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召唤:联合进攻游戏简介
去年的《使命召唤》在游戏业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真实的战争背景加上紧张的游戏剧情,使得整个的游戏,看起来相当的流畅,一改以往二战题材游戏的冗长的剧情交待,而取而代之的是紧张的战斗任务,使得游戏玩起来相当的爽快,加上多样化的战斗任务和武器的使用,使得原本大批荣誉勋章的支持者对本作业产生的相当的好感。而《联合进攻》保留了原来的游戏结构,玩家将会扮演美国、英国和苏联三国的士兵,完成10项以上的任务。开始时,玩家将会作为苏联军队的一员,参加二战最大的坦克大战--库尔斯克战役。接着,玩家成为英国B-17轰炸队里的成员,与敌人进行激战,最后玩家将加入到美国军队中,参与德国纳粹党西线的坦克大决战。游戏中的人物样貌与原作也是大同小异。 游戏将以二战三大历史性转折为基础展开,此外,故事之间使用了一些强制性的跳跃,因此玩家必须全神贯注才行。总的来说,英国,苏联和美国的战役都是持续数周的完整的战役。如果英国军队的轰炸任务不符合总的要求,那么余下的英国军队任务就会参与到了西里里的入侵战役。美国军队进行的是生死攸关的坦克战役,而苏联军队进行的是库尔斯克战役,而这些战役是相互连贯的。
使命召唤:联合进攻评测
测首语:
虽然2战题材的游戏年年都出,但是感觉今年特别的多,光光最近发售的二战题材的游戏就有6《太平洋战争》《荣誉勋章:血战太平洋》《D-DAY》《使命召唤》等等,在众多二战题材的游戏中,最值得玩家期待的就是《荣誉勋章》和《使命召唤》的续做了。前做的巨大成功使得广大游戏玩家都在等待这个大作的后续篇章,最近《使命召唤》的续作《使命召唤:联合进攻》终于发售了,eNet编辑部也第一时间拿到了此款游戏。(不过因为小编最近太忙,所以评测没有马上出来,希望广大玩家谅解。)下面就给大家带来这个游戏的评测,请看
游戏画面:
游戏和前作所用的是同一个引擎,因此在画面效果上并没有很多的改进,但是游戏的画面仍然很吸引人,因为游戏中可以使用的武器相当的多,因为也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图形构成,在使用苏军的时候玩家看到的是丛林战和雪地战的画面,看着炸弹在身边爆炸,看着因为冲击,而造成的模糊的视觉效果让人体验到战场上的残酷,而当玩家进行到坦克会战的时候,则会驾驶坦克,一展钢铁雄狮的风采。当进入英军战争的时候,玩家更能体验到,轰炸机,翱翔天空的紧张刺激,对地轰炸,看着地面上一座座建筑物,被自己驾驶的轰炸机夷为平地,那种成就看,真的是难以言喻。而所有游戏中使用的武器都是按照原始武器进行设计的,外形,样式都是一板一眼,尽可能的力求准确。
#p#副标题#e#
游戏声音:
至于声音效果方面,开发者们把声音效果提高到了新的水平。炮兵团震耳欲聋的声音不停地环绕在耳边,此外MG-42非同凡响的声音,士兵们的尖叫声,坦克行走的声音以及炮火的声音交织在一块,让人如同处身于硝烟四起的战场中。 各种枪械,手雷,呼啸的飞机,轰鸣的坦克都刻画的临场感实足。各种人声也体现的很真实,美军的美音流利圆滑,英军的英音则饱满纯正,甚至在几个潜入的关卡碰到的德军都说的是流利的德语,只有苏军,不能使用俄语,只能操着一口卷舌的英语上场了。还有各种各样的其他音效,枪弹着地的声,战友的脚步声,爆炸飞起的泥土声,狙击枪的弹壳声,都作的非常到位,所以整个游戏在音效的配合下可以说战争气氛烘托的非常真实。音乐也相当大气,不过在整个游戏中似乎戏分不足,大部分的时间没有音乐,但是就如同电影一样,在激动的过关时刻的背景响起那大气的交响乐的时候,真的很让人心潮澎湃。
游戏感受:
多种游戏模式的设置使得游戏的时候不会感觉千篇一律,比如空战(除了射击还有投弹等等),坦克战,甚至还有船上的水战,坐在汽车摩托上的追逐战。可以说使得游戏的内容相当丰富。在这里想说一下一款以战争尤其以二战作为题材的游戏,自然要有其鲜明的主题,玩家的任务不再是单纯的杀死所有的敌人,更包括救援,撤退,掩护,冲锋等等,另外一个鲜明的特点是战争中永远没有孤胆英雄,不和战友配合你会寸步难行。相信这也是这款战争游戏的的过人之处吧。
#p#副标题#e#
游戏中的地图比原作了了许多,同时增加了多人同时编辑地图的功能。游戏拥有10多项单人任务和9副多人模式地图,为玩家提供了不同的战斗经历。在英国军队B-17轰炸任务中,轰炸机被德国的AA高射炮击中和战机包围,飞行员通过广播发出求救信号。接到求救信号后,玩家立刻调校高射炮向敌人的战机开火。这场战役的进程是根据玩家击中的飞机数量发展的。如果飞行员和同伴被击中了,玩家就可以接替他们的位置,驾驶飞机或者控制炮火。再此之前,玩家要进行一些干涉或者武器的维修等工作。在库尔斯克战役,玩家扮演苏联的士兵防御德国的反击。玩家坐在运送部队到前线的坦克上,四周都是战友们。战斗机在天空中飞翔,远处不断传来爆炸的声响。这一切将让玩家置身于战争中心,成为战争的一部分,而不是旁观者。
#p#副标题#e#
使命召唤:联合进攻游戏画面
#p#副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