的年轻一代,为何纷纷放弃“三大要素”更为实际——相较于前者助长的窥探冲动,后者议题具有更强的现实意义。

或许最终我们会认识到,年轻人不再发布朋友圈仅仅是他们收缩表达行为的起点,而愈发清淡的“三大要素”亦不会成为终点。这个边界收缩的过程并无终点,只会愈来愈狭窄,直至消失。

社交媒体平台Facebook最初诞生之际,是由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为了便于哈佛大学校友结识异性而创建的一款校园社交网站,其准入门槛之高甚至排除了非哈佛学生的加入,堪比现今需要资产和学历审核的高端相亲聚会。在此平台上,真实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教育背景被视为用户的通行证。

技术哲学家王小伟在其著作《日常的深处》中提及微信时指出,“当我们打开手机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在照镜子”——这里的“三大要素”,通俗来讲就是个体在社交媒体上的面孔、姓名及其气质的映射。

然而,“三大要素”描绘的并非真实的社交形象,而是一种期待塑造的人设形象。

《我的邻居长不大》剧照

在微信、小红书等平台搜索“微信三大要素”,会出现一系列搭配得宜的头像、昵称和个性签名组合,它们贴着“冷艳”、“清新”、“冬季气氛”等各种标签,就像是县城服饰店里的名媛套装摆设。

实用主义者如保险销售人员、房地产中介,往往会选用做出自信托胸姿势的职业形象照作为头像,昵称采用中文名加上英文名的形式,比如“某壳高级房产经理-乔安John”,个性签名往往是座右铭或励志鸡汤。他们始终散发出积极进取的气息,哪怕只是为了职业形象所需。

对于中老年人而言,“三大要素”几乎成了他们的愿望瓶,比如名为“花开富贵”的阿姨,头像展示一束盛开的玫瑰,个性签名写着“平安健康”,就能撑得起一座地级市的人气。

追求奋斗的青年群体希望展现自己如同刚注射过鸡血的状态,而中年人则流露出缴纳十五年社保后的安逸感。

令人费解的则是那些“淡淡的年轻人”。

对于在微信上表达自我,年轻人的态度越来越趋向平淡甚至消极。据微博统计数据显示,较多的人认为他们在微信上呈现出的形象是悲伤或者说颓废。年轻人对点赞和评论也越来越谨慎,唯恐评论之后得不到当事人的回应,进而陷入是否删除这条评论的两难境地。

《二十不惑2》剧照

如果我们以年龄为横坐标,表达欲望为纵坐标绘制图表,年轻人的位置很可能位于微笑曲线的最低点。这一现象同样困扰着微信产品经理们,他们推出了用户状态显示、朋友圈置顶、彩色二维码名片等一系列新功能,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很少有人买单。

曾经的问题是“年轻人为何不再发布朋友圈”,而今则变成了“他们为何连头像都懒于更换”。

更有甚者,有些人索性将自己的头像换成纯白色方块,昵称简化为一个句号或逗号——这也未尝不是一种表达方式——通过此举表明自己是个“简单”的人,就如同囊中羞涩却声称自己在践行极简主义。只是鲜有人选择黑色方块,原因可能是黑色调太过压抑,反而容易暴露出内心的真实想法。这同时也反映出,当我们逐步剔除“三大要素”中蕴含的所有信息时,我们所倾向的并非表达,而是收缩。正如在公司团建合影中,我们戴着黑色口罩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然后躲进角落里——这么做并非出于扮酷,而是规避过度展露自我。

在一场关于社交媒体的对话中,学者戴锦华曾表示:“打开任何新媒体的界面,我们所见的是一排排老媒体的‘墓碑’——电话图标象征通话功能,胶卷图案代表电影,黑胶唱片成了音乐的标志,麦克风意味着录音功能——这是一种极其直观的压缩现象。”

当这种“压缩”现象发生在微信之中,便演变成为一个个尘封的头像,一片片空白的朋友圈。

想起了那句歌词:“你灰色头像不会再跳动。”

不带评论的观察,乃人类智慧的顶级形态。

哲学家齐格蒙特·鲍曼在《工作、消费主义与新穷人》中提出,人并不只拥有一种身份认同,而是可以同时拥有多种身份。在Facebook上聊天时,我们可以选择一种特定的身份,在下一次聊天中又可以切换另一种身份,不同的身份此消彼长,身份的划分取决于数据产生的阶级。

那么,在微信中,我们又是谁?

《长大》剧照

面对老板和同事,我们成为了员工;面对亲友,我们扮演亲缘角色;而在面对那些只知道名字甚至连名字都不知道的所谓联系人时,我们仅仅只是彼此的陌生人。

随着年轻人工作流动性增大,社交圈子变得鱼龙混杂,“同事-前任同事-陌生人-僵尸粉”的循环犹如一场“社交便秘”。当微信好友数量突破百人,朋友圈便愈发接近“陌生人圈”,更别提许多人的好友列表里躺着上千个陌生人。偶尔翻开朋友圈,我总会感觉自己像是误入了一个沙滩,满眼皆是五颜六色的身影,但我一个都不认识。

微信已不再是熟人圈,而是一份熟七生三的猪肉刺身。我们深知在生人关系中过分曝光自身所带来的潜在风险,随着微信事实上地转向陌生化,我们对社交表达的收敛与谨慎之举自然不足为奇。

当一个陌生人通过微信添加我们为好友之后,可以设想他们会首先做什么?

他们可能急不可耐地点击并放大我们的头像,特别是当我们身为女性之时。他们会判断头像是真实人物还是网络图片,并仔细品味其中的每一个细节。同时,他们会饶有兴趣地翻阅我们的朋友圈。或许,他们会将这种行为美化为“增进了解”,但实际上,这更有可能源自于内心的偷窥欲。

人类的偷窥欲望异常强烈,以至于头像与昵称都沦为了可供揣摩的对象。

然而,如果仅停留在偷窥层面,情况还不至于糟糕到无法收拾的地步。真正可怕的是偷窥逐渐演变为带有评价的“凝视”,伴随着有声或无声的评判。许多女性曾遭遇这样的尴尬状况——某个男性直截了当地发问:“你的头像是本人吗?”“看起来很漂亮啊,身材很棒,应该是经常锻炼吧?”甚至还涉及到涉及未来的私人问题,如“咱俩将来的孩子叫什么名字?”。

这种带有评价性质的凝视使得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有言:“不含评价的观察才是人类智力的最高表现。”

以我亲身经历为例,多年前一位前同事在朋友圈晒出了新车照片,随后的一天,她在某知名论坛的步行街上发现了自己的照片和车辆,有人发帖询问这辆车的价值,评论区里充满了对她身材的评分以及根据车辆价格猜测她的家庭背景的言论。那天,这位前同事果断地屏蔽了朋友圈,更换了头像,并逐一排查好友列表,删除了所有半生不熟的联系人。

《欢乐颂》剧照

显而易见,尽管凝视一直以来都存在,但是随着陌生人逐渐渗透进我们的社交圈,凝视所带来的风险也日趋加剧,我们对自己在社交环境中的处境越发不安。

或许我们并未充分意识到,当我们越来越倾向于使用宠物照片、表情包,甚至是那些被称为能让老板失去沟通欲望的照片来做头像时,潜意识里我们同样希望通过缺乏直接个人信息、含义模糊的头像来避开无处不在的凝视。

正如戴锦华在上述谈话中提到的那样,即使她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学会了忽视外界的噪音干扰,但在疫情时期,她仍然会选择拉黑某些令她不安的人:“在网络生存环境中,驻留在舒适地带是一项主要特征。我拒绝让那些使我心绪不安的声音打扰我,不容许那些挑战我的理解与想象的异质性存在闯入我的视野,不允许那些带来威胁或

以上就是多特软件站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年轻人开始抛弃微信三件套了_?淡淡的“微信三件套”:为什么年轻人都在逃离朋友圈?全部内容了,希望对小伙伴们有所帮助。

了解更多消息请关注收藏我们的网站(news.y866.cn)。

举报
关注公众号“多特资源号”
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侵删
热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