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苹果产品的设计、开发等重要环节都主要在美国本土进行,中国劳动力仅从iPhone获益1.8%。国内企业能为苹果代工表明国内的制造技术与工艺并不差,但国内制造业却陷入了“有产业无产品”的尴尬。苹果取得的巨大成功再次验证了中国制造的尴尬。对于内地企业在苹果产业链中的所得,《福布斯》杂志网络版近日撰文称,中国未能从组装iPad和iPhone中获得太大好处。
对于中国制造的困境,国内有关专家也进行了反思。“Instagram照片处理软件,技术并没有新奇之处,30年以前我们的研究人员也已经研究出来了,但科技与人的需求结合创造了价值,最后被 facebook斥资10亿收购。”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潘云鹤举例说。
潘云鹤认为,目前中国设计亟待转型升级,要大力推进制造创意产业。创新设计是文化艺术创新、科学技术创新、用户服务创新、产业模式创新的集成创新;设计一味跟着西方走,永远走不出代工的误区。因此,他建议国内要抓紧造就设计帅才,协同创新,模式创新,最重要是设计教育要变革,率先培养设计师与工程师“双师型”的教师。而这些在全国3D大赛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已初步得到了体现。
近日,第五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以下简称“全国3D大赛”)报名活动结束,报名参加本届大赛的全国高校已超700所。
据全国3D大赛秘书长、3D动力总裁鲁君尚介绍,全国3D大赛以三维数字化、网络信息化和虚拟仿真化的全新方式和现代手段,极大地降低了创新实践的技术与成本门槛,使得全民参与创新实践成为可能,因而大大拓展了创新的概念。
设计的内涵、实践的形式与参与的范围,使得各类大专院校、更多专业与更大面的大学生能够参与进来,成为在校生和全社会的设计创新实践平台。每年都有不少学生通过全国3D大赛的平台将设计理念付诸实践,一些优秀的设计方案还申请了国家专利保护。
记者还获悉,在推动教育实践的同时,全国3D大赛还搭建起了成果转化的平台。全国3D大赛每年都涌现出了一批批优秀、实用、具有良好市场开发价值的创新作品,大赛秘书处通过各种形式积极进行牵线搭桥,推动创新设计的产业化生产转化。先后与常州市人民政府、北京光华设计发展基金会等多家单位合作,设立了“全国3D大赛种子基金”、“3D技术人才创新发展基金”等,探索产业化合作的新形式,为全国3D大赛优秀设计作品的产业化提供平台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