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资讯 > 正文

今年怎么这么热!大数据告诉你今年有多热【图】

2017-07-14 08:58 来源:网络

  热!热!热! 大数据告诉你今年有多热

今年怎么这么热!大数据告诉你今年有多热【图】

  7月13日,厦门市民行走在热浪滚滚的路面上。 张斌 摄

  12日,北京在持续的高温黄色预警中强势入伏。热!热!热!大家普遍反映今年北京天气太热,热得早、热得猛,以至于朋友之间最关心的话都变成了“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

  不过,也有人说,每年入伏大伙儿都习惯性地喊热。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呢?

  气象学上将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5摄氏度定义为“高温日”。北京市气象局气象服务首席尤焕苓介绍,从高温日起始时间分布图来看,每年高温出现时间早晚差别很大。从1981年至今,五月上中旬就出现高温天气的年份不多,共有4次;今年5月19日就出现了高温天气,排位第四,在近10年里排第二,仅次于2009年高温起始日5月18日。而去年高温天气的开始时间为6月16日,和今年相比,相差快一个月。“难怪大家都觉得今年热得早呢,的确算是比较早的。”尤焕苓说。

  那今年高温是否来势更猛呢?尤焕苓表示,今年5月19日就进入高温季了,而且5月里接连出现了3个高温日,近十年里勇折桂冠,在近37年里排位也仅次于1999年(4个);今年6月里的高温日数有8个,近10年第一,近37年第二(和1999年并列),2000年11天排位第一。

  “7月是高温天气云集的月份,2000年居然有14个高温日,1999年也有13个。今年截至7月11日高温日数已有4个了,本月还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咱们拭目以待吧。”尤焕苓说,8月还没有到,但从历史上八月高温出场情况看,不得不说,近10年的高温日数整体呈增多的趋势。

  尤焕苓认为,今年夏季虽尚未过半,总的高温日数已有15天,冲到了历年来的中上水平,在近10年里与2009、2010年并列第一。所以总的来看,今年的高温不但来得早、来势凶猛,而且还有相当大的后劲儿,在近十年里应该会独占鳌头。

今年怎么这么热!大数据告诉你今年有多热【图】cad9c0f96e1 width="540" height="360"/>

  图为一市民正在冲水享受清凉。 陈超 摄

  已经入伏了,历史上入伏后的高温天气又是怎么出演的呢?

  “从近10年入伏后的高温日数分布来看,入伏后高温日子并不那么多,平均3天左右一次。那是不是就不那么热了?当然不是。”尤焕苓说,因为入伏后的热不只是飙高的气温造成的了,伏天里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角色登场,那就是水汽含量,也就是常说的空气湿度。伏天里高温天气不多,但是闷热天气会明显增多。有研究表明,当最高气温超过32℃,平均相对湿度大于60%,人体就会有明显的闷热感。


  就在记者正要发稿时,中央气象台又发布消息称,未来三天华北黄淮温度略有回落,较大范围高温仍将持续。

  具体来讲,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方翀表示,由于目前副热带高压处于加强态势,后期可能与大陆高压汇合。未来十天,新疆南部、内蒙古中西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等地将持续出现35℃—38℃的高温天气,局部可达40℃左右,高温持续日数一般有5到8天,江淮、江南大部、华南东部也将出现6至9天的持续性高温闷热天气。

今年怎么这么热!大数据告诉你今年有多热【图】

  7月13日,高温、高湿度空气笼罩下的北京城区依旧处在高温黄色预警中,当日预报最高气温为36℃。 中新社记者 杨可佳 摄

  方翀指出,7月14日至17日,京津冀、河南、山东、山西等华北黄淮部分地区温度将略有回落,但大多数地区最高气温仍可达到30℃以上。另外,降水后空气湿度升高,因此人体会感到闷热。华北黄淮部分地区温度短暂回落之后,随着副高北抬并与大陆高压汇合,气温又将回升,回升后的温度或将与前期温度相当,但湿度可能较前期更大,人体感觉会更闷热。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914590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