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快递,并非是现代人独有的特权。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说的就是唐朝有个著名的收件人杨贵妃。
中国作为最早建立信息传递组织的国家之一,但当年快递小哥却只能为达官显贵们服务。
到了明朝,才真正出现民营的快递组织,这是一种受人钱财,凭功夫保护人身财产和安全的机构,只要有本事,女快递员也能干。
相比于古代稀少的快递员,在电商趋势的融合下,2018年,中国快递业务量突破500亿件,全行业员工总数达300万人;快递企业日均服务达2.8亿人次,相当于每天5个人中有1人在使用快递服务。
早在2013年,马云就预言了这一切,他对员工说,一天1亿的包裹的时代就要来临。
到了2019年双十一,快递已经达到5.35亿件。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快递与网购的碰撞,是一段相爱相杀抱团成长的精彩商业故事,有产业突围,有资本起舞,还有人的变迁。
1、大跃进
在《创京东》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当年京东扩张到深圳时,需要建京东快递的站点,他们找了当地的韵达站点,谈好了条件,韵达站长说好,第二天站长带着全体兄弟,把衣服一换,韵达消失,京东深圳站成立。
而这个条件就是京东愿意给他们装空调,当时的韵达站点连一台电风扇都没有。
作为物流行业的早期,野蛮生长,没有人才培养氛围,你争我抢往往是常态。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快递迎来了一个新生事物,双十一,没有人知道,这个节日所带来的巨大能量。
2009年,是双十一诞生的第一年。
双十一的诞生,带动了国内民营快递业的“转正”。之前旧版的邮政法规定:“信件和其他的具有信件性质的物品由邮政企业专营”,申通、韵达、顺丰等民营公司还在灰色地带游荡。
2009年10月1日,新版的邮政法正式颁布,确立了民营快递企业合法的身份,并对快递行业进行了规范。从此,快递业步入了正轨,开启了顺畅无阻的道路。
自2009年第一个双十一开始,淘宝商城的物流订单交易数量就好像滚雪球一样,源源不断的增多,仅仅是2009年,订单数量就有二十六万,当时的申通日均业务量就已经高达百万。
电子商务的快速崛起,快递企业成为了最大的受益体。
申通、圆通、中通、韵达、汇通发挥加盟模式的优势,迅速的占领了全国的各个角落,抢占市场,形成规模效应。同时,也形成了一套针对小包裹的完整体系。
2、挑战
爆炸式增长的业务量给快递企业带来生机,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2010年双十一,部分快递网点就出现了快递件来不及处理,导致“爆仓”的情况;2011年双十一,全国各地出现大面积爆仓,引发了社会性关注。
2010年“双十一”当天产生的包裹数量突破1000万,人们惊讶于线上交易所爆发出的惊人力量,但这种力量反过来打了快递公司一个措手不及。
包裹从各个网点涌入中转中心,犹如洪水一般,进来的包裹又出不去,就导致新的把旧的覆盖了,压在下面,最后导致中转仓爆仓。
据一位中通老员工回忆,直到2012年,中通在武汉只有一个分检中心,员工加起来才四十多人,而且完全依靠人工操作,当双十一的海量订单涌入时,所有人24小时加班也应付不过来。
在义乌,快递行业最惨烈的爆仓教训是2013年。
2013年,义乌天天在双十一当天第一个爆仓,溢出量倒向全峰快递,全峰快递坚持了三个小时被挤爆,全峰的溢出量涌向了在2013年实力不强的中通,中通在12号当晚被杀爆。
尽管为了每年的“双十一”,快递公司会投入大量的财力人力物力。为改造硬件设施就投入十几亿元,再加上租赁场地,招聘临时工,更是烧钱。
甚至还有赔钱的快递公司,在平常时间快递员的派送费是 1.5 元一单,而“双十一”期间为了满足偏远地区的派送,费用要加到 2.5 元,这一块钱的空缺只能快递公司来贴。
但是作为电商的下游行业,为了维护客户资源,快递公司只能全力以赴,被迫卷入“双十一”电商大战。
不管快递公司是否愿意,每年的“双十一”这样如期而至,并且带来了让快递企业不得不忍受的“病症”:快件暴增超乎想像,服务器无力承受而瘫痪,影响商家及时发货;大量低门槛招人,专业素质参差不齐,暴力分拣;天气原因,增加派送难度,拖延派送时间等。
3、辛苦的快递员
在一串串巨额交易额面前,则是快递员工作强度的提升。
由于包裹量的激增,快递员工作强度急剧增加,很多快递员每天工作超15个小时,即便如此,仍然来不及在短时间内处理完海量的包裹。
在这种情况下,原本能够送到家中的快递,“双十一”期间则要求收件人自行到服务网点、小区门岗自提。
这种做法不仅增加了货物丢失的几率,也给消费者带来诸多不便。甚至还出现了因快递末端网点退出而要求收货人到上一级网点取货的情况。
除此之外,为了加快速度节省时间,有些快递员将货物放置取货点后,连提醒消费者取货的电话和短信也取消了。
部分快递公司还采取了收件控量的措施,即在“双十一”期间选择“控量”,选择性收件,优中选优,只选择长期合作或利润更高的商家。
在此情况下,快递员的收入多少呢?
在一个案例中,周睿来自于河南,今年32岁,入职位于上海虹口区的顺丰营业点。
在他看来,顺丰给的待遇不错,转正之前月薪6000,之后可以有提成,公司安排集体宿舍,每天有15块钱餐补,有社保,工作节奏是每天早上7点半到达网点,开会之后开始分拣包裹,然后派送,中午可以休息1-2个小时,大概晚上8点钟可以收工。
“以前干厨师的时候,一个月可以拿七千块钱,但是工作不稳定,想要当厨师长手下必须有人,技术再好也没用。我现在的梦想是收入达到八千到一万,难度不大,干了五年十年的老员工基本上都能拿到这个数,如果有老员工调走或者离职,那么可能会调新员工去负责,如果碰上每天可以发上百件的大客户,那收入就更高了。”周睿说。
《2018快递员群体洞察报告》显示,对于快递员的收入,此前经常见诸媒体的“月薪过万”目前尚未成为普遍现象。
但快递员的工资主要由底薪加提成构成,平均工资在6200元左右。80%的快递员工作会超过8小时,通过更多的送件,来提高工资收入。
与辛苦的快递员相比,物流技术也在迅速发展。
高铁也能成为快递服务中的一份子,据了解,一列高铁的运输快件能力从500公斤提高至5吨。在2017年,和其他列车不同,一趟8:55开往湖南长沙列车的2号车厢内未设座椅,它是为本次电商黄金周首次设置的专用车厢。
尽管双十一时代给快递业提供了十分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全国快递量有三分之一是由电子商务带动的,而整个快递业务总量还不到GDP的0.3%,与发达国家达到GDP的1%左右相比差距很大;中国每年快递业务量约20亿件,且以年平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但距美国每年约有75亿件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看上去没有进步的可能是快递,本来已经能够当日抵达的快递,在双十一却变成了老大难。
当然这不是说我们退步了,而恰恰正在说明国人的消费能力一点没有减弱,而是在逐渐增强。
这种阵痛不可避免,心疼快递小哥不如心疼你的钱包,你看,马云笑了。