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上海工作的白领吴军(化名)至今还记得8年前初入上海时的尴尬一幕,当身边的同事看到他在用QQ时,直接对他说,“这么老土,还在用QQ,现在都在用MSN了。”可见当时MSN在白领阶层的受欢迎程度,而这也是MSN难得的发展基础。不过,让人遗憾的是,当年的“狼来了”却未能吃掉中国的“羊”,反而把自己变成了“羊”。目前,因为MSN糟糕的用户体验及服务,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使用者想抛弃它。
“如果不是一些公司屏蔽了QQ,MSN的份额还得降。”易观国际分析师董旭如此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在全球即时通讯市场占40%份额的IM巨人为何到中国成了矮子?
水土不服惹的祸?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古老的中国名言或许正是MSN在国内外市场不同境遇的最佳注解。
日前,市场调研机构OPSWAT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微软Windows Live Messenger(MSN)占据了全球IM即时通讯市场40.67%的市场份额,Skype为27.39%紧随其后。而腾讯QQ、谷歌Talk、 GADU-GADU在全球则仅拥有个位数百分比的市场份额。
不过,与MSN在国际市场的霸主地位相比,其在中国市场的情况却非常不妙。
2005年4月,微软与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上海联投”)合资组建上海美斯恩公司,双方各占一半股权,借此,MSN正式在中国落地,并开展即时通讯、电子邮件、门户、搜索和无线增值等几大业务。这一年,在几乎没有任何宣传和本地化支持的前提下,MSN在中国即时通讯市场的份额达到了 10.58%,虽然与腾讯QQ的77.8%份额仍相差甚远,但在当时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即时通讯软件。
6年的时间过去了,到今年第一季度,易观国际数据显示,即时通讯的市场已经发生不小的变化,腾讯QQ仍以72.97%的市占率居首,阿里旺旺和飞信则分别以12.15%和6.27%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而MSN市占率仅有4.95%,排名第四。
和大多数进军中国失利的外企一样,水土不服被视作是MSN在华发展不佳的重要原因。
“一是文化背景差异化的原因,如互联网发展历史、上网人群属性等等,中国的网民还是‘草根’居多,而MSN所针对的用户还是互联网上的高端人群,其界面不如QQ有吸引力,使用功能上也不如很多本土软件方便简明;其次,从MSN本身来看,总部设在海外,对于大的策略方向上的回应相对滞后;再加上 MSN很难跟得上中国市场的变化,比如软件的更新和改进速度无法和QQ比,在基本服务上也不是很好用,附加功能的设计方面都比不过阿里旺旺等,今年其关闭空间的消息更让不少用户扼腕叹息。”i美股分析师胡龙飞如是说。
此外, 在“微软—MSN事业部—MSN海外总部—MSN亚太总部—MSN中国”的体系中,MSN中国的话语权其实并不大。根据此前披露的上海美斯恩公司内部报告,即便是中国区总经理,其大多数职能都必须在微软的全球体系里层层上报审批,可自行批准的项目仅限于“总付款金额等于或少于50万美元”的合同。
根据上海美斯恩年度财务审计报告,从2005年到2008年,公司年收入多保持在1亿~2亿元之间,净利润却不尽如人意。成立第一年的销售收入约3919万元,净亏损1175万元;2006和2007年,公司都基本实现了收支平衡,收入分别在1亿元和1.77亿元左右,净利润分别为7万元和 353万余元;但2008年收入上升到1.85亿元,亏损却扩大到近3000万元。
糟糕的服务
“在吗?忙什么呢?”昨天开始,不断有MSN用户接到好友的问候,不过,问候之后即发过来,“你能帮我买500元电话卡吗?我有其他用途。”甚至有用户差点上当,在去购买电话卡的途中才猛然想起这可能是个陷阱。
而且与竞争对手相比,MSN的竞争力正在弱化,这一点集中体现在用户体验上。“莫名其妙不能登录、莫名其妙不能加好友、莫名其妙掉线、莫名其妙阻止联系人。”在北京工作的白领李栋连用了四个“莫名其妙”向记者“抱怨”MSN的糟糕。
#p#副标题#e#
细节决定成败。不少MSN用户对于目前MSN所提供的基本功能也不太买账,特别是关于离线发送、断点续传、截图功能、群功能等问题。
“相比MSN,QQ的功能更加丰富实用,而且稳定。以办公常见的传输大宗文件为例,MSN经常传到99%突然动不了,而QQ提供的断点续传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李栋对记者说。而他所遭遇的问题,并非个例。
针对用户的种种抱怨,MSN(中国)总经理刘振宇曾表示,接下来将通过不断倾听和收集用户的需求及反馈,并结合本地化合作伙伴创新策略,为用户打造一个更贴近使用习惯的社交化即时通讯工具。
面对不断下滑的市场份额,今年MSN中国又将自己从即时通讯转型为开放平台。据悉,截至目前,国内已有近50家网站接入MSN,其中不乏新浪、网易、搜狐、豆瓣、酷6、土豆等重量级合作伙伴。通过加入MSN的开放平台,合作网站上的用户可以用MSN账号直接登录,而无需再度进行注册,这有利于接入网站吸引更多的用户。
微软MSN强调开放平台侧重三大业务:通行网络,可使用MSN账号登录其他社交网络;畅享精彩,可在MSN上看到并分享音乐、图片、链接;实时沟通,可以实时看到好友在其他社交网站上的更新情况。
不过这种做法更像是“OPEN ID”,董旭认为,带给用户的体验极为有限。
与此同时,MSN老对手QQ,也已经开通了“一键登录”等类似业务,并希望借助腾讯微博、QQ空间、腾讯朋友等平台矩阵施压竞争对手。
受困多年的MSN在中国力求突围却仍找不到出路。
数据显示,这几年上海美斯恩亏损危机常伴左右,最多仅是微利。业界一直有消息称,上海联投于2007年下半年就开始考虑全部退出,而百度、腾讯、网易以及盛大、九城等几乎所有国内知名互联网公司都曾与微软进行过接触,商谈合作运营MSN中国事宜,但均未有结果。
竞争对手施压
“Instant messaging(IM,即时通讯)相对是用户比较刚性的需求了,但是最为基础的技术要求MSN都完成得不是很好。在竞争环境下,你不动,竞争对手就会赶超。”董旭分析道。
去年以来,虽然不是IM工具,但微博在国内的飞速发展让所有人刮目,并吸引了大量用户,很多不经常使用MSN联系的用户已经把阵地转移到微博。新浪方面表示,截至今年4月底,新浪微博注册用户数已经突破1.4亿。与2010年相比,新浪微博今年的投资将增加1亿美元,用以提升新浪微博用户体验和活跃度。新浪微博更是希望用户数年底力争超2亿。
腾讯QQ也不断推出新的服务,以求黏住固有用户,并吸引新用户。更重要的是,方便、简单的使用习惯才是QQ的撒手锏,这对于二三线城市及农村市场极具吸引力。而且腾讯依附QQ开发的各类游戏更是吸引了大批忠实用户。
而反观微软MSN,似乎用户们并没有看到实质性的改变。不愿放下身段的MSN,如何亲近中国用户,并借此获得发展,留给MSN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p#副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