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都是微信推出的面向企业级市场的产品。不同的是,企业微信是独立于微信的,专门提供给企业使用的IM产品,是一个独立APP;而微信企业号是依托微信的大生态,建立在微信整体架构和关系链之上的,为企业/组织服务的连接平台。
企业微信与微信企业号、微信会打通吗?
目前企业微信与微信企业号已经有部分合作,例如企业号的用户能一键注册企业微信,组织架构能同步过来;首次通过企业号的方式创建企业微信,会在企业号小助手提示成员加入企业微信,高效的传达到成员端,后续仍会尝试更深入有效的合作。在与微信打通方面,目前企业微信是授权微信的帐号体系登录,所以可以将企业微信看作是微信在工作场景下的一个衍生。除企业微信里的内容可以分享至个人微信好友之外,与微信其他功能打通目前暂时还没有实现。 感谢您的支持与理解,还请您后续留意更详细的官方信息!
在企业级服务市场这片红海中,腾讯的布局已长达十年之久。2014年,在原有订阅号、服务号的基础上,腾讯就已经推出了完全基于微信平台、链接企业内外部关系的微信企业号,而此次推出的企业微信,可以看成是更接近于钉钉的、横向升级的独立企业办公APP。
从目前企业微信的功能来看,与阿里钉的切入点基本一致。除了传统的同事群聊、点对点单聊外,着重集合了工作场景能够应用到的公费电话、邮件、考勤、公告以及请假审批等功能。虽然目前的企业微信V1.0版本在功能上只能满足基本办公需求,但在深度体验后,仍能轻易察觉腾讯系产品在细节上的精准把控。
以“请假”应用为例:
1、进入编辑页面停顿3秒左右,系统会主动触发缓存,提示是否需要恢复上次未提交的请假单。
2、已提交的请假在未达到最高级审批人前均可重新提交,方便对原有的内容进行补充说明。
3、发起请假时会自动扣除双休日的天数。
目测虽然阿里钉先行抢占企业级服务独立App的市场,但企业微信系出腾讯,后者团队(腾讯RTX团队)在过往十年已经积累了大量企业的需求及应对方式。两者的正面较量,一触即发。
在企业微信注册流程的第一步,官方就推荐与“腾讯企业邮箱”或者“微信企业号”同步的方式进行企业内部通讯录快速导入选择。这是否说明在企业微信这款产品设计之初,就已经考虑与微信企业号的数据进行打通了呢?答案也许并非这么坚定。
当体验者在微信企业号后台进行人员录入时,微信号、手机、邮箱三种信息不同时为空即可生成新成员,而企业微信后台添加成员时,手机号成为了必填项。我们可以认为,企业微信此举是为了后续更好的推广公费电话功能,但有意思的是,根据这样的设定逻辑,如果将微信企业号后台的某位未登记手机号的员工同步至企业微信后台,因手机号为必填项的原因,将有可能会导致该名员工无法正常加入企业微信,可见两者在对企业人员基本信息字段的设定上,尚未做到完全的同步,这是否为企业微信产品设计人员的疏忽呢(或许,又是临时工惹的祸吧)?
让我们倒回今年三月在深圳举办的2016年IT领袖峰会上,马化腾曾经对企业级市场下了“慢工出细活“的定义,同时发出“不是靠几篇PR稿就能做起来”的感慨。随之而来的就是四月初,阿里钉将战火直接点燃在腾讯的家门口,这一系列的挑衅或许已让腾讯内部压力山大。战火烧到了家门口,从公关层面来说,即将上线的对抗级产品——企业微信无疑将承担更大的压力,此时,借助于已打磨了近2年的“同袍兄弟”——微信企业号所积累下的大量企业级用户资源,迅速沉淀到企业微信中,才能让这只反击的拳头出的更快,更狠。
友谊的小船,是翻呢还是升华呢?
企业微信与微信企业号,同是腾讯系的企业级产品,本是同源。按照腾讯的内部惯例,在没有强大外敌时,内部同类型产品的不断撕逼,谋求上位是正常路径。但是,当面对来势汹汹的阿里钉和百度熊时,又将如何?在此,小编不妨来做一个更大胆的推测,在现有通讯录互通的基础上,两者在未来会有更进一步动作发生,比如说两者合并,共同运营。
如果,停止撕逼,形成内部双手互搏之势,然后更快的占领这个市场,小编认为接下来企业微信和微信企业号可能需要做出以下的调整:
1. 两者之间的信息触达连通上需要更好的兼容,包括通讯录字段等,所以后续有可能将调整通讯录的数据库字段,以达到更完美的匹配;
2. 开放手机号与微信自动匹配功能,杜绝拥有两个以上手机号/微信号的用户在两个平台上出现信息错位的可能;
3. 开放API接口,让更多优秀的第三方研发团队进驻,迅速扩充工作台上的的应用种类,并且由此可能衍伸出与企业微信紧密相联的第三方企业级服务生态圈。
截止发稿前,企业微信团队已透露了相关信息——企业微信的API接口的开放已排上日程。“开源”的姿态初见端倪,谁能成为企业微信的首宠?传统的OA厂商?SaaS市场的新秀(如和创、销售易),还是腾讯生态圈内的那一大批ISV?暂未得知,正所谓未来已来,就让大家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