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街看到二维码,是不是就有上去刷一刷的冲动?近日发布的最新版《我国公众网络安全意识调查报告》显示,36.96%的被调查网民的选择是“经常扫,不考虑是否安全”,其中青少年的这一比例达到40.3%。经常扫码的后果可能是,你的手机有机会被植入木马或恶意程序。
报告显示,你的互联网使用习惯,可能埋有太多的“坑”。比如,个人网银等账号密码,定期更换才能保障账号安全。但事实是,定期更换密码的被调查者仅占18.36%,其余超过八成的网民长期使用相同的密码,甚至有17.05%的被调查者从不更换密码,当中60岁以上的老人占比最高。此外,约76%的网民多账号使用同一密码,青少年占了超过八成。
比如,随着免费wiFi在公众场所的普及,也增加了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通过不明的免费wiFi登录邮箱、银行账户等,信息流经不明的服务器,很可能会带来金融支付的危险。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网民随意连接公共免费WiFi的比例,高达80.21%,使用无密码WiFi进行网上支付的受访者甚至将近四成。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学历越高并非警惕性越强。从学历来看,受访的硕士研究生及以上的网民,对用户协议“看也没用,直接同意”的比例高达54.83%,这一比例,甚至比大专或本科被调查网民还要高出9.44%。
当遇到网络诈骗,网民又是如何处理?数据显示,及时报案的受访者只有12.35%,而认为“金额不大,懒得处理”和“不知道如何处理”的分别为16.82%和26.01%,60岁以上老人“不知道如何处理”的比例达34.08%。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9145908@qq.com)
近期热点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