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T业界 > 正文

同志社交:下一片社交领域的蓝海?

2015-01-28 09:37
原创

  LGBT群体最近两次引起大规模关注分别是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出柜和国内知名学者李银河的伴侣曝光。

  人们通常以LGBT来概称Lesbian(女同)、Gay(男同)、Bisexual(双性恋)以及Transgender(跨性别)人群。随着越来越多的政界、商界、娱乐界名人敢于在公众面前公开出柜,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理解并接纳LGBT这个群体。也许他们尚未深入了解这个群体所具备的特征,名人的勇气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宽容度的传播。从社会进步的层面讲,相比几年前,政策更加明朗,大众道德取向也逐渐由撕裂走向宽容的统一。如今的中国社会已经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地开始对这个群体产生认同。

同志社交:下一片社交领域的蓝海?

  在这个大背景之下,LGBT群体一次又一次的进入人们的视野,甚至时常处于话题漩涡的中心。

  随之而来的是,在商业世界里,有许多创业者和投资人将目光主动投向这个群体——确切来说,是这个群体背后的粉红市场。

  面向同志人群这一垂直群体的移动社交应用成功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2014年以来,不断有同志社交软件进入到粉红市场中分一杯羹,不断有同志社交app曝出融资消息。

  是移动端社交真的迎来了一次粉红经济高潮还是拜托创业者、投资人放过这个群体,应用太多,中国的同志已经不够用了?

  同志社交崛起,资本涌入,看似一片蓝海

  看上去时机成熟了。

  在蒂姆·库克宣布出柜后,大洋另一端的中国,同志社交软件Blued创始人耿乐觉得是时候公布3000万美元融资的消息了。媒体纷纷找上门来,甚至连英国知名同志新闻网站Gaystarnews、《华尔街日报》、BBC等西方主流媒体都介入了这场融资报道。

  2014年10月,耿乐宣布Blued的获得DCM3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

  西方媒体将这场融资视为中国社会宽容度进步的代表。但对于同领域内的其他创业者来说,他们将其视为一个契机:在此之前,同志产业并没有跟上互联网发展的步伐,粉红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引不起媒体的重视。Blued获得数千万级别的融资似乎向创业者们证明了,同志群体的移动社交已经成为市场和资本的新宠。

  Blued宣布融资之后,在其之前或之后创建的同类型社交软件纷纷开始寻求关注——媒体的、市场的、资本的。与耿乐前后宣布融资消息的还有另一款同志社交软件ZANK,2014年7月ZANK获得联创策源2000万元A轮投资。

  就在这段时间前后,同志社交领域不断传来新产品诞生或者旧产品融资的消息。


  2014年,在国内同志社交市场上出现的同性社交软件包括:G友、Aloha、The One、The L、左左、GayPark等。目前出现的女同社交产品还有:Pinkd、Laven、呜啦啦、LesPark等。

  而他们的融资情况,也像这些产品本身一样多的数不过来,但没有一个能够大到引起关注。已有数据显示的有GayPark进行的pre-A轮融资,The L、The one正在进行的A轮融资。但是具体金额都未知。知名度略高的G友,在136万元的股权众筹投资后,获得了创新工场的天使轮投资,融资数目未透露;目前正在准备展开A轮融资。

  中国市场中的同志社交软件开始大规模崛起,连资本也盯紧了这个市场。

  当提及同志群体背后的粉红市场究竟有多大时,创业者们总爱把“按照5%的比例估算,中国的同志大概有7000万人,这个市场有3000亿美元的消费前景”挂在嘴边。

  他们对似乎对这个市场丰赡的未来充满坚定的想象。多半是被一些调查机构的数据“引导”了。

  同性恋市场投资咨询公司LGBT Capital的创始人保罗·汤普森(Paul Thompson)给出的数据,称中国的LGBT市场达到3000亿美元,仅次于欧洲的8700亿美元和美国的7500亿美元。

  西蒙斯市场研究局(Simmons Market ReSearch Bureau)的数据则显示,同性恋者的购买力远高于异性恋者——前者拥有度假屋、家庭影院和笔记本电脑的可能性分别是后者的2倍、5.9倍和8倍。

  看似充分的数据让创业者们坚定的相信,中国的同志人口远高于美国,未来的同志市场有着巨大的增长空间。

  在耿乐看来,有不少投资人因为不够了解这个市场,所以处于观望状态。但更多的情况是,有不少投资人进行投资的时候并不是因为产品本身的价值,他们有时候是出于分散投资的考虑,有时候甚至仅仅是跟风了市场的走向而已。

  所以,仔细观察这些投资会发现,多数情况下,它们的金额并不属于高级别。“我觉得2015年会给资本界一个冷静期,投资人会看到我们的许多追随者会逐渐没落,那时候他们会更加明确投资的方向。”耿乐说。

  同志社交市场潜力需要重估,是蓝海还是死海?同志够用吗?

  尽管有数据的支撑和资本青睐,但创业者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多数软件的用户数量实在少的可怜。

  2012年11月便上线的The L,即便已经完成了A轮融资,用户数量也只刚刚超过百万。另一款上线5个月后得到天使轮融资的产品G友注册用户也是百万级别。

  规模略大的两款产品,情况也并不乐观——Blued称目前的用户数量为1500万,这其中还包括300万的海外用户。ZANK注册用户为500万,其中也包括一部分港澳、马来西亚用户。


  回过头去看这个市场的空间时,耿乐重新进行了估算:“依然按同性恋人口占总人口5%的比例估算,男同志大概是3500万,除去小朋友、老年人,没有智能手机的群体,按6亿多手机用户来估算的话,我们觉得我们可以获取的男同性恋的用户大概在2000万左右。”

  “当然,这是比较理想的状态,也是把这些人群全部获取到的情况下。”耿乐补充说。

  同志社交软件的市场潜力需要重估。

  一方面是市场空间并没有预期中的那样大,另一方面是,市面上的同志社交产品出现严重同质化倾向。目前看来,更多的产品都只不过一款又一款模仿陌陌的、基于LBS的“选择周边同志”的工具而已。

  性取向作为社交网络的构建维度过于单薄,难以支撑起有效的社交网络也是产品同质化的原因之一。对于目前的这些社交产品来说,它们基本上是基于性取向维度切入的,但问题的关键可能在于,同志社交平台能否把用户关系建立的维度扩大到性取向之外?

  虽然,意识到这些情况的创业者们纷纷找到了应对的策略——他们通常选择国际化和开发同志群体的周边服务。

  ZANK的创始人凌绝顶曾经与旅游机构尝试过为自己的同志用户提供东南亚旅行的业务。The L团队也新西兰旅行社MUG合作,为用户奉献新西兰结婚旅行活动。但令人遗憾的是,这种周边服务开发的并不完善,它们的变现能力也有待商榷,至少目前还没一种模式是已经规模化的。市面上的同志社交软件,目前少有已经盈利的——他们当中的多数都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

  耿乐能够依然对这个市场保持乐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Blued目前是该领域内市场份额第一的产品,他们的国内用户数量依然在增长,并且已经开始着手了国际化的进程。有DCM的国际资源支持和已有的海外用户的基础,耿乐觉得Blued的国际前景也是明朗的。

  但他的另一观点是,同志群体移动端的社交已经不是一片蓝海了。“其实在同志市场和陌陌所在的陌生人社交领域是一样的道理,马太效应很明显。新用户更加愿意选择是因为我们的用户基数本来大。但是大家这个时候还想进入这个市场的原因,可能是他们依然想做好差异化竞争,分得一杯羹。有投资人也是这样的想法。”

  另一部分产品也表示他们会选择国际化,但国际化的困难似乎超过他们想象。欧美市场的成熟度已经很难再接纳一款中国本土产品的介入了。出于文化等各种因素,进入到其他国家市场的路看上去并不会一帆风顺。毕竟,我们目前能够看到的中国本土稍具用户规模的同志社交产品只有一个。

  同志社交产品林立,在它们能够实现国际化之前,中国市场上的同志看来是不够用了。

  有观点认为同志社交难有好前景的另一方面原因是,已有的社交网络对垂直社交造成了消解。

  对同志移动社交来说,它们满足的主要是同志群体的“发现”需求。但是作为普罗大众中的一员,同志也有异性交友、兴趣分享等与异性恋者同样的生活需求,而这是垂直定位的同志社交所欠缺的地方。在新浪微博、人人网、QQ空间等社交网络中,用户早已能够在其个人资料中设置自己的性取向。而社交网络的群组功能也可以轻松形成同志群体自己的圈子。更为重要的是,面向所有人的社交网络更有助于同志群体与社会大众在互联网上进行交流互动,加深普通人对同志的了解和理解。

  综观所有方面看来,同志移动社交的概念也许还并未成熟可以容纳这么多社交产品和资本的地步。创业者和投资人们是时候考虑一下,别只盯着移动社交,也做点其它为LGBT人群服务的产品。毕竟再这么下去,同志社交应用够多,同志不够了。

举报
关注公众号“多特资源号”
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侵删
热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