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中国新歌声大洗牌?旧瓶装新酒 前景尴尬

2016-07-20 11:11
来源:南方网

  原标题:换汤不换药 前景不明朗

中国新歌声大洗牌?旧瓶装新酒 前景尴尬

  换了椅子但没换导师的《中国新歌声》。 主办方供图

  导师转椅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呼啸而下的滑车。上周,《中国新歌声》带着全新节目名、舞台设计和模式与观众见面。在CSM全国网上,“新歌声”的收视率刷新纪录,高达2.24%。

  改了名字意味着新的玩法甚至能挽救“一季不如一季”的收视率?虽然第一集节目获得了高收视,但更多人并不看好这档节目的走向,认为只不过第一集大家抱着好奇心“围观”而已。在没有本质更新的情况下,又因为版权问题不能完全复制之前“好声音”的模式,导致《中国新歌声》走向有点尴尬。

  从今年初,就开始以版权纷争争抢头条的《中国新歌声》,艰难地从“好声音”蜕变为“新歌声”。被万千眼光注视着的灿星,顶着压力,交出成绩单。然而,所谓大刀阔斧的改变,依旧是因循着调侃导师、李咏刷存在感、广告商的植入影响等展开,所谓的“新意”还是不走心的“套路”而已。

  创新对于综艺节目来说,几乎是常态。这次《中国新歌声》的改版,因为版权的危机和更迭,吊起所有人的胃口。从舞美、主持人到节目商标全部大改,门面上绝对是“焕然一新”。这次创新,全面代表了一档节目“换血”“换版权”的基本动作

  但这样“创新”,反映了无论是综艺节目还是真人秀的策划与创造,都到了一个焦灼的两难境地。即在创新的层面上,微观的、细节上的改变随处可见,其中上至节目logo下至单集结构、任务环节,但是涉及到节目的宏观策划上,想法几乎是停滞不前。

  在《中国新歌声》中,所有“好声音”的痕迹都被擦干抹净,但最核心的“盲选模式”“明星导师”制依旧纹丝不动。很多观众对此给予“换汤不换药”的评价。从豆瓣等平台上看,围观观众表现冷漠,稀稀落落的点评和评分,和收视率截然相反。这样的反差,让《中国新歌声》就像一台看着十分热闹的音乐联欢晚会,收视红火,但再也不能为观众带来念念不忘的回响和讨论热度。而且,在满足了大家的好奇心之后,收视还能火红几集,还是个问题。

  成熟的模式要改变,真的这么难?业内人士告诉南方日报记者,成熟的综艺模式意味着强大的观众粘合度,需要平衡各种风险的制作方,一般不会轻易舍弃,“不知道会不会好的全盘改变”总是比“不会差到哪里去的原有模式”更安全。“基本上确立了这样的方向之后,制作方就专注于在小的细节上,特别是明星和素人选手的选择上狠下功夫。”


  其实,成熟模式的延续,在《我是歌手》第四季就已看到局限性。几乎是一成不变的节目形式,即使迎来李玟这样的“国际一姐”,也无法再创“现象级”的收视口碑。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蒙面歌王》《我想和你唱》《跨界歌王》等热播的音乐类综艺节目,尽管在细枝末节上,它们都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创新,诸如强调神秘感、让明星和素人大合唱,让演员跨界演唱……但究其根本,这些创意都没有改变音乐+明星+选秀的“千年老模式”,要想获得“爆款”的口碑,当然没有可能。

  曾经,《中国新歌声》的前身《中国好声音》和《中国好歌曲》,被认为是音乐类综艺节目的两座丰碑,分别从“歌手”和“原创歌曲”做出音乐节目的两种极致。但是走到今天,歌手和原创歌曲也好比两个固化的标签,将“音乐+”的综艺节目“定性”和“定型”,变成套路。其实,这就是音乐电视综艺节目创新的处境,要么购买节目版权,要么借鉴一些环节,要么只从细节入手,几乎不做大的改版。这或许是保守,也或许是商业策略,但最终无疑在锁定固有观众的同时,流失了更多潜在的新观众。

  ■记者观察

  音乐综艺只能“唱”和“侃”?

  音乐类综艺节目的现状,用王朔的小说《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形容,最是恰当不过。

  火焰代表希望,生生不息。一直以来,音乐类综艺和真人秀,是长盛不衰的收视热门,也曾经创造出《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这样的现象级节目。直到综艺无限发展的今天,同期的音乐类节目依旧是有不下10档。

  尽管生命力顽强,但却再也不能用“兴旺”来形容其节目,特别是泛滥的故事化情节,无疑是对节目本质的削弱。《中国好声音》一度被观众取笑为“中国好故事”,走到《中国新歌声》,大幅聚焦选手故事依旧是屡试不爽的套路。哈林一句“为啥五官比较深邃”,一看便是曝光选手“身世”的引导。

  直到这一次的改版,这一档节目也没能找到更好的助燃剂,还是导师和选手没完没了“侃大山”,这也成为音乐类综艺节目虚火之下的困境——音乐性被娱乐性全面围剿,“扯嘴皮”占据了一大部分的时间。最重要的是观众对此也审美疲劳,不再为此买单。

  另一半的海水,代表了音乐类节目尚未未开掘的未知性。目前,除了娱乐性的风气,音乐类节目的“明星思维”也是圈内制作的一大惯性,所有一线、国际咖都已经被吃干抹净,如果再从明星的角度挖掘节目的收视潜力,音乐节目势必只会越走越窄。

  提到音乐综艺类节目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窄,反馈到节目策划本身,也就是创新的点子已经越来越少了。看似节目的形式百花齐放,其实内容很快就被消耗干净。音乐真人秀节目如果真的要实现争奇斗艳,眼光必须望向另一半未知的海水,一窥底下的究竟。很多时候,制作人总是依靠脑力,希望创造一台“模式上”令人耳目一新的节目,这时候不妨转变思路,借助于整个社会环境的热点,挖掘更多有趣的结合。


  音乐如果能够拓展,它可以是一种体验、一个产业、一种观看方式,这个领域的内在丰富性绝不只有“唱和选”这一种模式可以纳入综艺节目中。(钟琳)

举报
关注公众号“多特资源号”
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侵删
热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