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中移动李跃献两计
昨天,在钛媒体上写了一篇文章,批判了一下飞信为什么永远不能取代微信,没想到影响那么大,美得惊动了“党中央”,我的前同事还给我电话说老半天,据说某领导也看到了此文。这些问题其实都不是秘密,也说的都是事实。如果我昨天说的是破,我今天想说说一些建设性的东西,即如何“立”。
有一个国家,人民住在一大二小的三座城市里。人们或走路,或骑自行车,或赶牛车,在乡间小路上怡然自得。直到有一天,汽车出现了,并开始普及。两座小城市立即扩建马路,让汽车畅行,而大城市则陷入纠结,希望由汽车厂家出钱修路,争议中时光飞逝。结果很简单,想拥有汽车的人开始搬到两座小城市住了。
中国移动就像故事中的那个大城市,正纠结与郁闷。在2G网络时代,中国移动处绝对优势,但3G到来后却进展不顺,中国联通的WCDMA和中国电信的CDMA2000与国际接轨度较高,中国移动采用TD-CDMA,属国内自主研发却遭到用户冷遇。比如,iPhone并不支持这个制式,用户纷纷投入联通和电信。中国移动希望通过进入4G摆脱困境,但4G牌照今年却似难以出来。
正在此时,微信等移动互联网产品强势而来,中国移动把矛头对准了微信,提出要收占用信令的费用。但这并没有解决中国移动的主要矛盾,应该还有更好的办法。
首先,怎么面对信令这个伪问题?
目前,中国移动提的最多的是信令问题,认为微信类产品占用了太多的信令通道,所以要收费。但实际上,此等“堵”的做法实为下策。
第一,占用信令的不是只有微信一个产品,智能手机上的绝大多数APP都需要占用信令通道,它们需要定时与服务器通信和连接,确定在线状态,更新和提醒App。既然信令是具有Push notification的智能机的通用问题,个别地对付微信,就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不解决真正的问题。本质上,这是老旧的2G网络不适应智能手机发展,需要升级换代的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只能会有更多的用户流失。
其次,信令问题不是运营商普遍遇到的问题,而是中国移动2G网络的特有问题。联通和电信的使用率比中国移动高,但也能轻松应对。韩国和日本的类微信产品更普及,却从未有过信令占用问题的抱怨,当地的运营商只抱怨实时双工的网络电话(VOIP),而微信刻意回避了提供这项服务。
所以,对中国移动而言,信令问题不是一个根本性问题,也不是主要矛盾,只是中国移动2G网络的特有问题,只有加快用户转到3G和4G,才可真正解决问题。过于强调信令问题,会分散中国移动对实质性问题的专注力。
其次,作为从运营商行业跨到互联网行业的过来人,我还想借钛媒体的宝地,给中国移动献上两策,反被动为主动。
在4G牌照发出之前,会有一个过渡期。期间,中国移动面对的主要问题,还是如何以老旧的2G网络与联通和电信周旋,尽量改善智能手机用户的体验,不让用户流失给对手。从这个角度看,微信类产品就不再是敌人,而是应该努力相处好的伙伴。
所幸,中国移动受到智能手机的压力不是全国性的,数据压力点只限于在密集城市区,通过加大局部建设就可以解决问题。中国移动一年有1200多亿元的利润,只要拿出100亿,针对大城市数据密集区针对性地增设基站,拓宽信令道路就可很有效果。其实,这一工作迟早要投入,何不现在就做。
增设基站哪怕是2G的,也可以设,因为现有技术,基站直接升级3G、4G,已非难事。只不过早一两年支付基站位置租金,电费和机器的一两年折旧。而且,如果直接补3G的基站,效果不一定好,因为许多用户的终端不支持TD-CDMA。
这其实也是与联通和电信竞争的需要。过去,运营商为实现政治上的要求,搞村村通,让基站遍布祖国大地,但许多没有话音和数据需求,成本很高。中国联通在连续两年投入过千亿后,今年只需花200-300亿,就可在重点大型城市繁忙地区加大基站密度。
还有一个立竿见影的好方法,就是开发Wifi的潜力。中国移动的WLAN分布很广,但因为中国移动按时长计费,用的人很少,多少有些浪费资源。中国移动不妨试试WlAN在一定程度上的免费,可以大量缓解密集地区的流量压力。这是一个非常可行的方案,虽然必然会遭到很多运营商朋友的反对。因为运营商的思路从来是怎么收费,而互联网是怎么免费。但是当移动互联网发展到运营商和互联网企业不得不交叉的阶段,运营商打破无时不收费的思维就成为必然。或者也可以将WLAN的收费政策制定得更灵活,多级。
其实,我现在最关心的是,中国移动一直希望推动4G政策加速,而目前工信部又处于研究微信威胁之机,中移动何不借机向政府要政策,推动4G尽早出台。如此方可彻底解决问题。等大城市整体搬迁至新城,家家户户都有了大车库,到时还会愁汽车厂商不够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