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T业界 > 正文

2017天猫和京东双十一销售额到底哪个先到1000亿成交额

2017-11-13 09:34
来源:网络

  今天一大早朋友圈就被一条“天猫京东双十一销售额谁先到1000亿”的新闻刷屏了,先不说是不是炒作,小编第一反应就是2017京东双十一销售额居然也破千亿了,现在有实力和天猫刚一刚了。那么,2017天猫和京东双十一销售额到底哪个先到1000亿成交额?下面,小编带大家来看看。

2017天猫和京东双十一销售额到底哪个先到1000亿成交额

  天猫:9小时和大家完成了一个1000亿的项目

  天猫商城今天早上9点在其微博上发布实时数据,2017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交易额在9小时0分04秒达到1000亿元。从这一实时数据不难看出,天猫全天交易额很有可能超越去年的1207亿元。天猫官方在微博上表示:“恭喜大家和马云、张勇完成了一个超1000亿的项目!!”

2017天猫和京东双十一销售额到底哪个先到1000亿成交额

  京东:早上七点四十五下单金额已突破千亿

  同样是今天早上9点,京东在其微博上发布实时数据,2017京东全球好物节累计下单金额在早上7点46分时就已经达到1000亿元。

  令人关注的是,很多人从两个公司的战报中发现了一个事情:京东的双11交易额超过了天猫!天猫在早上9点发布数据称,2017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交易额在9小时0分04秒达到1000亿元;同样是在早上9点,京东宣布2017京东全球好物节累计下单金额在早上7点46分时就已经达到1000亿元。这意味着京东比天猫更早突破了1000亿元!

2017天猫和京东双十一销售额到底哪个先到1000亿成交额

  一石激起千层浪,关于京东双11交易额是否真的超过了天猫,引发了阿里巴巴和京东高管之间的隔空论战。

  京东双11交易额超过天猫,到底是数学问题还是逻辑问题?

  首先是阿里巴巴市场公关委员会主席王帅坐不住了,他在网络直播中直指“京东数学很好”,说京东的双11活动是11月1日到11月11日,公布的销售额是累计销售额,而阿里巴巴的数据则是11月11日一天的数据,这样对比统计口径差异太大。

  随后,京东集团CMO徐雷在朋友圈进行了回应,他说,“搞不明白,为啥你家可以提前预售20多天开卖然后算一天销售额,我家不能正常开门做买卖只算11天购物季销售额,这不是数学问题,这是逻辑学问题,你有本事让商家20多天开门不做买卖,我只有本事11天好好做买卖。”


  京东双11交易额超过天猫,到底是数学问题还是逻辑问题?这要从阿里巴巴和京东双11的不同做法说起。

  京东的双11很清楚,就是11月1日到11月11日进行,用户可以在其中任何一天购买,因为京东有价格保护,如果用户11月1日买了,而之后降价了,用户是可以得到差价补偿的;而阿里巴巴就不一样了,表面上看是只有11月11日这1天,但实际上,是30天!

  具体来说,阿里巴巴为了能在11月11日这一天创下一天销售的天文数字,所以会要求店铺们提前一个月左右做预售,要么发券,要么让用户交定金,最后在11月11日才开放购买。用一个词来形容阿里巴巴双11的这种做法非常贴切,那就是“憋单”,前面一个月只让你看,用低价来让你眼馋,憋着你,最后在11月11日这一天才开闸放水。

  阿里巴巴的“憋单”vs京东的敞开销售,到底有什么不同?

  阿里巴巴双11的“憋单”式销售模式,在早期起到过一些积极作用。彼时,网购还没有像现在这么普及,较低的价格加上持续一个月的宣传、推广,让广大消费者了解了网购,推广了电商这种模式。

  但是,这么多年过去,无论是行业还是消费者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阿里巴巴的这种模式越来越显现出弊端。从用户的角度,网购已经变成了一种主流生活方式,在网上买东西不是过双11这个节的时候才有的行为,而是天天的行为。而且,现在的用户,早已经过了对价格敏感的阶段,更加注重品质、更加注重体验。这时候,你再用憋单的方式,让用户一个月的时间里只看不能买,只能到11月11日凌晨熬夜才能清空购物车,就无法适应用户已经变化的需求了。

  反观京东敞开销售的模式,用户购物就从容得多了,十几天,每天都是低价,用户可以随时购买,加上有价格保护来保驾护航,即使买贵了也能获得补偿,保障了天天低价。

  从行业的角度,阿里巴巴双11的憋单模式,让商家和品牌们也苦不堪言。设想一下,如果你提前一个月就公布了双11的较低价格,还有哪个消费者会提前买相对较高价格的东西?于是,店铺需要忍受一个月较低的销售,来实现11月11日的引爆。其实,就是一个面子工程,算下来11月11日这一天的销售额和平时一个月的销售额大同小异,可谓是赚了面子、但是心里都是苦。

  这种模式对于供应链的压力也是有目共睹的,无论是对于备货来说,还是对于物流来说都是如此。拿物流来说,每年的双11都会有各种爆仓、配送站瘫痪的消息。不仅用户体验大大下降,而且也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极大压力和损耗。

 


 交易额的反转,预示着京东整体超越天猫的速度在加快

  了解了两者在双11的不同做法,恰恰说明阿里巴巴“1天”的和京东的“11天”的交易额对比也是有参考意义的,反而客观地反映出两者的实际实力。

  或许了解了这一点,就能明白为什么阿里巴巴会恼怒的原因了。记得今年9月时,京东集团创始人兼CEO刘强东接受CNBC采访时曾经说,“五年内,我相信我们将超越天猫成为中国最大的B2C平台,甚至更快”。今年双11,京东与天猫的交易额反转,说明了一个事实:京东真的追上来了,而且追赶的速度在加快。

  我发现了一个细节,在荣耀与小米的双11手机大战中,荣耀公布了天猫和京东的销售额。从11月1日到11月11日凌晨两点,荣耀品牌在京东+天猫平台销售额突破22亿元,其中京东上的累计销售额突破15亿元,这意味着天猫和京东的份额对比是3:7。这和此前IDC公布的两者市场占有率(天猫占有率不到30%,京东是73.1%)很接近,也从侧面反映出两者交易额对比的合理性。

  两个公司在双11上的不同做法,也折射出他们不同的模式和价值观。阿里巴巴的双11,憋一个月要在一天放个大卫星,还是从自身角度出发的做法,每年双11的XX亿是最好的宣传机会;京东的双11,敞开购买,则是从用户角度出发,让用户更从容购买,有更好的购物体验。从模式上来看,京东是自建物流,更懂得大促下如何合理分配供应链资源,做到张弛有度;而阿里呢,则主要是社会物流,反正压力是整个社会物流承担。

  总而言之,阿里巴巴和京东在双11交易额上的反转,引发了两个公司的对战。阿里巴巴的1天是憋了一个月的1天,本质是一个月的销售,这种模式弊端越来越突出,到了需要改变的时候。其实,每个公司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促销做法,双11也不是阿里巴巴的专利,而是整个社会的节日。阿里巴巴之所以有强烈反弹,或许就是担心刘强东所说的“京东超越天猫成为中国最大的B2C平台”越来越快地在成为现实吧。

举报
关注公众号“多特资源号”
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侵删
热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