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实地探访塔布背后的故事_探秘“吴哥的微笑”是非常多小伙伴都想了解的内容,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记者实地探访塔布背后的故事_探秘“吴哥的微笑”相关信息,欢迎大家的分享收藏哟!
尽管对柬埔寨早已熟悉,但它对我而言仍充满了神秘与遥远。在柬埔寨雨季的尾声,当我们搭乘山东航空的包机穿过云层,降落在暹粒这片蓝天下,这个神秘的国度才真正在我眼前变得鲜活且具体。
名为“夕阳”的戏剧
刚刚走出暹粒国际机场,导游小林便带领我直接奔赴誉为全球最美日落地之一的巴肯山,回应着柬埔寨之旅给予我的首个召唤,欣赏这场名为“夕阳”的演出。
暹粒的气候犹如西藏的十里不同天,东边阳光普照,西边却倾盆大雨。购买吴哥窟大门票的片刻之间,雨滴便从头顶上方的云层中缓缓落下。或许察觉到我的忧虑,精通摄影的小林安慰我说:“没关系,日落还早呢,另一边天空依然晴朗。”
巴肯山海拔仅67米,虽被称为山,实际上只是一座小丘陵,徒步攀登至山顶大约需20分钟。但这座小丘陵在当地却是独一无二的高地。这段短短的旅程,让我首次亲眼目睹吴哥古老遗迹,仿佛置身于时空穿越之中。
矗立在我眼前的这座破损却又坚固的庙宇,便是高棉王朝耶输跋摩一世迁都吴哥后,建造的第一座国庙,被誉为“初代吴哥”的巴肯寺。巴肯山西侧是广阔的西池,正是我们观赏日落和晚霞的最佳方位。而山的东南部丛林深处,则隐藏着名声显赫的小吴哥,是所有来暹粒游客心驰神往之地。
巴肯寺坐落在巴肯山顶,反映了当时高棉人对山的敬仰之情。这座象征宇宙全貌的建筑蕴含着丰富的象征符号:七个层级代表七重天,顶层的高塔象征宇宙中心,除去中央高塔外,下层六级共有108座小塔,代表着四个月相的108天;从任何一面中轴线看巴肯寺,只能看见33座塔,寓意须弥山上的33位神祇……
如果说巴肯山壮美的日落与晚霞是柬埔寨之旅的美好序曲,那么小吴哥的日出与朝霞无疑是此次行程的最大看点和亮点。
凌晨四点半,在繁星闪烁的天空之下,说着不同语言的司机来到宾馆接我,我们在黑夜中摸索前行,来到小吴哥。明亮的车灯光洒在黑暗的马路上,格外醒目。我们穿越小吴哥宽广的护城河,误入歧途几次,途中遇见几位来自欧洲的旅行者和一对上海的母女。经过一番手势交流,我们终于追寻到远处的手电筒光线,找到了最佳的日出观赏地点。
遗憾的是,太阳躲在云层后面不愿露面,然而小吴哥五座佛塔之上飘扬的美丽朝霞并未让人失望。令人惊喜的是,不知何时,我们的身后已经聚集了上千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面对“吴哥微笑”的感动
早晨的朝霞并未达到预期的震撼效果,为了弥补这一点,我们需深入吴哥窟内部并领略一次辉煌的日落。下午三点半,我们离开酒店,导游沿途描述着落日前小吴哥壮观的画面。金色的吴哥激发着大家的想象力,而良好的天气更加激起了我们对落日美景的热切期盼。
小吴哥,又称吴哥窟,是吴哥古迹中最完整保存的庙宇,因其雄伟的建筑与精细的浮雕闻名遐迩,标志着高棉古典建筑艺术的巅峰之作,亦被誉为东方四大奇迹之一。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走过宽阔的护城河,踏过巨大的石砖铺设的步道,逐渐接近巍峨的窟堡,越发感受到了古高棉文化的深远和庄重。当我们步入吴哥寺内部,驻足在一楼充满故事的浮雕和二三层祭坛装饰浓厚的浮雕前,眼前的景象远远超出了壮美与璀璨所能涵盖的范围。
作为柬埔寨的象征,吴哥窟的中心塔被镌刻在柬埔寨王国国旗的中心位置。岁月流转,古高棉帝国的重心则位于吴哥王城中心的巴戎寺。
巴戎寺现存的54座巨大的石塔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共雕有216尊宏大且深具神秘微笑的佛像——世人称之为“吴哥的微笑”。作为阇耶跋摩七世为自己建造的寺庙,这里的每一张面孔均以其本人容貌为原型塑造。漫步在这微笑之下,置身于这些微笑之中,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古高棉文化瑰丽璀璨的历史底蕴,更有强盛、骄傲、繁荣、悲悯、虚弱与衰败等多种情感交织在一起的深沉思考。
巴戎寺的墙壁上保存着大量生动且丰富的雕刻。相较于庄严神圣的吴哥窟雕塑,这些记录古代战争、百姓生活、自然景观等古高棉时代现实场景的雕刻,更显得亲切和真实,它们栩栩如生地述说着一段段久远而奇幻的故事。
拍胸脯见证善良本性
来到吴哥旅游,除了观赏以小吴哥为代表的吴哥窟之外,还要参观大吴哥城内的巴戎寺、古皇宫、斗象台、十二生肖塔等景点。距离大吴哥城不远的塔布茏寺同样是个非常著名的景点。作为电影《古墓丽影》和《花样年华》的拍摄地,塔布茏寺每日吸引着数百上千的游客来访。
塔布茏寺位于吴哥城以东约一公里之处,始建于1186年,由阇耶跋摩七世为纪念其母亲所建,神殿内供奉“智慧女神”,传说是以阇耶跋摩七世母亲的形象为原型雕刻而成。
塔布茏寺被发现时,因其被当地人称为卡波克的巨大树木盘踞其中而放弃了修复工作。鸟儿带来了种子,种子长成大树,盘根错节的巨树紧紧缠绕佛塔,占领长廊,撕裂围墙,撬开石阶,侵入门窗,顶升房顶。塔布茏寺仿佛沉睡公主的城堡,完全被丛林吞没,无法修复的塔布茏成为了诠释破败美学的风景。
长廊顶部陈列着一排仙女浮雕,流露出飘逸浪漫的气息,因此享有“舞者长廊”的美誉。寺内有一处名为“回音塔”的内室,据说心怀良善之人在此用力拍胸膛,可以听到洪亮的回声。同行的朋友们拍过后,皆能听到这回音,共同得出的结论是我们都是好人。
大树摧毁的宏伟宫殿
在参观塔布茏寺之前,我们还曾前往距离大小吴哥四十公里左右的另一处名为崩密列的地方。据说这是一座类似小吴哥窟的寺庙,其名称意为“荷花池”。名字如此美丽,然而在这里,我们目睹的却是比塔布茏寺更为触目惊心的大树与建筑之间的残酷较量。由于该寺庙最初的建筑材料为沙岩,许多建筑物遭到严重破坏,修复工作异常困难。
崩密列由苏利耶跋摩二世(1113年至1150年在位)时期修建,是一座印度教庙宇,因此其建筑风格与同期建造的吴哥寺颇多相似之处。与已修复的小吴哥不同,行走于专为游客搭建的木板通道上,眼前尽是被巨大树木挤压倒塌、挤垮缠死的废墟,常年浸泡在水中的宫殿,长满青苔的石块,不禁让人深切感受到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卑微和渺小。
面对崩密列这一庞大的废墟,面对众多被大树摧毁的精美宫殿,我不禁想起了年少时所受的那些过分强调人力可以战胜自然的教育是多么脆弱不堪。那个过于夸大人类力量的时代,让我们失去了对大自然的敬畏,甚至直至今日,仍有可能驱使我们去做违背自然法则的事情,最终招致自然界的惩罚。
站在崩密列废墟之上,你会相信,“人定胜天”仅仅是一种短暂的虚妄。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创造的一切都将不可避免地被大自然的力量吞噬得无影无踪。与大自然相较之下,人类确实渺小得不能再渺小。
洞里萨湖上的漂泊家园
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游览暹粒时洞里萨湖是不容错过的地方。它是世界第二大、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也有人将其称为大地上的天然弹簧。每年春季来临之际,源自中国境内的青藏高原雪融之水汇入湄公河,抵达金边后,河水水量增加,使得原本向东南流的洞里萨河转向西北,注入洞里萨湖;再加上5月至10月的印度季风,带来充沛的降雨,洞里萨湖扩展成为一个占地16000多平方公里的大湖。而当11月至次年4月进入旱季时,洞里萨湖面积显著缩小至2700多平方公里,湖水转而向东南方向流淌,在金边与湄公河交汇后,经越南流入海洋。
洞里萨湖仿佛大地上的一个天然弹簧,其“呼吸”带来的变化与影响饶有趣味。当雨季湖水上涨时,湖畔码头距离暹粒市中心仅九公里;然而旱季一到,湖面迅速缩小,码头与市中心的距离
关于记者实地探访塔布背后的故事_探秘“吴哥的微笑”的内容小编就阐述到这里了,希望本篇的信息能够解答大家目前的疑问,想要更多最新的内容记得关注多特软件站哟!
了解更多消息请关注收藏我们的网站(news.y866.cn)。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9145908@qq.com)
近期热点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